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晉
關鍵詞:氣息;收小腹;呼吸;氣息控制
【中圖分類號】G?64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4-0183-01
1.歌唱中氣息與聲音的關系
歌唱中氣息是聲音的基礎,是聲樂學習中最關鍵的問題。世界歌王帕瓦羅帝在談到氣息問題時說:“有支點的呼吸對歌唱藝術來說,有80%的作用?!焙芏嗦晿烦鯇W者認為,吸氣就是用口鼻把空氣吸進肺里,這不能說是完全錯誤的,但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喉部及胸腔,而造成氣息淺,缺少支托和控制力??諝獠皇俏M去的,而是自動地充滿到肺里的?!蔽覀儾扇”粍雍魵獾膽B(tài)度,像開門一樣把整個腔體打開,讓空氣伴隨著空間自然流進來,正如我的專業(yè)老師說:“歌唱是被動吸氣,主動呼氣?!边@樣說來,“打開”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吸氣前多想想吸到哪里,想好了,打開它們就很自然的完成呼吸了。
2.氣息如何轉(zhuǎn)化為聲音
呼吸正確了,應該如何把它轉(zhuǎn)化成聲音呢?《沈湘聲樂教學藝術》一書中說,他摸著正在啼哭的嬰兒的肚子高興地說:“他哭的時候用的呼吸方法正確,所以哭上三天三夜也不會啞?!睙o獨有偶,世界歌王帕瓦羅帝也明確地談到了這一點:“嬰兒啼哭一整夜,音量也不會受到影響,其原因是他們的哭聲是來自于腹肌的力量,而不是來自喉部聲帶的力量?!蔽覀兛梢钥吹綃雰禾淇迺r,腹肌強烈地起伏,這是我們發(fā)聲的動力,由此,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平時大哭、大笑、腹肌一樣會有強烈反應。
在歌唱中,有些人主張小腹向外頂或向外挺,可是,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比如:氣息不能持久,音色空洞無光澤,聲音僵硬。從外型上看:胸部塌陷不能挺拔,沒有自然大方的儀,對于以上所述,我也曾有過體會。為了能解決這些問題,我請教過一些老師,其中有老師讓我嘗試用手捂著肚臍向遠處吶喊來體會腹肌如何用力,結果發(fā)現(xiàn),肚臍周圍的肌肉用力收縮,聲音洪亮,連續(xù)喊幾聲仍然嗓音正常,聲音洪亮。這讓我深刻的體會到是腹肌先收縮才發(fā)出聲音的。
我國著名的聲樂專家周小燕先生談到:“憑自己的聽覺和經(jīng)驗,從實際出發(fā)要敢于破除某些理論的束縛,強調(diào)收小腹的方法。”意大利聲樂專家基列費拉先生曾講到:“呼吸時應強迫收小腹,反對腹部僵化和硬性保持?!?/p>
我國戲曲界關于如何發(fā)聲的問題有過很多諺語,比如:“頭頂虛空,兩肩放松,氣走丹田,全憑腰轉(zhuǎn)”、“唱要拎腰”等?!稗D(zhuǎn)”、“拎”都是動詞,都強調(diào)在腰部做文章。這正說明發(fā)聲與腰有著直接的關系?!稗D(zhuǎn)”指腰要有承載力;“拎”有用力上提的感覺。這與腹肌向里收,向上用力,有著完全相同的意義。
如果充分的重視和運用腹肌的力量,那么聲樂中出現(xiàn)的很多難題也就找到了突破口。
3.歌唱中的換聲問題
換聲問題一直是聲樂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項目,周小燕先生認為:建立良好的換聲區(qū),是一個歌唱家的重要工作,否則聲音將會不統(tǒng)一,出現(xiàn)明顯的換聲和破聲,如果可以順利的度過換聲區(qū),就可以將人聲有限的自然音域擴大,使集中明亮的美好音色在全音域中得到完美統(tǒng)一,而且又是歌唱在藝術生涯中保護嗓音最理想的手段。如果想要使高、中、低三音區(qū)銜接如一,首先要大膽依靠運動起來的全身和大笑肚子疼的力量,即腹肌力量??梢?,腹肌力量與換聲有著地基與樓房一樣的密切關系。
4.關閉唱法
有關聲樂專家對“關閉唱法”的感受是:上高音時聲帶旁邊有一股力量把聲帶憋住,閉合得很牢,越向上唱憋得越緊,把聲音都憋到頭腔,出來的就是關閉聲。
“憋氣”一詞應該放在歌唱的整體狀態(tài)中去理解。不注重整體就會發(fā)生為了憋氣,喉嚨首先緊張起來,搞得演唱者出現(xiàn)臉紅脖子粗的現(xiàn)象,這樣唱歌顯然不舒服。我們所理解的應該是以運用腹肌力量為切入點從腹肌處開始高度控制住氣、力的有效使用。這樣憋氣對呼吸力量反作用大,形成對抗,就會有助于歌唱。
觀察生活我們還會發(fā)現(xiàn),人們需要干重活時,首先會憋足勁,把氣息最集中地控制在腹肌部分,集合意大利唱法中有關高音“關閉”或“掩蓋”和我國京劇界“腦后栽筋”等理論,這正是讓氣息喘不上來、屏住呼吸,或者說“密封”在腹肌內(nèi),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氣息,同時又是惜氣如金,集中使用。
聲樂是一門特殊而復雜的學科,它看不見,摸不找著,靠的是意念和感覺,而且這些感覺很難用一句準確的話來定論。同樣擁有漂亮聲音的歌唱家,對聲音又都有著各自獨特的感受。所以無論作為教師還是我們正在學習的學生都應從實際感受出發(fā)樹立正確的聲音觀念,充分開拓思維,大膽嘗試探索各種發(fā)方法,以達到解放聲音的目的,使我們歌唱到達自由王國的境界!
參考文獻
[1]張效中,李宗堂.聲樂研究與實踐[M].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1.6
[2]張前.音樂欣賞心理分析[M].人民音樂出版社,1985
[3]威廉.賴特.當代歌王帕瓦羅蒂[M].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5
[4]馬蠟奧迪.卡盧梭的發(fā)聲方法[M].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
[5]沈湘.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