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先棟
摘 要:跳繩作為一項較為傳統(tǒng)的體育運動項目,深得大眾認可與歡迎,也理所當然地成為體育教學的基礎性環(huán)節(jié)。在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展開跳繩教學,可以采用分層、分組的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找到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引導學生將跳繩作為一項日?;顒樱谌虢K身體育、陽光體育中。
關鍵詞:分層分組;個體差異;跳繩
當前,很多學校在小學階段開展跳繩運動,既豐富了體育課程,也將跳繩這項受空間、場地限制較小、操作簡單,且?guī)в袀鹘y(tǒng)底蘊的運動傳播。當然,在具體教學組織中,也遇到了一定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跳繩教學缺乏變化,學生逐漸感受不到其中的樂趣;跳繩工作未能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教學面向全體,很多學生跳不過,也有很多學生跟不上。這些問題需要解決,可以通過分層分組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帶來新的體驗,本文即針對于此加以討論。
一、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在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實現(xiàn)分層分組教學首先要考慮到的是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個體差異。盡管跳繩屬于基礎性運動,但并非對體力毫無要求,加之小學生在一定時候并不善于表現(xiàn)自己的真實身體感受,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1]。除了對跳繩運動影響并不大的身體素質因素外,影響跳繩運動開展的個體差異,還應當包括學生的興趣愛好、彈跳能力以及身體發(fā)展因素。比如同樣是跑步,有些學生能夠完成800米跑,卻難以達標50米,這并不意味著學生體能有差異,只是代表著學生的爆發(fā)力和耐力之間的差異。在小學體育跳繩中,有些學生身體素質差,有些學生則是彈跳力差,或者是對跳繩本身的興趣不足。只有觀察學生變化,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教學,給學生以啟發(fā)。在當前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需要聯(lián)系現(xiàn)代化建設的發(fā)展,給學生以全面的啟發(fā),為學生的成長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在課堂中采用豐富的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運用豐富的教學組織形式,配合分層分組的教學需要。有些學生能夠自覺從跳繩中找到樂趣,也有些學生會感受到跳繩的枯燥,但是面向整個班級教學的教師,應當關注的是班級整體的需求[2]。在當前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將跳繩教出花樣,比如說單人跳繩、雙人跳繩、多人跳繩,繩子的長短變化、粗細變化等,這些都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變化點,極大地避免了學生認為跳繩的學習無非是拿著一根繩子跳來跳去的枯燥感。在當前的教學中,越來越多的學生投入到跳繩中,能夠挖掘跳繩運動、跳繩形式的多樣化,滿足小學階段學生的好奇心、參與感,才能真正推動跳繩教學的發(fā)展,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可能性。跳繩課程采用分層分組的前提,就是要讓學生感受到分層分組的余地,可以從多個角度去了解和參與到跳繩中。
三、嘗試創(chuàng)新組織形式
嘗試創(chuàng)新的課堂組織形式,也是推動跳繩運動開展的關鍵。學生對跳繩的興趣、態(tài)度不同,能夠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在分層分組的前提下,教師應當照顧到不同學生的興趣點,如學生了解跳繩僅僅是一個課堂項目、日常生活的一個體育運動方式,但實際上跳繩也是奧運項目之一,教師不妨為學生講解與跳繩有關的比賽,拓寬學生視野。另外,在日常練習中,組織學生學習跳繩,不妨采用更為豐富的組織形式[3]。首先,跳繩的基本知識較為簡單,動作難度不大,學生易于上手,此時教師不妨組織學生進行班級跳繩比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跳繩的練習,比賽的形式可以是限定數(shù)量比時間快或慢、限定時間比數(shù)量多或少,總之,給學生更多的參與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另外,盡可能推廣跳繩,如為學生講解堅持跳繩對身體的影響,鼓勵學生一同堅持30天、一個學期等,幫助學生制訂關于跳繩的小目標,養(yǎng)成跳繩習慣,此時也體現(xiàn)出分層分組,根據(jù)學生不同情況,制訂不同的跳繩目標。
四、給予學生鼓勵式評價
給予學生鼓勵式的評價,也是分層分組教學之下跳繩課程應當關注到學生的成長,關注到個體之間的學習差異,再因人而異地給予評價。首先,評價要以鼓勵為主,主動鼓勵學生進行跳繩學習,根據(j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給予評價,鼓勵學生參與,也肯定學生的表現(xiàn)。如學生表現(xiàn)積極時,可以贊賞道“你跳起來的時候真帥”“跳的不錯,動作標準,熟練了一定更好”等,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交流。其次,根據(jù)個體的表現(xiàn),給予客觀評價。有些學生在開始分層的時候,就是不喜歡跳繩的那組,對于這部分學生應當以鼓勵為主,加以引導;有些學生熱愛跳繩,此時教師的評價應當讓他們能夠了解到更多的跳繩知識。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關注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學生分層分組的教學組織,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逐漸將跳繩運動推廣開來,成為一項具有普適性、廣泛參與性的體育運動,給學生以啟發(fā),逐漸將其推廣為大眾健身項目,做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奠基石。
參考文獻:
[1]藏瑞功,韓淑娟.小學體育跳繩教學的開展與指導策略分析[J].中國高新,2015,16(5):56-57.
[2]于文艷.探究小學體育跳繩教學中的激勵教學策略[J].好家長,2011,19(8):102-103.
[3]朱應明.民間傳統(tǒng)體育項目應用于學校體育教學的嘗試[J].體育學刊,2001,20(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