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芊芊 藍錦
在泰國,不論是市中心的大型商超,還是市郊的街邊小攤,各式各樣的移動收付款碼隨處可見。這是東南亞移動支付市場群雄割據(jù)的縮影。
將時間指針撥回2017年,中國移動支付掀起出海熱潮。中國電商狂奔近20年,作為基礎設施的移動支付日趨完善。但同時,用戶滲透率貼近天花板,為尋求強有力的增長點,阿里巴巴和騰訊以支付寶、微信為開山石,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進入東南亞移動支付戰(zhàn)場。
在瞬息萬變的金融科技市場,兩年時間對于阿里和騰訊的出海之路意味著什么?兩者選擇了怎樣的增長之路,收效如何,又面臨著哪些挑戰(zhàn)呢?
以“出海造船”新模式謀求新發(fā)展
阿里和騰訊在鏖戰(zhàn)東南亞移動支付市場時采取三管齊下的方式,即在推廣自身APP(支付寶、微信)的同時,通過投資入股和技術賦能的方式以關鍵少數(shù)的股權結構來經(jīng)營當?shù)毓尽N浵伣鸱⒋送顿Y入股和技術賦能的方式稱為“出海造船”。
與傳統(tǒng)制造業(yè)出海直接販賣商品不同,金融企業(yè)出海首先依托的是國內用戶的海外消費行為。利用在國內沉淀的海量用戶基礎和中國出境游客購買熱潮,支付寶和微信首先在中國游客出行的熱門旅游地區(qū)和城市打開突破口,建立跨境支付網(wǎng)絡的同時,提升國內用戶的支付體驗和粘性。根據(jù)2019年1月市場調研公司尼爾森(Nielsen)與支付寶合作發(fā)布項目調查顯示,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3/4的超市和便利店已接受中國版移動支付,大約71%的免稅商店和奢侈品商店也采用了這樣的支付方式。提供此移動支付服務的兩家占領導地位的服務商分別是支付寶和微信。
盡管中國用戶在海外消費中表現(xiàn)亮眼,但當支付寶和微信下沉東南亞本土時,卻不盡如人意。移動應用和數(shù)字內容數(shù)據(jù)分析領導者App Annie 對馬來西亞Google play中財務類產(chǎn)品的下載量統(tǒng)計,微信支付跌出前100名。與此同時,根據(jù)App Annie對泰國同類統(tǒng)計中,支付寶排名77 ,對比排名第一的本土產(chǎn)品TrueMoney而言相差甚遠。
但推廣自有APP只是阿里、騰訊布局東南亞的舉措之一,接下來重要的是通過投資入股和技術賦能的方式,加大對東南亞市場的滲透率。通過投資入股和技術賦能,螞蟻金服已在東南亞地區(qū)落地了9個給當?shù)厝耸褂玫摹爸Ц秾殹?。區(qū)別于做貼牌代工的“借船出海”1.0時代和購買影視公司的“買船出?!?.0時代,螞蟻金服此番 “出海造船”,代表著中國企業(yè)“走出去”進入3.0時代。
技術賦能方面,在無現(xiàn)金支付平臺交易額達21億美元的潛力市場印尼,螞蟻金服與印尼媒體集團Emtek于2018年合作上線數(shù)字錢包DANA。DANA現(xiàn)已與多家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其中包括印尼第二大聊天工具BBM以及印尼C2C在線交易平臺Bukalapak,擴大了用戶群和服務案例。在印尼多方“混戰(zhàn)”的支付格局之中,DANA在Google play 的下載量稍遜印尼移動支付軟件OVO,穩(wěn)定地居于前兩名。
在入股方面,阿里、騰訊在泰國支付市場的滲透率極高,如泰國本土移動支付產(chǎn)品TrueMoney,阿里對其持股20%。針對泰國熱門移動支付軟件airpay的母公司Garena,騰訊則持股39.7%。
移動支付和電商相互依存,布局電商是阿里、騰訊等巨頭出海的必然之舉。目前在東南亞地區(qū),阿里與騰訊各掌一隅。阿里增資40億美元,控股東南亞知名電商平臺Lazada,騰訊投資移動電商Shopee,持股39.7%成為最大股東。這種布局,既能獲得商業(yè)利益,又能安全穩(wěn)妥地在東南亞市場落地,加速平臺發(fā)展以及深化其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融合,從而達到長遠目標。
逆風航海,還有多少硬骨頭要啃?
