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人推崇的狀元——康海
明孝宗時,28歲的康海進京參加會試,他發(fā)誓要奪得第一名,可惜的是,第一名被魯鐸奪去了,他僅僅得了第四名??岛2环?,對眾人說:“會試時讓了魯鐸,殿試時決不再讓他人。”殿試時,康海果然發(fā)揮出色,一舉奪魁,其文章令主考官拍案叫絕。送皇上審閱時,孝宗也贊不絕口,聲稱:“我大明一百五十年來,無此佳作,此卷變今絕古!”遂朱批康海為狀元。
當(dāng)初會試時康海不服魯鐸的氣,這次自然有人不服他的氣,第二名孫清便是一個,他對眾人說自己的文章比康海的強多了。待到他看到康海及第時的文章,嘆服。跑到康海家里,對著他拜了半天,稱自己甘愿為徒。
最富有傳奇色彩的狀元——史大成
史大成是清朝浙江所出的第一位狀元,在他中狀元之前,浙江民間便流傳著一種說法,說浙江的狀元在大清朝是“始于史,終于鐘。”殿試時,他的試卷被主考官擬為第三,皇上御覽時,十分推崇他的書法,說:“此人楷書工整,必定是個正人君子”。于是,欽定史大成為狀元。巧合的是,浙江所出的最后一個狀元叫鐘駿聲,驚人地驗證了“始于史,終于鐘”的說法。
最能吃的狀元—李蟠
李蟠是康熙年間丁丑科的狀元。他身材高大,特別能吃,加之思路、寫字都很慢,所以在殿試時揣了36個饅頭。天黑了,考生們都交了卷,李蟠才剛剛開了個頭,監(jiān)考官過來催他交卷。他急得滿頭大汗,聲淚俱下地央求主考官;“學(xué)生畢生之業(yè),在此一舉。請千萬不要催逼,容我慢慢寫完?!北O(jiān)考官見他可憐,就發(fā)給他幾支蠟燭。這時他帶的36個饅頭早已吃完,又厚著臉皮要了幾個饅頭,挑燈夜戰(zhàn),一直寫到深夜才交卷。康熙帝知道這件事后,不但不怪罪他,反而認為這是一位難得的苦學(xué)之士,竟破例讓他當(dāng)上了頭名狀元。
最僥幸的狀元——畢沅
畢沅中狀元前是軍機處的一個小官,在那年的4月25日夜,他與儲重光、童鳳三人在軍機處值班。此三人都順利通過了會試,準(zhǔn)備參加于4月26日舉行的殿試。儲、童二人想回寓所準(zhǔn)備第二天的殿試,便對老實的畢沅說:“我倆書法好,有望奪魁。你書法不行,就別做非分之想了,替我倆代勞吧?!鼻宄钤嚨拇_有偏重書法的現(xiàn)象,而畢沅的書法又的確不行,就答應(yīng)了。當(dāng)夜,陜甘總督關(guān)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轉(zhuǎn)到軍機處,畢沅詳加研讀。沒想到第二天殿試考時務(wù)策,題目正是關(guān)于新疆屯田事宜的。畢沅胸有成竹,揮筆立就。開榜結(jié)果,畢沅高中狀元。儲重光中了榜眼,童鳳則列二甲第六。當(dāng)儲、童二人得知那晚的事后,無不嗟嘆。? ?摘自《檔案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