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童
無論體檢還是感冒發(fā)熱,醫(yī)生都會讓你先抽血化驗,但是,關于抽血的知識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于抽血的一些常識。
過分追求“空腹”影響檢查指標
所謂空腹,大多數(shù)人認為早上不吃飯、不喝水就可以了,其實這是不準確的。標準的空腹應該是指距離上一次進食間隔8~12小時,也就是前一天晚飯要保持平時的生活習慣,維持正常的飲食,并做到飲食清淡,不能吃夜宵。水可以喝,但不能多喝,以不超過200毫升的溫開水為宜,切記不能喝酒、咖啡、飲料等,這些液體所含成分過多,會影響化驗結果。
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碰到這兩類人,第一類人:抽血前護士問吃早飯了嗎?患者信誓旦旦地說肯定沒吃,等到化驗結果出來后,他才說我只吃了一塊小餅干。在很多人的潛意識里,這種小零食根本就不算早餐,但是如果要抽血,這些東西還是不要吃了。還有一類人,知道要空腹,但是不知道怎樣才算空腹,索性前一天的晚飯也不吃了,唯恐空腹得不夠徹底,這也是不可取的。如果身體處于過度饑餓狀態(tài),也會影響體內(nèi)各種指標,不能準確反映身體的真實情況。更危險的做法是,有些糖尿病患者餓的時間過長,出現(xiàn)低血糖,造成休克,所以前一天晚飯一定要正常吃。
所有的檢驗項目都需要空腹嗎?
當然不是,像餐后0.5小時、1小時、2小時即時血糖,C肽,胰島素等,這些項目是不需要空腹的。
降壓藥、降糖藥抽血前還能吃嗎?
還有的患者問:我每天需要吃降壓藥、降糖藥,抽血前這些藥要停掉嗎?答案是否定的。每天都要服用的藥一定不能擅自中斷,否則會出現(xiàn)嚴重的后果。降壓藥停用會出現(xiàn)血壓突然升高;降糖藥停用會出現(xiàn)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糖尿病高滲性昏迷;停用抗心絞痛藥會出現(xiàn)心絞痛加劇,嚴重者可致猝死。
另外,需要長期服用的藥也不能停,如抗甲狀腺藥、抗癲癇藥、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等。
不能擅自停藥,能隨意吃藥嗎?答案也是否定的。有的患者感冒了或者牙痛了,就自作主張服用抗生素,這樣做既造成了抗生素濫用,也會使化驗結果不準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空腹抽血不宜超過上午10點
空腹抽血的最佳時間集中在上午6:30至9:30,最好不要超過10:00??崭箷r間過長,會導致某些檢驗項目不準確,此次抽血就失去了意義。
空腹時間不是越長越好,抽血宜早不宜晚。抽血前還要保持情緒穩(wěn)定,不要做劇烈運動,抽血前至少靜坐5分鐘等。這些細節(jié)看似不起眼,但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為了能準確反映患者的病情,準確體現(xiàn)身體的狀態(tài),作為患者,要對自己負責;作為醫(yī)生,要對患者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