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
摘要:在素質(zhì)教育不斷深入的今天,語文教學對學生閱讀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就要求廣大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能一味地注重語文成績,而應適當?shù)卦黾右恍╅喿x方面的教學內(nèi)容,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本文從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入手,通過分析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了一些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相關建議,希望能夠為廣大同仁的教學提供一些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內(nèi)容
中圖分類號:B8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3-0251-01
課堂教學及其效率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孜孜探討的一個課題,而語文課堂,特別是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研究更顯其重大的意義。教學策略研究正是這種研究的一個部分。一定意義上講,學生的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最為基礎的環(huán)節(jié),就是閱讀,所以在教學第一線開展語文高效閱讀的教學策略的研究,應該是語文教學提高效率的重中之重。高中階段,是基礎教育的最后階段,面臨著對整個基礎教育效果的集成和檢測,高效的閱讀教學重要性尤為突出。
1.高效閱讀教學策略研究的背景與目標
1.1語文新課程改革期待著高效的閱讀教學
近年來新課程改革在高中語文閱讀的廣度和深度上都向教與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
1.2高耗低效的教學現(xiàn)狀呼喚高效的閱讀教學策略
目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兩種傾向:一是抱住陳舊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從字詞到段意到中心的肢解式教學,形式單一,內(nèi)容枯燥。課堂教學中低效或不講成效的現(xiàn)象大量存在,一般性教學中重復機械性的、填鴨式的現(xiàn)象隨堂可見,公開課中表演型的、虛假的演戲愈演愈烈。二是對語文課改理解出現(xiàn)偏差。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語文教師接受了比較前沿的閱讀教學信息,并將之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如閱讀感悟、探究性閱讀、個性化閱讀等等,但由于缺乏深人的實踐研究。
1.3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策略研究的目標
以高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的經(jīng)驗和教訓,以及困惑和難點作為研究對象,以高中語文教學的閱讀教學整體規(guī)劃,以及具體辦法為研究目標。
2.高效閱讀教學策略概念的界定及研究內(nèi)容
2.1高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策略概念的界定
(1)關于“高效閱讀”:高效閱讀指以盡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閱讀效果。閱讀的高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蘊。①高效果:指對閱讀活動結(jié)果與預期閱讀目標的吻合程度的評價;②高效率:閱讀活動是一種精神性生產(chǎn)活動。閱讀效率可表述為:閱讀效率=閱讀產(chǎn)出(效果)/閱讀投入,或閱讀效率=高效閱讀時間/實際閱讀時間;③高效益:指閱讀活動收益、閱讀活動價值的實現(xiàn)。即指閱讀目標與特定的社會和個人的閱讀需求是否吻合程度的評價。
(2)關于“閱讀教學策略”:“策略”,指為達到某種目的使用的手段或方法。在教育學中指教學活動的順序排列和師生間連續(xù)的有實在內(nèi)容的交流?!敖虒W策略”,是在教學目標確定以后,根據(jù)已定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特征,有針對性地選擇與組合相關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技術,形成的具高效率意義的特定的教學方案。
“閱讀教學策略”,是指運用語文教學的一定手段,遵循閱讀的一定規(guī)律,教師通過教學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要求意識,掌握和運用恰當?shù)牟呗詠硗瓿砷喿x任務,從而形成監(jiān)控策略運用的能力。如果說,閱讀興趣關注的是“想不想讀的”問題、閱讀方法關注的是“怎樣讀”的問題,那么,閱讀策略關注的就是“為達到閱讀目的、應當采取何種閱讀方法、按怎樣的步驟來讀”的問題。它的理想狀態(tài)是:學生拿到讀物,能夠自覺確定閱讀目標、靈活調(diào)用閱讀方法、高效監(jiān)控維持閱讀過程、最后能夠?qū)﹂喿x效果作出客觀評價。
2.2高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策略研究的內(nèi)容
(1)從宏觀角度出發(fā),歸納“五步閱讀法”
第一步:初讀,了解相關資料。包括作者、背景、注釋、文體等。以知識識記、積累為重點,有社會、歷史知識、文體知識。
第二步:通讀,梳理文章思路。第三步:解讀,理解重要詞句的意義或作用。有表層義、語境義及作用分析。第四步:賞讀,鑒賞評價文章的內(nèi)容與藝術手法。知識要求,識記常見寫作手法的定義及其作用。第五步:悟讀,由文章生發(fā)見解和感想。包括感受、見解、模仿與創(chuàng)造。
(2)從閱讀思路角度出發(fā),梳理思維路徑
與五步閱讀法環(huán)節(jié)相匹配,每一個能力點的訓練我們都尋求其思路與方法,讓學生在閱讀中有路標可尋,有臺階可登,提高閱讀理解的準確性。
含義理解法。文中重要詞句的理解是體現(xiàn)閱讀能力的一個重點。也是學生經(jīng)常遇到的難點。常常耗時多,錯誤率高,直接制約閱讀的效率。
探究評價法。閱讀中的探究活動,可以評價人物性格、行為、作者觀點,可以是提出自己的不同的見解。雖然帶有很強的閱讀者的主觀傾向,但解答時還是要從分析文章客觀的情景出發(fā),作出科學合理的評判。我們給出的思維點是,文章觀點與時代背景的交叉點,與現(xiàn)實生活的交叉點,引導學生去探究其合理性,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3)從閱讀主體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閱讀體驗
學生是閱讀的主體,學生閱讀的過程就是體驗的過程,在教師指導下的閱讀體驗更高效,能力提升也更明顯。整個閱讀過程是學生的過程,根據(jù)五步閱讀的不同層次,教師參與的程度和發(fā)揮的作用不同。初讀,立足學生自主,進行知識搜索、整理和識記。通讀主要給方法,然后放手學生去練。解讀、賞讀,教師不僅要給方法,還需要有指導與點撥。悟讀,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教師可以給以點評。學生的情感、審美的熏陶是心靈感受、體悟的內(nèi)在過程,教師更無法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