李正紅
[摘要] 目的 探討風險評估護理管理在心血管重癥監(jiān)護病房(CCU)中的應用。方法 以該院CCU接診的150例重癥患者為觀察對象,根據(jù)2016年6月實施風險評估護理管理前后為準進行分組,對照組為2016年1—6月接受常規(guī)心內(nèi)科ICU護理的75例患者,觀察組為2016年7月—2017年1月接受風險評估護理管理的75例患者。對比兩組CCU住院期間風險事件發(fā)生情況,并統(tǒng)計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 與對照組風險事件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更少(2.66% vs 11.99%)(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8.67%高于對照組92.00%(P<0.05)。結論 在CCU實施風險評估護理管理可準確識別風險,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以減少病人住院期間多種意外事件的發(fā)生,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 風險評估;護理管理;心血管內(nèi)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6(c)-0095-02
心血管疾病重癥患者因病情危重,需要入住CCU治療和觀察,而因CCU中設施設備較多、患者疾病危重程度、臨床表現(xiàn)也不同,再加上心血管疾病涉及的學科知識多,實際治療過程中對護理的需求更高[1]。為了規(guī)避CCU住院期間多種風險,進一步強化護理流程,提高護理質量,該院提出CCU風險評估護理管理,并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該次研究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間在CCU住院的150例心血管重癥疾病患者為觀察對象,探討風險評估護理管理的實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該院CCU接診的150例重癥患者為觀察對象,根據(jù)2016年6月實施風險評估護理管理前后為準進行分組,對照組為2016年1—6月接受常規(guī)心內(nèi)科ICU護理的75例患者,觀察組為2016年7月—2017年1月接受風險評估護理管理的75例患者。對照組75例中男女分別有40例、35例,平均年齡(65.45±12.33)歲,其中28例急性心梗、26例惡性心律失常、21例高血壓危象;觀察組75例中男女分別有38例、37例,平均年齡(64.82±10.94)歲,其中19例高血壓危象、27例急性左心衰竭、29例急性心梗。該組研究經(jīng)該院倫理委員會審查認可,將患者基線資料納入統(tǒng)計學處理得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僅接受該院CCU常規(guī)護理措施,包括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遵循醫(yī)囑用藥、密切監(jiān)測病情、積極處理并發(fā)癥等。觀察組患者實施風險評估護理管理方法,具體如下。
①建立風險管理小組。成立CCU護理風險管理小組,由于CCU收治的病人情況復雜、病情發(fā)展快,搶救頻繁,對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專業(yè)能力、服務水平要求較高,護理風險大,因此在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后,要對護理人員心血管重癥疾病相關知識、護理技能進行培訓和考核,考核合格的才能上崗[2]。建立三級質量監(jiān)控網(wǎng),以及質控由責任護士復雜,二級質控為責任護士組長負責,三級質控為科室護士長負責,對護理工作層層把關,確保護理質量。
②明確風險事件。通過查閱資料、結合護理經(jīng)驗和CCU護理日常,提出護理過程中可能會發(fā)生的風險事件,同時,基于PDCA護理模式,通過計劃、實施、檢查和評價四個步驟,對CCU護理措施進行規(guī)范,明確護理目標。首先,明確墜床、跌倒、誤吸、壓瘡、意外拔管是CCU護理過程中常見的風險事件。其次,強調護理細節(jié),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嚴格的護理計劃,保證護理工作按照標準流程進行;同時制定緊急預案措施,以及時處理因護理工作疏忽引起的意外事件,減少意外事件造成的危害[3]。
③風險方案措施。首先,為防止墜床,對于意識不清或有焦躁情況的患者,臥床時要將病床的圍欄拉起,加強對患者的巡視,必要時可對患者四肢進行約束,但在約束前要實施心理干預,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接受度。為防止跌倒,患者如有活動需求要在CCU責任護士的協(xié)助下下床活動,平時病房走道和患者病床邊不能放置容易絆倒患者的物品,清潔后的地面要用干拖把吸水處理,避免患者打滑摔倒[4]。對于行通氣、吸氧或鼻飼的患者,要注意預防誤吸,如無床頭抬高禁忌的應將床頭抬高30~45°,以減少胃內(nèi)容物反流引起誤吸導致感染;要加強對患者口腔的護理,每2~6 h要幫助患者清除口咽部的分泌物;長期臥床的要定時協(xié)助患者翻身,呼吸道有痰液的要幫助指導患者咳痰,如不能順利咳出的要進行扣背或機械排痰[5]。其次,治療期間需要長時間臥床,為避免壓瘡、便秘等情況發(fā)生,要定時協(xié)助患者翻身,選擇舒適的體位,定時檢查患者受壓部位的皮膚狀況,對患者四肢進行按摩,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對于有使用各種導管的患者,要加強巡視,經(jīng)常檢查管路情況,妥善固定各種管道,如有管道堵塞、積水等問題的要及時更換,如有意外脫管的情況,要立即處理并上報醫(yī)師[6]。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CCU住院期間兩組患者風險事件發(fā)生情況,并于患者離開CCU當日向患者或共家屬發(fā)放滿意度調查表,在調查表各項中勾選滿意的視為對CCU護理工作滿意。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表示計數(shù)資料,作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風險事件發(fā)生情況
