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鵬
摘要:古典詩詞是中國人的“精、氣、神”,是國學文化的精華所在, 要想學好古詩,學生一定要學會吟誦,將誦讀作為一個重要的學習任務,并真正通過誦讀掌握古詩的美,體會古人的精神與風韻,并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不斷傳承與創(chuàng)新,因此,本文以小學語文為載體,并結合筆者自身實踐,對傳統(tǒng)吟誦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的這一論題進行一番詳細的闡述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吟誦;多媒體;合作化;樂器化
學習詩歌能夠有效地提升我們的藝術修養(yǎng),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而對于吟誦更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吟誦增強了模仿能力,提升吟誦能力,教師創(chuàng)設吟誦情境,學生可以不斷感知中華文化古詩詞博大精深的美麗與宏大。
一、多媒體古詩詞教學,增強吟誦模仿
多媒體的古詩詞教學是一個非常高效的教學方式,學生在傳統(tǒng)課堂上可能會對古詩詞產生厭倦情緒,因為古詩讓許多學生想到古人搖頭晃腦的那樣的講學,而現(xiàn)在是一個科技發(fā)達的社會,學生需要新鮮的教學體驗來 刺激各項感官的體驗,而多媒體的教學就是一個個很好的方式,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名人的朗誦視頻和音頻,增強學生的模仿能力,學生在生動的場景下更餓能提升對于知識的吸收速度與吸收質量,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帶領學生一句一句的誦讀,在關鍵的地方進行重讀和停頓,多媒體可以使學生反復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多媒體還可以為學生制造良好的吟誦場景,教師通過圖片的展示、音樂的播放、視頻的展示更好激發(fā)學生想象,讓學生感覺自己置身于當時的場景當中,這樣其在朗讀的時候就更能增添情感。
例如,在講解《詠柳》這一首詩的時候,教師就設計了多媒體的古詩詞教學課堂,教師可以利用音頻為學生播放吟誦的范讀讓學生跟讀,同時,這首詩描繪了柳枝非常的生動形象,教師應該通過展示柳樹的圖片,展示夏天的情景,為學生打造一個吟誦的場景,“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蔽抑笇W生“誰”要帶有疑問的語氣去誦讀,感覺詩人的反問背后的贊美之情,“春風”要讀出柔美溫暖的感覺,感受初春生機勃勃的美好景象。多媒體古詩詞教學增強了學生吟誦能力,感受詩人的當時的所思所感。
二、合作化古詩詞教學,提升吟誦能力
合作化的吟誦古詩學習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式,小學生一般膽子比較小,教師一個方面要增強學生的古詩詞的吟誦能力,一個方面也要培養(yǎng)學生勇敢的品質和爽朗的性格,合作化古詩詞教學即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指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練習吟誦的學習,學生可以分角色朗讀課文,可以分男女生朗讀課文,可以段、分聯(lián)來朗讀詩文,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每一句都可以找不同的學生進行朗讀,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大家取長補短,也可以進行小組的比賽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在合作互動的氛圍中感知古詩的韻味,體會誦讀的技巧。
例如,在講解王昌齡的《出塞》一詩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的的吟誦,這是典型的一首邊塞詩,而王昌齡也是極負盛名的邊塞派詩人,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感悟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感情,“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边@是征戰(zhàn)邊疆多年的感喟,語調要低沉,讀出蒼涼之感,后兩句可以使小組另兩位學生進行誦讀,“不教胡馬度陰山”,這一句一定要讀出鏗鏘有力的氣勢,在語調上要重讀,飽含深情與堅定,表達出戍邊將士的愛國主義之情。這首詩融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于一體,一定有感情的吟誦。合作化古詩詞教學提升吟誦能力,賞析韻律之美。
三、樂器化古詩詞教學,創(chuàng)設吟誦情境
古詩詞的吟誦擁有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早在古代,詩人們就通過吟誦來讀出詩歌的美,且當時有專門的韻律,宋詞的詞牌名就是不同的曲調,古人是唱詩的,因此,我們在讀古詩的時候,一些字音和現(xiàn)在是不一樣的,需要變調,需要讀古音,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這里的“斜”字在此處就應該讀成“xia”,是“平上去入”中的上聲,即二聲,為了帶領學生回溯古人的音韻之美,教師可以結合一些器樂來優(yōu)化古詩的吟誦課堂,尤其是一些古典樂器,例如古箏、古琴、笛子、簫、塤等,鋼琴、吉他、口琴也是很好的輔助樂器,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樂器的演奏下吟誦古詩,或播放音頻,或者一些精通樂器的老師可以自己親自示范,這會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也更能體會真正吟誦的喜悅與意義。
例如,在講解杜牧《江南春》這首詩詩,教師就利用樂器來演繹這首詩的吟誦,這首詩描寫的江南之春景色美麗明媚,展現(xiàn)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臺景色,富有眾多意象,然人讀來心曠神怡,教師可以播放琵琶的配樂,有條件的可以開展活動比如教師示范演繹,或者學生來展示,在富有古韻的樂器中吟誦詩歌,此乃人生樂事。樂器化古詩詞教學創(chuàng)設了吟誦情境,讓學生覺得課堂很有趣味。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好好學習我國傳統(tǒng)的詩詞歌賦,利用課上、課下以及課堂外的綜合實踐的機會進一步擴大國學的傳播范圍,增強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指導其體會古典詩詞的韻味與內涵,增強學生的人文情懷與人文主義精神。
參考文獻:
[1]武俊峰,趙中琴.淺議古詩教學[J].教育革新,2009,(07).
[2]郜鳳娟.淺談小學語文中的古詩教學與審美教育[J].未來英才,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