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芹
摘要:大型民族音樂劇《花木蘭》是中國為數(shù)不多的音樂劇之一,其音樂優(yōu)美、故事情節(jié)生動感人,思想深刻,弘揚了巾幗英雄花木蘭替父從軍奮勇殺敵的忠孝節(jié)義和英勇愛國的精神。是中國歌舞劇院對音樂劇規(guī)律的新探索、新成效,是經(jīng)過了兩年多的時間的探索與磨合才隆重推出的新型音樂劇。其中音樂劇選段“我想這樣看著你的樣子”是《花木蘭》劇中人物巴丹公主的主要唱段之一,更是旋律優(yōu)美,歌詞撼人,耐人尋味,表達了巴丹公主對“華木棣”的一見傾心之情。本文從筆者個人的演唱體驗出發(fā),著重分析人物角色塑造、演唱情感、咬字行腔、氣息運用、舞臺肢體動作這幾個方面,以此來探尋該曲演繹的內(nèi)在根據(jù)和表演內(nèi)涵,為更好的演唱、詮釋該作品提供現(xiàn)實的參考建議。
關(guān)鍵詞:音樂劇 演唱 演繹
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巾幗梟雄,忠孝節(jié)義,她的故事被用多種藝術(shù)形式呈現(xiàn)出來,廣為流傳。音樂劇《花木蘭》的選材正接地氣,音樂風格自然、旋律優(yōu)美、便于傳唱,又融入了大量民族元素,深受廣大的國內(nèi)觀眾所喜愛。音樂劇選段“我想這樣看著你的樣子”更是意境深遠,讓人一聽就被深深的吸引。
一、人物塑造與情感
選段“我想這樣看著你的樣子” 是巴丹公主對“花木棣”表達自己愛慕之情的演唱心聲,同時也是故事情節(jié)進入高潮前期的準備?!盎鹃Α毕仁窃诒任湔杏H上一顯英才,再又是在眾多人群中一眼識別出公主,過五關(guān)斬六匠來到公主面前。一向高冷不易動情的巴丹公主對“花木棣”此時卻是另眼相看。在最后“花木棣”回應公主的要求,瀟灑的摘下面具的即刻,選段“我想這樣看著你的樣子”旋律響起。所以此時需要充分把巴丹公主此時心中熱情高漲而外表高冷孤傲的雙重情感表現(xiàn)出來。這是巴丹公主內(nèi)心情感變化的寫照,音樂細膩、情感表達豐富、速度較為緩慢,演唱時需要切身實地的站在巴丹公主的角度,把握好情感的度:外表溫情而內(nèi)心摯熱,感情豐富而又不失細膩。
二、演唱技巧:
(一)氣息
氣息是聲樂演唱的基石,古今中外,氣息在聲樂學習中都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不管是咬字還是吐字或是情感流露的控制,都需要運用氣息進行輔助。在選段“我想這樣看著你的樣子”中,氣息的運用非常的有講究。歌曲中兩段在情感上的差異較大,需要使用不同的氣息進行控制。同時,這兩個樂段都分別由兩個相似樂句組成,這又需要對氣息進行控制,歌曲情感的逐步發(fā)展、逐層的增加及遞減才能表現(xiàn)出來。
(二)音色與咬字行腔
在“上天怎知道我的心思”中第一段的抒情性和第二段的贊美性進行前后對比,形成情緒走向逐漸增高的態(tài)勢。歌曲的情感是從原先的含蓄,到后來的開放、熱情。那么在腔體的運用上,也需要由原來的以口腔為主,到最后的所有腔體一起共鳴。音色也由原來的真聲偏多到后來的混聲為主。即演唱第一樂段時真聲應偏多,第二樂段運用混聲演唱。
歌曲的咬字、吐字要注重清晰、通透,較好的運用咬字吐字技巧歌曲的情感才能如期表現(xiàn)出來。該選段歌曲的情感有很多輕、重、急、緩的變化,需要演唱者控制好咬字、吐字、行腔,這會直接影響著歌曲情感的表達。關(guān)于該選段的咬字、吐字,筆者的體會是:一是每個音每個字都要交代清楚,歸韻要一步到位,例如“上天”的“shang”后鼻音位置要一步到位,切記劃音上去。又例如重復句中“我想這樣看著你的樣子”中的“yang”也是后鼻音,也要一步到位置上,清晰明了。二是第一段與第二段有區(qū)別,第一段是在舌尖上咬字,第二段在靠近后牙的位置咬字,唇齒積極配合吐字清晰、堅定。三是要注意第二段的咬字吐字要更積極、密集,尤其是四次反復的句子“我想這樣看著你的樣子”在節(jié)奏相對穩(wěn)定的前提下,盡可能的讓人聽起來有種加快的感覺。四是句與句之間的強弱對比關(guān)系要提前設計好,心中有數(shù),同時每一句中的強弱、對比強調(diào)也要有所突顯。例如四次反復的樂句“我想這樣看著你的樣子”,應該是強、次強、更強、最強這樣的逐漸增高的。再例如單獨分析“我想這樣看著你的樣子”這一句,最強調(diào)的詞應該是“樣子”,再細化到最強調(diào)的字應該是“樣”。
三、舞臺肢體語言
在舞臺演唱時,情感表現(xiàn)和與觀眾的交流,除了通過演唱者的聲音,其次便是需要通過表演者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肢體語言需要自然和連貫,筆者認為該曲在演唱時手上的肢體動作不必太多,應更注重面部表情得當,不能過度或者達不到,在“我想這樣看著你的樣子”唱段中,演唱者需要把握好巴丹公主的情感,要考慮故事發(fā)生在中國的古代,需要知道當時的女性是保守、封閉的,但是,歌曲的演唱者又并不是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民族,還是西域的少數(shù)民族,所以在表演時不能像表演歌劇那么夸張和大膽,又不能像中國傳統(tǒng)的戲曲音樂那樣委婉、含蓄,需要拿捏得當,把歌曲主人公所要傳達的情感表現(xiàn)在演唱著的臉上。
四、總結(jié)
通過演唱和研究“我想這樣看著你的樣子”這首歌曲,讓筆者深入地了解了音樂劇這種以音樂形式來表現(xiàn)舞臺戲劇的藝術(shù)形式。通過本文的研究,筆者也更好的了解了《花木蘭》這部音樂劇以及曲作者郝維亞的創(chuàng)作意圖,對歌曲情感的處理、氣息的運用、清晰咬字和通透吐字的掌握,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同時能夠把這種認識運用延伸到其它聲樂作品的演唱當中。
參考文獻:
[1]期刊論文 在探索中把握規(guī)律--大型民族音樂劇《花木蘭》觀后四題 人民音樂 - 2004(5)。
[2]期刊論文 就音樂劇《花木蘭》與郝維亞對話 人民音樂 - 2004(5)。
[3]期刊論文 音樂劇在中學校園推廣的意義和對策——由人大附中《花木蘭》音樂劇排演引發(fā)的思考 大眾文藝 - 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