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妹
小學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學好小學語文,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提升語文素養(yǎng),還能夠為其他各個學科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育改革不斷升級的環(huán)境背景下,我們更應該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完善的重要性。鑒于此,本文主要針對基于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設高效小學語文課堂方法進行相關淺析,以期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僅供參考。
核心素養(yǎng) 高效 小學語文 課堂構建
【中圖分類號】G 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3-0051-01
隨著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提升,國家越來越重視素養(yǎng)教育。小學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是綜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不僅傳授其語文知識和技能,還能夠強化其人格和價值觀的構建,進而使學生得到全面和綜合發(fā)展。為此,我們應該對課堂教學方法給予完善和優(yōu)化,以使得此素養(yǎng)教育目標得到進一步的體現(xiàn)。
1.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1)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小學語文是學好其它科目的基礎,學生在這個時期需要掌握最為基本和最為重要的知識。然而,在這個階段,小學生受于年齡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對很多事物的認知還不夠成熟,這就使得其在學習的過程中會覺得難度比較大。通過核心素養(yǎng)教育,教師不再僅僅是單方面的理論知識灌輸,能夠更加注重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吸收。而且,從更為有意義的方向進行授課,也提升了課堂教學內涵,也會使得學生在思想上和意識上受到有效的引導,進而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
(2)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
教育終究是為了成全全面能力的發(fā)展。在小學這個關鍵的成長時期,教育不僅要能夠傳授學生知識,更應該能夠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價值觀和道德修養(yǎng),通過對人文思想的滲透,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思想意識都能夠得到改善和完善。而且在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避免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盡量考慮學生所方面的語言綜合能力,有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為其后期的學習和生活創(chuàng)造更多積極的因素。
2.基于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設高效小學語文課堂方法
(1)革新教學理念
任何行為都服務于其所遵循的理念和認知,要想實現(xiàn)素養(yǎng)教育,教師首先需要革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的重要性,唯有如此,其才能夠充分考慮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授課方式和授課模式以及授課態(tài)度上給予更多的轉變。為此,學校應該定期舉辦一些素養(yǎng)課程構建討論交流會,給教師更多的機會和更多的途徑去意識到素養(yǎng)教育的重要性,并能夠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習它,這樣其在教育的過程中才能夠專注于對于教育深度的推進。
(2)深入挖掘教材內容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的教學工具就是教材。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小學語文教材中大多都語言精美和意蘊豐富的文章和段落,為此,教師應該學充分利用這些精華內容去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進行輔助構建。例如:在教材《觀潮》一文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來讓學生們對潮漲潮落的狀態(tài)有一個生動和直觀的了解,這時,學生內容就會對其產生一種感情基調,在此基礎上,學生在朗讀課文的時候,也就能夠更好地將內心的這份感情融入其中,基于此,教師還可以問學生對文中哪些比較喜歡?請說出理由。問學生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等等,通過這樣有意識的提問以及學生對于意境的情感上的把握,學生不僅能夠感覺學習非常輕松,而且還能夠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是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之中,不斷強化了自身發(fā)現(xiàn)美和欣賞美的能力。
(3)進行互助探究式交流
核心素養(yǎng)需要內化和外化教育過程并行,內化主要是指學生收獲一些美好的資源和內容,外化是指學生能夠將外界的信息與自我的意識進行結合,并在此基礎上,對相關的想法給予輸出和反饋。在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教育應該注意對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引導,給學生更多交流和表達的機會。例如:在學習《小樹死因調查報告》的教學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小組劃分,然后讓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這些小樹死亡的原因進行調查,然后小組團結在一起,完成相關的任務。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就能夠更好地理解小樹的死因,并意識到愛惜花草樹木的重要性。
(4)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小學語文的素養(yǎng)教育過程中,創(chuàng)新能力尤為重要。然而,這種創(chuàng)新能力需要在一個輸出的過程中得以體現(xiàn),寫作就是一個比較有效的途徑。為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養(yǎng)成動筆的習慣,并能夠強化學生的基本寫作技能和手法。例如:在寫《多彩的春季》這個題目的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合理安排時間,組織學生去進行春游,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這些鮮明的畫面和個性化的色彩搭配,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去結合相關的素材去進行縮寫和續(xù)寫,這樣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與此同時,也強化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
3.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是一門非常關鍵的學科,我們應該對其給予足夠重視。為此,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充分意識到小學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的含義與價值,并能夠從多個角度對課堂的構建和教學方法給予完善和優(yōu)化。當然,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我們要在完善的過程中,不斷識別問題,提出問題,并有效的解決問題,進而為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更多積極的因素。
參考文獻
[1]鄒克波.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策略核心素養(yǎng)觀照下的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實踐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8(35):60-62.
[2]譚梅,楊葉.核心素養(yǎng)視閾下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8,32(11):21-27+124.
[3]李寧.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3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