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致樺
“不吃飯?打針!”“不睡覺?抓起來!”近日,一些短視頻應用上出現(xiàn)了這樣的視頻,視頻里有護士、警察裝扮的人厲聲嚇唬孩子;還有些視頻直接用毆打布偶的方式恐嚇孩子。不少人還把這些視頻轉發(fā)到家長群,稱贊這種管教孩子的方式很管用。 (1月10日 大洋網)
恐嚇式教育視頻走紅,不禁讓人產生疑問:這樣的視頻真有用?從表面上來看,恐嚇式教育視頻確實能夠快速見效,激發(fā)孩子的恐懼心理,進而達到家長想讓孩子吃飯、睡覺的目的。但這樣的方式埋下了更深層次的隱患,讓孩子從小就萌生了不該有的恐懼,正如有些警察自嘲:“孩子們被嚇怕了,有事不敢找警察叔叔”,維護正義的警察形象,在孩子心中成了恐怖的存在。
年幼的孩子對陌生事物本來就會有排斥心理,對不理解的事物缺少足夠的安全感??謬樖浇逃曨l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才達到了“教育”的目的,結果卻導致孩子對警察、護士等職業(yè)群體形成了錯誤的認知,這些錯誤的認知在孩子幼小的心里打上深深的烙印,將伴隨他們今后成長的各個階段。
走恐嚇路線、利用孩子的不安來進行“教育”,無疑是“雪上加霜”,讓孩子越來越不敢表達,性格變得壓抑,甚至拒絕陌生事物。試想一下,當他們經歷過的恐嚇式教育成為他們認識世界、處理事情的“正確”方式時,這些“被嚇大”的孩子將會有什么表現(xiàn)?不久之前,一名12歲男孩弒母的事件就不失為一個例子,孩子長期對母親的恐懼最終化作仇恨和殺意,走上犯罪的道路,這顯然違背了教育的初衷。
因此,這種走紅的恐嚇式教育視頻,根本算不得一種教育。正確的教育方式應該是讓孩子的生活積極、陽光,引導他們用親身經歷來感受真善美,進而使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相比恐嚇教育,家長們的言傳身教才是最好的方式。
恐嚇式教育視頻不可取,要解決孩子的成長難題,還要靠家長親力親為。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要杜絕旁門左道。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孩子在一個絲毫沒有書香氣息的家庭中怎么會主動讀書?在一個“煙霧繚繞”的氛圍里如何拒絕抽煙?在父母頻頻爭吵、鄰里不和的環(huán)境中如何學會謙讓?家長與其把希望寄托在所謂的教育視頻,不如坐下來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如何才能給孩子提供一個溫馨的成長環(huán)境,如何給孩子樹立更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