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冠強
小學道德與法治 教師的職責不僅是“教書”,還有“育人”。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注重同時履行這兩個職責,將知識教學與法治道德教學相互融合、相互滲透,使這兩者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讓學生不僅學到知識技能,還能得到人格品行上的教育。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采用高效且使課堂趣味橫生的教學方法,使道德法治教育和教學雙豐收。
學生與家庭成員的接觸最久,因此家庭成員對學生性格的形成有巨大的影響。作為一個關愛學生的教師,應當及時引導家長重視并積極參與學生的道德法治教學,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商議針對學生的教育方法并及時互相反饋學生在學校與家庭中的表現。這樣,學校與家庭兩位一體相互結合,共同促進道德與法治教學,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互結合,讓道德與法治教學更加科學、有效。教師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應當虛心交流,尊重家長的意見與建議,這不僅能促進學校的道德法治工作,還是教師個人素質、人格魅力的體現。
愛國精神作為增強民族凝聚力、推動社會前進與促進國家發(fā)展的巨大精神力量,是一個國民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教師應當對學生從小就灌輸愛國思想,讓學生形成國家的概念并培養(yǎng)其對國家的深厚情感,激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和才干,為國家服務,報效社會。但是簡單粗暴的說教方式容易讓學生感到難以接受,教師應當采用合適的方法,對學生循循善誘。
紀錄片與電影的教育手段比起教師枯燥的說教,更易被學生接受,更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并且高質量的影片還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愛國紀錄片與電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此外,改進后的教材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較密切,為教師與學生的深入交流提供了共同話題。交流是信任的基礎,教師可以有效利用學生學習、生活中能遇到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培養(yǎng)學生對國家的熱愛。
首先,為讓道德法治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接軌,學??梢詮募訌娦任幕ㄔO入手,營造一個富有德育氛圍的環(huán)境。比如可以從外部環(huán)境建設入手,在走廊與過道的墻上粘貼一些名言警句與名人事跡,或以道德法治為主題,舉辦班級之間的黑板報比賽??傊?,給學生帶去潛移默化的影響,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德育氛圍。
其次,教師應注重學生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在學校尊重教師、樂于助人,在家里尊重并關心長輩,學習認真并按時完成作業(yè),堅決抵制抄襲現象。此外,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消費觀念變化巨大,學生由于還未形成成熟的價值觀,容易被欲望與虛榮心驅使,形成錯誤的消費觀念。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家庭及自身的經濟能力出發(fā),抵制攀比與盲從,理性消費。教師應當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與正確的價值觀念。
道德法治教學的重要性和深刻性不容忽視,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應對學生實施的教育。但是提起道德法治教學,人們就容易想到這應該是政教處、班主任的責任,而文化教育則是每個科目教師的責任。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使得德育教學與文化教學聯(lián)系不緊密,存在脫節(jié)的現象。為讓道德法治教學與文化教學有機融合、滲透,應當讓每個教師意識到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也是自己的責任,從而將道德法治教學滲透到日常教學中。
教師的品格、行為能對學生產生最直接的影響。一位品行端正、道德高尚的教師能自然地對學生道德法治教學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能讓學生自覺學習教師,被教師所感染,立志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關愛學生是一切教育的出發(fā)點。教師應該關心學生,尊重學生,并盡力去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在集體中與學生一起經歷快樂與困難,讓學生對集體充滿熱愛和歸屬感,讓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相處融洽。
現代社會需要的是全面教育,我們應當將文化教育與道德法治教育有機統(tǒng)一,讓學生不僅學到知識,獲得能力,還讓學生具備高尚的道德,做一個守法的公民。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立足時代,分析現狀,找出問題,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讓我們的教育變得更加人性化、現代化,讓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