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發(fā)林
關鍵詞:初中文言文;情感教育;難點;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4-0095-01
民族學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觀點叫做“語言即思想”。對此,筆者深表認同,語言確實是思想的最重要的載體。倘若將這個觀點對應到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歷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新文化運動之前的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文言文就承擔者這個載體的角色。
1.初中文言文教學的難點
當前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存在的意義是非常明顯的,即它充分體現(xiàn)了文學的作用:文學本身不是讓我們?nèi)チ私饽切┪覀円呀?jīng)熟悉的東西,而是讓我們體驗那些我們本不熟悉的東西,從而豐富我們的體驗,擴展我們的生命。這一點文言文是完全能做到的。但是問題就對于當前的初中文言文教學時存在一定的難度的,最明顯的就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古詩詞音韻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在過去那個沒有普通話的時代,雖然也存在京城話、官話等說法,但是很多詩人寫詩詞往往是基于本地的方言或音韻。第二,古詩詞的一些場景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遷,甚至已經(jīng)消失了。如在當前極其發(fā)達的通訊技術條件下,離別的情境已經(jīng)逐漸在消失,很多年輕人已經(jīng)無法體會離別的依依不舍之情初中為什么要學習文言文以及初中文言文學習的難點。
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們在開展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是相對比較容易實現(xiàn)的,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部分往往很難界定和操作,尤其是情感教育部分,不小心就極其容易陷入誤區(qū)。
2.當下文言文情感教育的誤區(qū)
結合多年的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經(jīng)驗和教訓,以及閱讀相關的參考文獻及論著,筆者認為當前初中文言文情感教育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誤區(qū)。
(1)過分重視知識傳授,忽視對學生情感的激發(fā)。相當部分教師進入了一個教學誤區(qū),那就是認為初中的文言文教學正好處于打基礎階段,因此很多教師往往容易,在初中的英語教學過程中開展填鴨式灌輸教學,試圖將文言文中涉及到的所有的知識點,都填入學生的記憶中。這一點本身毋庸置疑,但是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在此過程中,由于忽視了對學生情感的激發(fā),從而導致學生沒有將個人的情感體驗或生活經(jīng)驗融入到學習過程中,導致一定程度上學習效率的低下。
(2)過分重視對于文本的分析,輕視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和參與。在文言文課文的教授過程中,很多初中教師的教學過程可謂是細中求細,精益求精,生怕遺漏掉一點點對于文本的分析。而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學生沒有將自己的情感體驗納入其中,這使得學生產(chǎn)生了一種在“聽別人的故事”式的錯覺,長此以往,學生的注意力也不能集中起來。
(3)教師主導課堂,輕視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聽課的認為學生才應該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監(jiān)督者和引導者。其實相當部分教師都已經(jīng)聽過這些理論,但是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很多教師還是不放心將課堂交給學生,而是一定要親力親為。教師親力親為,就意味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壓抑,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積極性。
(4)重視文本大歷史背景分析,輕視作者自身的時代背景分析。我國的史學傳統(tǒng)是關注宏觀“大歷史”,這就影響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背景傾向。而這樣的大歷史背景對于學生本身來說沒有太大的吸引力;相反,如果結合作者所處的以及本身的歷史小背景,學生的情感體驗便會更有代入感。
3.文言文情感教育可選擇策略
(1)文言文情感教育建議遵循的原則。筆者認為,在初中文言文情感教學中,教師至少需要遵循4個原則開展教學。第一,尊重學生。尊重學生,最主要的方法便是要將學生當成一個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人,而非接受知識的器物。第二,情感教育的終極目標是為了激勵學生。讓學生從文言文情感教育中獲得力量,尤其是獲得正能量。第三,情感教育需要具有針對性。及情感教育需要解決的是具體的、切實的問題,而非泛泛而談。否則看起從表面上看起來高大上,實際上對學生的人生沒有任何指導和激勵意義的,教學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第四,對于學生的情感教育還需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2)文言文情感教育對于教師的要求。教師想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至少得有一桶水甚至更多。想要做好初中文言文情感教育,對于教師個人的水平和素質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教師必須得具有良好的情感調(diào)控能力、得擁有正直健康的愛、對于未知的知識充滿熱情和信心、具有挖掘和傳達文本情感的能力等。只有擁有了以上能力,教師自身的情感才是飽滿的充實的,才能并能夠借助文本向學生傳遞。
(3)情境教學是可期待的途徑。情感教育不是泛泛而談,而是在一定的語境下開展恰到好處的教育。在筆者看來,情境教學就是開展和實施情感教育的基本途徑和選擇。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之下,教師可以通過誦讀、質疑、溝通、角色扮演、辯論、體驗等各個角度對學生開展情感教育。
總之,當前的初中文言文情感教育教學還不夠完美,還有相當長一段路要走。作為一線的初中語文教師,我們不應該僅僅滿足于對于學生基礎知識的傳授,更應該重視其情感教育,從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高度,引領學生人生的發(fā)展和成長。
參考文獻
[1]諸定國.初中文言文教學的重點在哪里——與師延峰老師商榷[J].中學語文教學,2013(05)
[2]張頁慧.拒絕枯燥,實中見趣——讓初中文言文教學“活”起來[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3(11)
[3]龐玉蓮.初中文言文閱讀教學“文言并舉”的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26)
[4]黃方芳,龐維國.知識分類學習論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科學,2010(18)
[5]龍麗偉.“何處”能釋為“什么時候”嗎?[J].語文建設,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