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源 徐爭啟 謝桃園 蔣尚智 陳際行 鄧帥
[摘要]為了解重慶璧山區(qū)葡萄種植區(qū)土壤養(yǎng)分豐缺狀況,本文以某葡萄基地土壤為研究對象,測定土壤酸堿度、有機質、全氮、全鉀、全磷、有效磷、速效鉀等7個指標,并對其進行了評價。結果表明,葡萄基地土壤pH值為4.30 - 8.48,平均值為6.14,酸性土壤與微酸性土壤占60.32%,略偏酸性;土壤嚴重缺乏有機質,缺乏和較缺乏等級占比達97.81%;土壤氮含量中等偏低,缺乏和較缺乏占比56.88%,土壤磷含量適中,土壤中鉀含量豐富;土壤有效磷含量較豐富,速效鉀在中等及以上水平的葡萄種植土壤樣點數占總數的45%,含量適中。璧山葡萄基地土壤需調節(jié)土壤pH值、增施有機肥、配方施用氮一磷一鉀肥,改善葡萄基地土壤養(yǎng)分狀況。
[關鍵詞】璧山;葡萄基地;土壤養(yǎng)分;評價
據統(tǒng)計,截至2016年底,全球葡萄栽培面積達751.6萬h㎡,產量達7 580萬【。2014-2016年,中國葡萄栽培面積及產量分別以年均3.160%和7.720/e的速率遞增,面積連續(xù)位居世界第二,產量連續(xù)排名第一[1]。隨著種植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葡萄產業(yè)為促進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和地方經濟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當前,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對鮮食葡萄的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土壤是葡萄栽培和生長的基礎,其中土壤養(yǎng)分是評價土壤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2]。查明葡萄產地土壤養(yǎng)分狀況并對其進行分級評價,對于指導施肥和科學種植有重要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研究區(qū)位于重慶市璧山區(qū)中部某葡萄基地,地處川東南平行嶺谷華鎣山帚狀褶皺束,華鎣山脈南西延伸的低山丘陵地區(qū),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7.9℃,日照時數1296.3h,降雨量123.2mm。土壤以中侏羅紀統(tǒng)沙溪廟組紫紅色、暗紫紅色泥巖、粉砂巖、砂巖等發(fā)育而來的紫色土為主。
1.2 樣品采集與處理
在研究區(qū)能代表主要土壤類型、土地利用類型及地形起伏相對平緩的地段,避開局部低洼地、高崗地,結合周圍地形,以采樣點為中心選擇“X型采樣法”或“S型采樣法”,采集0~20cm的表層土壤樣。將各分樣點的樣品等重混合后留取lkg樣品,風干后研磨過10目篩,保存待測。本次研究采集璧山區(qū)某葡萄基地種植園區(qū)表層土壤樣品共計320件,形態(tài)樣測試樣40件。
1.3土壤理化指標的測定方法
樣品送往重慶市地質礦產測試中心進行分析測試,分析的項目包括土壤酸堿度、有機質、全量氮、磷、鉀以及有效磷、速效鉀。其中pH值測試用蒸餾水浸提、pH計測定的方法;有機質采用硫酸亞鐵銨滴定法(VOL);全氮采用凱氏氮蒸餾酸堿滴定法( VOL);全磷、全鉀采用X熒光光譜法( XRF)測定;有效磷采用鹽酸一氟化銨浸提,鉬銻抗比色法;速效鉀采用乙酸銨浸提。
2 結果與分析
土壤中養(yǎng)分的等級劃分標準主要參照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養(yǎng)分等級劃分標準,結合重慶市土地質量地質調查技術指南要求將第六等標準與第五等標準進行合并,采用五等或五等以下的養(yǎng)分等級標準不變的標準對葡萄基地土壤養(yǎng)分狀況進行分級、評價,具體等級劃分見表1[3]。
2.1 土壤酸堿度特征及評價
土壤酸堿度(pH值)是土壤重要的基本性質之一,是土壤形成和熟化培肥過程的一個指標[4]。土壤養(yǎng)分指標理化性質見表2。據表2可知,葡萄基地土壤pH值為4.30~8.48,變化范圍較大,平均值為6.14,變異系數為0.169。葡萄基地土壤pH值分布特征見圖1。據圖1可知,葡萄園基地酸性土壤( 4.5~5.5)占35.63%,微酸性土壤(5.5~6.5)占24.69%。由此可知,葡萄基地中土壤略偏酸性,這可能是由于研究區(qū)內葡萄園種植歷史較長,對一些較老的葡萄園,由于過去多年施用化肥、農藥,特別是銨態(tài)氮肥的施用,致使研究區(qū)部分土壤偏酸性。土壤pH值在6.0~7.0是最有利于葡萄生長的[5]。對酸度較高的土壤,可以通過施用生理堿性肥料、生石灰等措施調節(jié)土壤酸堿度。
