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傳熹
摘 要:在新課改的推進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思想上不斷改進。而農村小學開展語文閱讀與寫作整合的思想也改善了傳統(tǒng)教學所帶來的弊端,其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有效的實踐,讓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并通過自己的理解,將其應用到寫作上,從而提高了寫作的質量。再者,農村小學語文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素材,讓學生可以通過寫作豐富自己的情感。以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整合為課題,對此進行研究,希望能夠為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提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農村小學語文;寫作與閱讀;整合
農村小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獲得大量的信息,并通過寫作的方式充分展現和表達自己的情感,為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將語文閱讀與寫作進行整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還能夠讓學到的信息達到一個良性循環(huán),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思考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改善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
一、農村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整合重要性
語文作為小學基礎教學中重要的一門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聽說讀寫全面發(fā)展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樣能夠有助于小學生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農村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文章語言的收集,豐富自己的表達詞匯,并將其運用到寫作中,所以不難看出,寫作與閱讀是相輔相成的。為此,教師需要了解傳統(tǒng)語文教學無法滿足現有學生的詞匯需求,為此,教師則更加需要注意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結合,以提高學生對不同類型文章的理解程度。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將寫作與閱讀有效結合能夠改善學生的表達能力,并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作者的思想,從中學習到生活的道理,讓學生與文章產生共鳴,激發(fā)學生的靈感。
農村小學語文在教學實踐中得出,語文閱讀與作文的整合,要以閱讀為基礎,以寫作為升華。在閱讀中獲得寫作的素材,并在寫作中將閱讀所理解的理念都表現出來。再者,閱讀能夠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感知,讓學生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寫作作品,豐富學生的情感。而在教學中將兩者結合到一起,是一種形式上的互補,是相互協(xié)作的體現,是提高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表現[1]。
二、農村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現狀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農村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依舊存在分離的情況,語文教師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無法真正運用自己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導致語文學習非常被動。很多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僅僅對生字的寫法以及讀法進行學習,其并不能夠充分理解作者寫作文章的含義。而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出現了分離教學的情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熟練掌握閱讀的能力,可是缺乏對文章的深層次理解;在寫作教學中,學生的寫作思維僅僅是對事物的描述,缺乏對情感的理解。因為缺乏情感,讓寫出的文章情感單一,對事情僅在描述階段,這樣就降低了寫作的質量。
三、在新課改下農村小學開展語文閱讀與寫作整合的建議
1.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
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改變現有的教學現狀,則需要轉變現有的教學現狀,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讓閱讀與寫作變得更加流暢。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以新課改為指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探索新型的教學途徑。教師應該在工作中多參加學校組織的教學研討會,多看課外的參考讀物以及相關的專業(yè)知識書籍,以此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2]。而在課堂之上,教師需要積極主動帶領學生去思考問題,讓學生能夠快速融入課堂教學中,這樣不僅能夠改善課堂的氣氛,還能夠讓學生在參與閱讀的時候,獲得更多的心得,并在閱讀中尋找更加優(yōu)秀的寫作方法。其次,在課堂或是課余,充分的閱讀能夠讓小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有話可說,并在交流中改善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此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都是教師通過課本進行講解,但是隨著網絡逐漸進入農村小學教育之后,網絡教室已經開始被很多農村小學教師所利用,教師通過網絡下載資源,以此便于學生開闊視野。另外,教師需要正確指引學生進行網絡學習,利用科技教學方式代替?zhèn)鹘y(tǒng)教學模式,提高師生之間的溝通效率。在課堂之上,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形式,通過圖片和視頻的展示,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想問就問,改善學生的學習現狀。