金融體系不完善、電商發(fā)展滯后、基礎建設不全、用戶的支付習慣依舊傳統(tǒng)等問題在東南亞移動支付市場一直存在。
然而出海道路之難遠不止于此。采取“出海造船”模式的騰訊和阿里還將翻過牌照審批、財團競合關系、海外員工融合三座大山。
采用技術賦能、投資入股的方式落地本土支付工具,必然需要面對支付牌照審批難題。申請第三方支付牌照對大部分企業(yè)來說,過程緩慢而煎熬。在東南亞當?shù)啬玫綀?zhí)照的企業(yè)大部分有一定背景或者本身隸屬于大財團,其中還有很多本地大公司歷時多年都沒有申請到當?shù)嘏普?。?jù)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的負責人透露,他們耗時兩年才最終申請到牌照。
除了牌照申請困難外,東南亞國家的電子錢包監(jiān)管政策嚴格,甚至一些國家有縮緊之勢。以越南為例,越南國家銀行SVB要求電子錢包賬戶必須與該用戶個人名下的銀行賬戶綁定,也就是說,如消費者在越南沒有銀行賬戶,就無法享受電子錢包服務。而截至2017年,只有40%的越南成年人開設有銀行賬戶。此外,2018年越南政府加大了對匿名數(shù)字錢包相關的非法賭博行為的打擊力度,這方面的監(jiān)管規(guī)定更是進一步收緊,移動支付平臺的短期發(fā)展必定因此受到一定影響。
除此之外,與海外員工的融合對中國公司來說也是一個難題。螞蟻全球本地化菲律賓負責人沈奕飛透露,快樂、隨性的菲律賓年輕人不理解中國同行“拼”字打頭的工作理念,在團隊建設上,他花費了許多時間。這樣的情況也同樣出現(xiàn)在騰訊的海外管理中。
同時,在與當?shù)刎攬F合作的過程中,怎樣維持一種健康的競合關系,也需要重新思考。當?shù)刎攬F一方面看到了阿里和騰訊在移動支付方面的成功經(jīng)驗,也認可移動支付會給本國商業(yè)生態(tài)帶來巨大好處,但同時財團并不希望這一領域的絕對控制權不在自己手中。
目前東南亞移動支付市場局面尚不明朗,但可以推測,隨著全球移動支付全面崛起,一些長久以來存在的問題將會在各方的推動下被解決。雖然當前東南亞移動支付市場入局者甚多,但所謂分久必合,再膠著的“戰(zhàn)況”也終有明朗的一天。在未來市場升級洗牌的過程中,必定存在強者通過收購合并整合資源,形成規(guī)模效益的可能性。
此外,出于各國需對金融命脈予以把控的現(xiàn)實,海外移動支付壟斷者幾乎不可能出現(xiàn)。以印尼為例,印尼電信、曼迪利銀行、印尼人民銀行、印尼國家銀行和國家儲蓄銀行將整合各自的移動支付服務,推出名為LinkAjia的數(shù)字支付平臺,旨在制衡海外移動支付金融公司。
目前中國眾多金融公司進入東南亞移動支付市場力求“分一杯羹”,在此過程中需要汲取前人經(jīng)驗,融入當?shù)厥袌霏h(huán)境,尊重當?shù)卣O(jiān)管。
未來,作為中國移動支付領頭羊的阿里和騰訊是否能夠榮膺戰(zhàn)果而歸?我們拭目以待。
·聯(lián)系編輯:13059694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