2.2 土壤有機質特征及評價
有機質含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土壤的有效元素豐缺和葡萄品質的高低[6]。據調查,中國65%的果樹種植在土壤瘠薄的丘陵薄地,有機質含量低、樹勢弱、產量不穩(wěn)定,需要增施有機肥,大力推廣秸稈還田和生物覆蓋技術,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緩沖性與穩(wěn)定性,為葡萄的生長發(fā)育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土壤環(huán)境[7-8]。
據表2可知,某葡萄基地土壤有機質含量為0.01%~4.09%,均值0.90%,變異系數0.50。土壤養(yǎng)分指標豐缺等級及其百分比見表3,據表3可知,320個樣點中,236個點為缺乏,占比73.75%;77個點為較缺乏,占比24.06%;5個點為中等,占比1.56%;較豐富及豐富各1個,占比僅0.31%,總體上研究區(qū)土壤有機質缺乏問題突出,這主要是因為生產過程中大部分果農主要是通過大量施用化肥的途徑來提高產量,而不施或者少施有機肥的緣故。
2.3全量氮、磷、鉀特征及評價
土壤全量養(yǎng)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組成,是植物生長的基礎條件,全量養(yǎng)分的含量也是合理施肥的直接依據[9]。
據表2可知,葡萄基地土壤全氮含量為160~5240mg/kg,均值為1064mg/kg,變異系數0.48。據表3可知,320個樣點中,處于缺乏、較缺乏、中等、較豐富、豐富5個等級的點位分別有60個、122個、99個、28個、11個,分別占總樣本數的18.75%、38.13%、30.94%、8.75%、3.44%。由此可以看出,研究區(qū)內氮元素等級不高,多數區(qū)域處于較缺乏一中等含量等級,推測造成葡萄基地氮含量總體偏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葡萄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種植過程中雖然通過施用氮肥補充氮元素,但葡萄園中產出的葡萄產量逐年提升,氮元素的消耗也隨之提升,施用的氮肥不夠補充消耗的氮元素。
據表2可知,葡萄基地土壤全磷含量為168.40~2 899.40mg/kg,均值為711.96mg/kg,變異系數0.48。據表3可知,320個樣點中,處于缺乏、較缺乏、中等、較豐富、豐富5個等級的點位分別有37個、91個、108個、45個、39個,分別占總樣本數的11.56%、28.44%、33.75%、14.06%、12.19%。葡萄基地總體全磷含量中等偏高。
據表2可知,葡萄基地土壤全鉀含量為135%~3.47%,均值為2.50%,變異系數0.15,變異系數較小,說明鉀在研究區(qū)為均勻分布。據表3可知,320個樣點中,處于缺乏與較缺乏、中等、較豐富、豐富5個等級的點位分別有0個、2個、30個、105個、183個,分別占總樣本數的0.000%、0.63%、9.38%、32.81%、57.lg%??梢姡撈咸鸦赝寥乐锈涊^豐富。
2.4有效磷、速效鉀特征
據表2可知,葡萄基地土壤有效磷含量為1.06 -321.43mg/kg,均值為34.93mg/kg,變異系數1.54。據表3可知,40個樣點中,5個點為缺乏,占比12.5%,8個點為較缺乏,占比20%,7個點為中等,占比17.5%,11個點較豐富,占比27.5%,9個點豐富,占比22.5%。研究區(qū)內有效磷總體處于中等偏高水平。
據表2可知,葡萄基地土壤速效鉀含量為21.59~408.80mg/kg,均值為132.7lmg/kg,變異系數0.77,由表3可知,40個樣點中,6個點為缺乏,占比15.0%,16個點為較缺乏,占比40.0%,5個點為中等,占比12_5%,6個點較豐富,占比15.0%,7個點豐富,占比17.5%??梢?,研究區(qū)有效鉀處于較缺乏狀態(tài),與總鉀較豐富比較,說明該葡萄基地鉀的利用效率相對不高。
2.5土壤改良建議
