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 ?要:聽課是教師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功,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一種方式,也是教師的一項必不可少的、經(jīng)常性的職責與任務。
關(guān)鍵詞:聽課;教師;專業(yè)成長
“聽課是當老師的開始,是老師走上講臺的基石;聽課是教師的基本功,是教師走上專業(yè)成長的一條重要的途徑?!边@是我閱讀《課堂觀察——走向?qū)I(yè)的聽評課》一書后的最大感受。的確,回想起初次走上講臺,望著臺下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捧著教材的我卻顯得很無助。對于一個初任教師而言,能夠幫助我快速成長的不在是大學書本里學到的知識,而是聽課——一種向他人快速學習的實踐方式。
無意中得知,一個教育家給自己定了這樣一條規(guī)則:每天都要聽兩節(jié)課。如果他一天沒有聽過兩節(jié)課,他就認為那天他在學校里什么事也沒有做。我看到了很興奮,因為我和教育家在做一樣的事情,我也在積極聽課。但是我又困惑不已:為什么我的收獲不大,進步不明顯呢?在不斷地反思自我中,我明白了:教師聽課不再于多,關(guān)鍵是要提前預習,要有目的地去聽,善反思、會總結(jié)。聽課的意義在于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聽而有所獲呢?
一、聽課前做好預習
我認為聽課前應該先去了解授課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把教材找來預習一下??纯幢竟?jié)課的重點難點,甚至可以借助工具書查查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并且還可以設想一下,假如自己來上這一節(jié)課,會采用怎樣的教學方法,會做怎樣的教學設計。通過設想,以便聽課時有個對比,進而“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反之,如果聽課不做準備,匆忙走進教室,不熟悉教材,不理解授課教師的教學意圖,這樣的聽課效果就收獲不大。
說到聽課前的預習,聽課者還應該帶著目的去聽課。聽前腦袋里要帶著問題。通過這堂課是想了解教師對教材的處理方法,還是各教學環(huán)節(jié)如何銜接過渡,亦或是課堂上如何進行師生互動?帶著這些問題有目的地去聽課,才能在聽的過程中不斷澄清各種模糊知識,梳理知識脈絡,尋找課堂教學最理想的切合點,從而最大限度地取其精華,為我所用。
二、聽課中要聽、要看、要記、要思考
一聽。所謂聽課,是相較于教師的“講”而言的。
一聽授課教師的語言組織和語言藝術(shù),是否簡潔到位,起承轉(zhuǎn)合是否自然,聽著輕松,易于學生接受。二聽教師對教材重點的處理、難點的突破、教法學法的設計。三聽上課教師怎樣復習舊知識?怎樣引入新知識?怎樣啟發(fā)學生思維?怎樣指導學法?怎樣鞏固新知識?怎樣組織學生提出問題和討論問題?
二看。課堂上的課,不僅要聽,也要看。
一看教師,看教師的精神是否飽滿,教態(tài)是否自然親切。還要看板書的設計,多媒體的熟練使用,教學基本功的展示。特別是看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是否得法,教師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處理是否巧妙……一句話,就是要看教師的主導作用發(fā)揮得如何,看教師的教。
二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一節(jié)課的“亮點”,通常是學生通過“學”而帶給我們的。因此,聽課者還應該關(guān)注的是學生怎樣學??磳W生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看學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維是否活躍,學生是否樂于參與思考、討論;看學生發(fā)言、完成練習的情況;看學生與老師的情感是否交融;看學生自學習慣、讀書習慣、書寫習慣是否養(yǎng)成;看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一句話,就是要看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得如何,看學生的學。
三記。有效聽課必須要掌握一些記錄的技能和技巧,把整堂課的所有內(nèi)容記錄下來是沒必要的,而應記錄要點。要記錄下授課者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方法。同時,也應記錄下自己的主觀感受和零星評析。
四思。就是想一想這堂課有什么特色?教學目的是否明確?教學結(jié)構(gòu)是否合理?教學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教法是否靈活?板書是否合理?教態(tài)是否自然而親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否得到充分的調(diào)動?教學效果是否好?學生的能力是否得到培養(yǎng)?有哪些突出的優(yōu)點和較大的失誤?同時,還應思考“這節(jié)課假如是我執(zhí)教,我會怎樣上?”等問題。通過思考,從中吸取有益的方面,指導于自己的教學。
三、聽課后及時整理和分析
聽完課后,我們要及時整理自己的聽課記錄。聽課時因節(jié)奏較快,難免會有遺漏的環(huán)節(jié),課后重新回想一遍課堂流程,也可以直接將執(zhí)教的內(nèi)容拿到自己班上試試,看看效果如何,等等。必要時也可在原基礎上重新設計教學思路,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
當然,聽課之后我們還要對課堂進行反復的推敲分析。進一步思考這樣一些問題:1.新課如何導入。2.采用了哪些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3.設計了哪些教學活動步驟。4.課堂教學氛圍如何。5.教學目標的達成和呈現(xiàn)的方式。6.教師對教材的把握情況。思考之后,聽課老師要進行比較研究,要和自己的備課思路進行對比分析,大膽地去粗取精,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與實際情況,揚長避短,吸收他人的優(yōu)勢經(jīng)驗,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
總之,看似平平常常的聽課,要聽有所獲,還是有一定的講究。筆者認為做好以上這幾點,這不但可以提高聽課老師的授課水平,而且有利于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及時改進教學方法。聽課,有利于教師適應新課程的發(fā)展,使自己更快地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參考文獻:
[1]姚沐杉.聽課是促進新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途徑[J].福建教學研究,2012(10):44-45.
[2]符順揚.聽課與評課: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J].新教育,2018年10期.
[3]吳嘉.聽課、評課促進了我的專業(yè)成長[J].當代教育,2014(3):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