與對照組風險事件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更少(P<0.05),詳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8.67%(74/75)高于對照組92.00%(69/75),(χ2=3.746,P<0.05)。
3? 討論
心血管重癥疾病疾病的病死率高,再加上病因復雜、種類繁多,對CCU醫(yī)療工作帶來了嚴峻的考驗,這也相應的增加了護理難度。在實際的護理工作中,存在著很多危險因素,而這些護理風險事件不僅影響了患者原發(fā)病的治療效果,更不利于患者預后。因此,只有通過實施科學、合理、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來減少這些風險事件的發(fā)生,以此來保證護理質量,提高護理效果[7]。
風險評估護理管理模式的實施在這一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該組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風險事件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更少;且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8.67%高于對照組92.00%(P<0.05)。由此可見,風險評估護理管理的實施有益于CCU護理人員預測多種護理風險,并實施針對性的措施來預防風險事件的發(fā)生。通過組建風險管理小組,通過商討明確CCU住院患者常見的護理風險事件,并對造成這些風險事件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從而為護理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學的依據(jù),以提高護理人員識別風險事件的能力,更好地實施風險護理措施,控制風險因素、預防風險事件。
這與王莉梅[8]的研究結果有一致性,王莉梅針對收治的115例心血管重癥患者為例,根據(jù)是否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分為兩組。結果顯示,實施護理風險管理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僅為2.99%顯著高于一般護理組8.62%;且護理風險管理組滿意度95.52%也顯著高于一般護理組81.63%(P<0.05)。再次證明,護理風險管理的實施能夠有效減少心血管重癥監(jiān)護病房風險事件,對促進患者護理滿意度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在CCU實施風險評估護理管理可準確識別風險,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以減少患者住院期間多種意外事件的發(fā)生,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董煥英,李代琳,宋敏,等.護理風險評估單在危重癥心臟病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4):300-301.
[2]? 郭曉華.急診高血壓患者的風險評估與護理管理[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22(10):149,151.
[3]? 羅躍全,王慶梅,郭繼衛(wèi),等.ICU護理風險管理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4):442-444.
[4]? 張會平,史廣鴻,田真,等.風險管理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導管相關感染防控中的應用[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6,15(8):618-620.
[5]? 張雪靜,呂露露,唐靜,等.風險管理在我國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啟示[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8,34(15):1121-1124.
[6]? 林日霞,張海燕,郭蕓,等.重癥ICU患者護理風險管理在其實施全過程臨床護理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23):3286-3289.
[7]? 黃吉鳳,張藝,代芬,等.護理風險管理在心血管內(nèi)科住院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7,32(z1):224.
[8]? 王莉梅.護理風險管理在心血管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5,23(11):117-119.
(收稿日期:201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