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梅川
摘要: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性,提高教學效率,是我們不懈的追求。新課程理念下,我們要大膽地去探索、改革、創(chuàng)新,構建高效性課堂,使數學課堂煥發(fā)青春魅力,發(fā)出異樣光彩。
關鍵詞:青春魅力;拋開包袱;放飛心靈;張開翅膀
課堂是屬于學生的。數學課堂教學要具有高效性,必須倡導教師的課堂教學寓教于樂、寓教于情、寓教于趣、寓教于意。因此我校也積極響應,著力打造“情趣課堂”、“動感課堂”,讓所有學生在課堂上都“動”起來,能動口說、動手操作、動腦子想問題解決問題,并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知識的奧妙。讓學生會學、樂學、愛學、學有成效。如何才能讓數學課堂煥發(fā)青春魅力呢?
一、拋開包袱,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評價一堂課成敗的標準,不是看教師教得怎么樣,而是看學生學得怎么樣,如果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調動或根本得不到調動,學生不積極參與各種教學活動,課堂也就無快樂可言。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通過導之以情,讓學生肯學;激之以趣,讓生愛學;曉之以理,讓學生主動學;授至以法讓,學生樂學。整個教學活動時,重視學生的心理活動,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學習愿望的激發(fā)、使學生的活動多樣化。如在教學《可能性》這一內容時,我設置了幾個游戲環(huán)節(jié),如通過“拋硬幣”、“石頭、剪子、布”、“擲骰子”游戲。學生在玩玩學學中掌握了游戲的可能性與公平性,同時感悟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這樣的課堂才是充滿青春活力的、有魅力的、高效的課堂。
二、放飛心靈,讓學生張揚個性
新課程標準反對教師帶著知識走向學生,提倡師生一起走向知識,鼓勵學生通過思考和協(xié)作主動獲得知識。在使用新教材時,教師不妨留幾段“空白”給學生,給他們一片自由翱翔的藍天,讓學生盡情體驗;讓學生浮想聯(lián)翩;讓學生“自由聊天”。留給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們自由提問,自由交流、自由爭論,往往會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學兩位加法時,對于計算34+27的問題,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再交流、討論,看看到底有幾種計算方法,學生有了一個自由思考的空間,思維的火花就能自由綻放。于是就有如下幾種算法:
(1)3 4 ? (2)34+27 ?(3)30+20=50 (4)34+27
+ 2 ?7 ? ? ? ? =34+20-7 ? ? ? 4+7=11 ? ? ? ? =34+6+21
———— ? ? ? =54+7 ? ? ? ? ?50+11=61 ? ? ? =40+21
6 ?1 ? ? ? ? ? =61 ? ? ? ? ? ?34+27=61 ? ? ? =61
但教師不要急于評價各種算法,應珍視學生的獨特見解,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各種算法的特點,自感自悟,并選擇適合于自己的方法,從而達到計算方法的多樣化,也展現(xiàn)了學生的個性風采。
三、張開翅膀,讓學生“動”起來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
和記憶,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薄皵祵W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課堂上讓學生動起來,在合作中探究,在活動中體驗感悟,教學效果顯著。例如,教學“量長度”一課時,為了引出測量工具,我先讓學生選擇身邊的工具量一量課桌有多長。學生有的用課本量,有的用鉛筆量,還有的用手量......他們各顯神通,方法多樣,可得出的結果卻不一樣。此時學生的思緒紛繁復雜對問題疑惑不解:同樣的桌子,為什么測量后長度不一樣呢?通過小組討論后,大家對操作時要統(tǒng)一測量工具這一結論印象深刻。著名數學家利波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內在的規(guī)律和聯(lián)系?!睂W生通過動手實踐,在做中學,學中做,動口、動手、動腦,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發(fā)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中感悟,獲得的知識印象深刻、記憶深遠。
新的時代要求我們不斷追求課堂的高效性。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要大膽地去探索改進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使數學課堂煥發(fā)青春魅力,發(fā)出異樣光彩,形成教育、文化、探究、合作為一體的課堂。
參考文獻:
[1] 崔振玲.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如何讓數學課堂煥發(fā)生命力”[J/OL].學周刊,2019(23
[2] 蔣永梅.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讓數學課堂教學更出彩[J/OL].學周刊,2019(24)
[3] 崔振玲.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如何讓數學課堂煥發(fā)生命力”[J].學周刊,2019(23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市武鳴區(qū)兩江鎮(zhèn)兩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