土壤pH值高低是土壤許多化學性質的綜合反映,直接關系土壤中養(yǎng)分元素的存在形態(tài)和植物有效性[10]。針對該葡萄基地土壤pH偏酸性的情況,可以結合地塊酸化情況增施適量石灰,果園產量隨著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果實品質也隨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有所提高[11-12]。針對璧山葡萄基地土壤有機質缺乏嚴重的情況,可以通過增施有機糞肥(如堆肥、農家肥)、栽培綠肥并原地翻耕、秸稈還田等措施來增加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在行間間種豆科作物,利用其固氮能力,在采摘可食部分后,將其稻稈粉碎灑于園中可以增加土壤氮含量,基地中磷和鉀則較豐富,但對部分磷、鉀含量不高的地方應集中施肥,結合該葡萄園土壤偏酸性的特點,磷肥可以選擇鈣鎂磷肥、鋼渣磷肥等含石灰質的磷肥,施用量不能超過0.024kg/㎡[5]。
3結論
(1)璧山葡萄基地土壤略偏酸性,平均pH值為6.14,在適宜pH值6.0~7.0之外的土壤較多。
(2)璧山葡萄園有機質土壤有機質含量為0.01% ~4.09%,均值為0.90%,中等及以上等級含量樣點不足5%,缺乏情況較為嚴重;研究區(qū)氮、磷、鉀豐缺等級占比差異大,全氮含量為160-5 240mg/kg,均值為1 064mg/kg,全磷含量為168.40 -2 899.40m/kg,均值為711.96mg/kg,全鉀含量為1.35%~3.47%,均值2.50%,全氮、全磷多數樣點處于較缺乏一中等等級,而全鉀基本為較豐富一豐富等級,占比合計達90%。
(3)土壤有效磷含量為1.06 - 321.43mg/kg,均值為34.93mg/kg,各等級含量的樣點占比較為均衡,含量中等;土壤速效鉀含量為21.59 -408.80mg/kg,均值為132.7lmg/kg,中等及以下等級的樣點占67.5%,總體含量較低。
(4)針對部分土壤酸堿度偏低的地塊可灑一定量的石灰加以改善,調節(jié)土壤pH值至6.0~7.0。有機質缺乏情況嚴重,必須重視有機肥的投入,種植過程中可以持續(xù)施用農家肥并增施有機糞肥、栽培綠肥等方式加以改善。針對土壤中氮、磷、鉀含量情況,間種豆科作物,提升土壤中的氮含量,對部分缺磷地區(qū)施用鈣鎂磷肥或鋼渣磷肥,補充磷含量,土壤鉀含量豐富,應減少鉀肥的施用,且種植過程中應注意控制施肥比例。
參考文獻
[1]田淑芬.中國葡萄產業(yè)與科技發(fā)展[J],農學學報,2018(1):135-139.
[2]吳玉紅,田霄鴻,同延安,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土壤肥力綜 合指數評價[J]生態(tài)學雜志,2010(1):173-180.
[3]全國土壤普查辦公室.中國土壤[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8.
[4]謝衛(wèi)國.測土配方施肥理論與實踐[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 出版社.2006.
[5]王秀琴,陳小波,戰(zhàn)吉成,等,生態(tài)因素對釀酒葡萄與葡萄酒 品質的影響[J].食品學,2006(27):791-797.
[6]王激清,柯軍,冀西北懷來縣優(yōu)質釀酒葡萄品種高產優(yōu)質栽培 技術,中國種業(yè),2010(9):93-94.
[7]許衡,楊和生,柬懷瑞.施用有機物料和氮肥對平邑甜茶實生 苗生物學效應的灰色系統(tǒng)評價[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 然科學版,2005(8):86-90.
[8]陳云霞,常曉冰,趙復泉,等.太原市葡萄園土壤養(yǎng)分現(xiàn)狀與 合理施肥[J].山西農業(yè)學,2006(2):57-59.
[9]黃昌勇.土壤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0.
[10]彭娜,工開峰,謝小立,等.長期有機無機肥配施對稻田土壤基本理化性狀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09(2):6-10.
[11]李清和,磷肥施用過量危害大[J].農家參謀,2016 (11):49.
[12]郗榮庭,果樹栽培總論[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8.
[13]李玉軍,王新鋒,滿百禎.河西地區(qū)膜下滴灌制糖甜菜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9(1):90-92.
[14]陳茂春,過量施用磷肥危害大[J].新農村,2017(9):26.
[15]劉懷宇,寒地水稻不同直播模式綜合配套栽培技術研究[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