2.利用想象力建立學生的信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而寫作則是學生與文字之間的溝通以及心靈上的交流。但是目前,很多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更加重視走形式,缺乏對學生閱讀與寫作的真實訓練。所以導致小學生的寫作信心不足,對自己學習語文也表現出不感興趣。為了能夠改善這種現狀,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想象力來建立學生的信心。首先,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了解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很多學生的思維都是天馬行空,雖然不合理,但是想象力卻非常豐富,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不應該將其扼殺在初期,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思想空間,讓學生深刻了解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性。應該保護孩子的童真,支持學生將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描寫出來。其次,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正確指引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訓練,利用最短時間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例如:小學語文三年級《秋天的雨》一文,教師可以讓學生表達自己對雨的理解,并在閱讀中尋找生活中的情境,并將情境書寫出來。而學生閱讀的時候就會聯想自己生活的場景,以及在下雨時候的感受,同時,還有學生對文章理解之后,寫出:夏天的雨更加暖,而秋天的雨則更加爽朗。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時候,通過想象力理解秋雨與夏雨的不同,而在想象的過程中學生也對自己的表達更加有信心。
3.提高學生寫作興趣,消除閱讀心理障礙
農村小學生對語文寫作有一定的懼怕心理,因為詞匯的缺乏以及表達能力有限,很多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都不知道如何去描述自己所想和所看。而教師在此則應該合理安排寫作的內容,指導學生了解正確的寫作方式,這樣就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燕子》一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在課文中尋找描述燕子的詞語,并讓學生說出哪些詞語是著重描寫燕子的細節(jié)。在學生通過閱讀的方式找到之后,教師可以提醒學生如何能夠寫好對動物的描述,就是抓住動物的行為和特點,用直觀的形式展現動物的特點。之后,教師通過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進行描寫,教師在這種教學方式下,能夠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消除學生對寫作和閱讀的心理障礙,讓學生將課文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寫作中,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潛能。
4.通過閱讀積累素材提高寫作基礎
在進行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正確指引學生如何收集文章中的詞匯,讓這些詞匯作為寫作的要素。首先,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天一個人在黑板固定地點寫出名言名句,全班同學進行朗讀,以此豐富學生的詞匯量。其次,在每次語文課程教學完畢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出文章中的好詞,讓其成為自己寫作的基礎,例如:《和時間賽跑》中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受益無窮等。在語文教學學完一個單元之后,教師要與學生共同整理本單元出現的優(yōu)美段落,以此加深學生對優(yōu)美詞匯的印象,這樣的方式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記憶力,降低詞匯的記憶難度。再次,通過大量的閱讀方式,改善學生的素材結構,提高學生寫作素材的含量。教師可以在班級開設閱讀廣角或是圖書角,隨時更新圖書角的書籍,以此提供給學生自由的閱讀和觀看。除了班級所擁有的圖書角,教師也可以通過推薦的方式,豐富學生的課外讀物,或是通過網絡資源推薦,讓學生能夠在網絡上閱讀更多的文章。最后,為了能夠滿足學生的閱讀,教師需要為學生留下充分的課余時間,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的閱讀質量。
在閱讀過程中,只有注重寫作素材的收集和累積,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寫作的質量,讓所積累的詞匯為自己所用,真正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5.在閱讀過程中練習寫作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為了響應課改的號召,實現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讀寫的結合方式,正確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練習寫作的能力。
首先,學生可以模仿課文或是文章中的寫作方式,以及優(yōu)美的段落。例如:《去年的樹》一文教學中,文中的語句:“火苗輕輕地搖晃著,好像很開心的樣子”,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火苗的情況,就如一個開心的孩子,這樣的變化在作者的語句中更加引人入勝。教師在此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比喻的方式對事物進行描述,這樣的畫面靈動真實。而學生對句子的模仿也能使其深刻理解文章的含義,提高寫作技巧。
其次,對話以及心理描寫。小學生因為年紀比較小,所接觸的事物都比較單純,所以對話和心理描寫對于小學生來講是有難度的。所以教師要在教學中通過對文章對話的講解以及人物心理變化的闡述,讓學生理解自己文章的寫作方式。例如:《小攝影師》教學中,有很多的對話,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以情境再現的方式,請出兩位小學生進行對話,讓學生學會感受對話的內容,以及人物的心理變化。同時向在座的學生提問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回答,并要求學生寫下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仔細理解課文并寫出看法。這種在閱讀基礎上讓學生對自己想法的描述,能夠有效將閱讀與寫作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并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結語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實踐、多媒體、情境再現的方式,讓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產生興趣,并引導學生改變自己固有的思維方式,活躍課堂氣氛,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并通過閱讀教學,為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詞匯,讓其成為自己寫作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文博.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思考[J].速讀旬刊,2017(6).
[2]楊曉燕.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策略初探[J].教育,2016(5).
[3]葉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寫作意識的培養(yǎ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3).
[4]柳燕華.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中學生寫作意識的培養(yǎng)途徑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7).
[5]焦芳紅.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的實效性研究[J].亞太教育,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