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造極
摘 要 高職體育自不必說,是所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在學校內的必修課。而社會體育主要是指以社會全體成員為對象,以增強體質、豐富余暇生活、調節(jié)社會情感為目的,從而進行的形式多樣的社會體育活動。在如今這個各方面都力求共享的社會背景下,如何做到讓高職體育與社會體育進行銜接,如何讓學生走出校園、讓公眾走出家門一起進行體育鍛煉,本文將從四個方面進行研究探索。
關鍵詞 共享 銜接 高職體育 社會體育
中圖分類號:G807.4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資源的共享在二十一世紀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一種潮流。共享可以讓資源進行更大范圍的傳播,可以讓受益對象的范圍更加廣闊。在這種新形式下,高職體育與社會體育也可以進行銜接,把對學生的體育鍛煉適當的銜接在公眾上,把學生鍛煉轉變成全民運動,讓健身成為時尚潮流,讓全民健康不在只是紙上談兵說說而已,而是真正的變成現實。那么,究竟如何讓高職體育與社會體育進行銜接,把全民健康變?yōu)楝F實呢?這就要從四個方面進行研究探索。
1讓健身成為親子項目
學生在學校里,因為有著學校學習大綱的要求,自然少不了進行體育鍛煉,而一般回到家里之后,有了電腦、手機的吸引,很少有學生會在家里進行鍛煉,家長則更不必說,一天忙碌的工作結束,回到家之后,恨不得趕緊躺到床上休息。這樣一來,就很難實現高職體育與社會體育的銜接。但是,假如我們改變一下這種方式,讓健身成為一種親子項目,也就是說學生除了在學校里完成必要的體育課程之外,還要在家里帶著家長一起進行體育運動。
例如:教師每天在布置一些正課的家庭作業(yè)時,多加一項額外的體育作業(yè),不要求多繁重,可能只是和家長一起做俯臥撐、仰臥起坐,或者是和家長一起外出跑步等,這樣一來,家長和學生一起運動,學生會在運動的過程中,間接的把在學校里學習到的體育鍛煉知識講解給自己的家長,讓家長間接加入到高職體育中,這樣就可以算做是初步的實現了高職體育和社會體育的銜接。
2學校聯合社區(qū)定期舉辦運動會
看電影、KTV、游樂城等,定期進行適當的娛樂可以讓人們暫時從忙碌的工作中解脫出來,舒緩疲勞。但是這些項目僅是滿足了人們精神上的娛樂,并沒有使人們身體上得到放松。但是假如學校聯合居民社區(qū),在周六周日或是一些節(jié)日內,舉辦不同的體育賽事,這樣不僅可以把高職體育與社會體育進行銜接,還可以在放松人們身體的同時對體育運動進行宣傳,一舉三得。
例如:學校派體育教師走進社區(qū),對社區(qū)居民進行體育知識的調查與講解,并定期開展運動會,提高居民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這樣長期的堅持下來,可以讓居民養(yǎng)成一種習慣,使公民把體育運動當做一項每天都必須要做的事情,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而因為社區(qū)居民又在社會全體成員中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比重,所以,高職體育與社會體育也就可以迅速實現銜接。
3企業(yè)督促員工進行運動打卡
所謂社會體育實際上是指由企、事業(yè)單位職工,以及城鎮(zhèn)居民與農民,為達到健身、健心、健美、娛樂、醫(yī)療等目的而進行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身體鍛煉活動。因此,員工在社會體育中占據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想實現高職體育與社會體育的鏈接,企、事業(yè)單位的員工決不能忽視。對員工體育的重視也不是說讓員工一直進行體育鍛煉,而是讓員工每天進公司之前或者是在結束了工作之后,進行半小時左右的體育鍛煉。企業(yè)或事業(yè)單位只需要稍微對員工進行監(jiān)督就行。
例如:現如今大多數公司內部都會有小型的健身室,里面有拉力器、跑步機等許多健身的體育器材,企、事業(yè)單位可以對員工進行適當的要求,例如在員工手冊上寫到每天必須運動半小時,這半小時之內員工要進入健身室,無論是跑步也好或是進行其他的體育項目,公司只需要在健身室門口放一個打卡機,員工每次鍛煉之前與鍛煉結束后只需要在打卡器前掃一下。企、事業(yè)單位督促員工進行運動打卡,不僅符合了現如今國家全民健身的要求,也極大程度上促進了高職體育與社會體育的鏈接。
4讓體育來一場說走就走的“三下鄉(xiāng)”
因為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城市里面的社會體育教育相對于鄉(xiāng)下來說發(fā)展的較好,所以,要實現高職體育與社會體育的鏈接,在發(fā)展城市的同時,也決不能忽視了鄉(xiāng)村。讓體育來一場說走就走的“三下鄉(xiāng)”也就是說體育工作者定期下鄉(xiāng)村,對鄉(xiāng)村里面的農民進行體育工作的宣傳與體育知識的講解,逐步把體育與農民實現對接,培養(yǎng)農民對體育事業(yè)的好奇心,增強體育運動對農民的吸引力,在此基礎上,也可以適當的在鄉(xiāng)村開展運動會,讓農民參與其中,體會體育的樂趣。實現高職體育與社會體育的鏈接,讓體育來一場說走就走的“三下鄉(xiāng)”很有必要。
5結束語
從一六年共享單車的問世后,我們就應該清楚,在如今二十一世紀中,共享已經成為了一種大勢所趨,而隨著近兩年網絡的日益普及以及網絡技術的日益提高,更加讓我們明白故步自封的不可取。而不僅只有網絡可以實現共享,體育也同樣可以。讓高職體育與社會體育實現連接,讓校園體育成為全民追求,是一項大工程,不可一蹴而就。它需要一步一步的進行引導。從家長方面來說,讓健身成為一項親子項目,讓學生帶著家長進行體育運動;對于社區(qū)而言,學校進到社會服務的功能,在社區(qū)內定期舉辦運動會;對于企、事業(yè)單位而言,企、事業(yè)單位要對員工進行督促,對員工進行運動打卡;對于鄉(xiāng)村而言,讓體育來一場說走就走的下鄉(xiāng)。從這四個方面層層深入的進行,讓高職體育與社會體育進行銜接,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 郭希賢.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之間的互動發(fā)展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02).
[2] 陳喜珍.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一體化研究[J].現代教育管理,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