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菊
摘 ?要: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開發(fā)學生智力、陶冶學生情操和培養(yǎng)學生氣質修養(yǎng)等方面都起著積極作用。然而當前音樂欣賞課教學效率低,必須講究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動起來、玩起來、想起來,在欣賞過程中理解音樂內涵、體驗音樂樂趣、領略音樂的獨特魅力,進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讓學生堅定不移地愛上音樂欣賞課。
關鍵詞:音樂欣賞;課堂教學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一條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徑。音樂欣賞在開發(fā)學生智力、陶冶學生情操和培養(yǎng)學生氣質修養(yǎng)等方面都起著積極作用。然而當前音樂欣賞課教學效率低,必須講究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動起來、玩起來、想起來,在欣賞過程中理解音樂內涵、體驗音樂樂趣、領略音樂的獨特魅力,進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讓學生堅定不移地愛上音樂欣賞課。從“心”出發(fā),綻放“音”花,在新的世紀里,人們對音樂藝術的追求品味,檔次相對要求會更高,所以培養(yǎng)提高人們良好的音樂欣賞水平,發(fā)揮人們對音樂藝術的想象,更應該注重對小學生對音樂學習興趣方面進行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藝術想象,讓他們從音樂中獲得更多的生活樂趣?;诖?,我在小學音樂欣賞課上做了如下的改變。
一、利用多媒體營造自由氛圍
良好的教學氛圍對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學習積極性有著推動作用,能夠讓學生不斷獲得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對于音樂的鑒賞能力。同時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能同時開放多個感知渠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音樂欣賞課,只有開放學生多個感知通道,才能讓學生對音樂欣賞做到真正的主體參與,激發(fā)起強烈的情緒因素,發(fā)展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表現(xiàn)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的確,相比傳統(tǒng)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架電子琴或一臺錄音機的教學辦法,多媒體教學可以說是多姿多彩,它利用聲、光、影等多種要素,使教學過程變得有聲有色、妙趣橫生,教師既可以直接在多媒體中播放、演示各種相關的教學內容,也可以通過自制的多媒體教學軟件,有組織、有目的、有意識地編排整個課堂。我們知道,非智力因素對學習活動有著定向作用,它把學生的認識和行為統(tǒng)一起來,貫穿到學習的全過程中,用于記憶、想象和思維所學習的內容。比如,我在講民族器樂曲《百鳥朝鳳》時,首先把教室的環(huán)境布置成好像在一片大森林中,多媒體播放樂曲《百鳥朝鳳》,營造一個輕松歡快的氛圍。學生們一進入課堂就會展開聯(lián)想,可能會聯(lián)想到春暖花開的景象,也可能聯(lián)想到百鳥爭鳴的景象,甚至聯(lián)想到人們愉快歡樂的景象,進而體驗到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由于聲音、視頻、動畫等多媒體手段的采用,課堂變得新奇、有趣、活潑;通過多媒體互動,還可以更直接實現(xiàn)人機之間、教學之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交流,讓學生較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這些都可以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動機、熱情、耐心,使他們變得樂學、想學、勤學,而不是厭學、惰學,這使得小學音樂課堂緊湊而不生硬,流暢而不松散,為學生提供了一種促進他們自己主動、積極學習的興趣,極大地改變了整個教學環(huán)境,提高了課堂效率,調整了學生情緒,延續(xù)學生興趣。
二、提供表現(xiàn)平臺讓學生動起來
隨著音樂課教學改革的深入,音樂欣賞課堂成為師生展現(xiàn)自我魅力的舞臺。而且這個舞臺永遠是充滿誘惑力的,永遠是學生彰顯個性的平臺。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學生不應該只是觀眾、聽眾,而應該是各種音樂活動的參與主體,是音樂創(chuàng)作者、表演者、欣賞者、評論者。在教學中,要盡量使知識、節(jié)奏融于游戲,融于簡單的律動中,隨著音樂表現(xiàn)某一具體的動作,再通過動作再現(xiàn)音樂的意境,讓學生隨著音樂活動,慢慢地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表演能力、創(chuàng)造力。讓所有的活動都為學生提供一個既是娛樂又是學習的機會,使學生身心能在這些活動中健康成長。比如,我們在欣賞《獵人合唱》過程中就可以加入一些簡單的拍手練習來調動學生,還可以加入小合唱分組練習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再比如,《九寨溝音畫》我們就可以加入“繪畫”來再現(xiàn)作品。這樣讓學生參與其中,嘴、手、腦,一起動起來,不僅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有利于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使教師及時了解教學目標與教學效果間的差距,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的聽賞過程能在理性認識的指導下,步步深入,達到深刻、高級的階段,不斷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運用探究法培養(yǎng)學生能力
柏拉圖說過:“好奇者,知識之門?!毙W生正處于探索生活的時期,音樂教室教育教學要提倡探索性,而音樂欣賞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教師在音樂欣賞課中應不斷向學生提供新的刺激,以引起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探究型學習方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嘗試對問題解決的過程,來獲取知識、提升能力、形成價值觀的學習方式,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有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音樂課堂欣賞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欣賞的音樂進行資料收集、討論、交流、表演等探究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團結協(xié)作能力。
在不斷的教學探索中,我發(fā)現(xiàn)一堂成功的音樂欣賞課往往會給人們一種神奇的、不可思議的感覺。它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奇妙的世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玩樂中,產生美妙的感覺,他們雖然并沒有很多的技巧或理論背景,也能在欣賞訓練的過程中,能夠經歷著一種通常只有專業(yè)音樂家才能具有的合奏感。這大概就是我所最追求的真正的音樂欣賞課吧!
參考文獻:
[1]周世斌.《音樂欣賞》.
[2]宋林梅.《談小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3]盧俊紅.《談新課改下對小學音樂體驗教學的認識》.《中國校外教育》,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