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親近大自然,你可以在葉落的季節(jié),踽踽獨步于白樺林間尋找落葉的殘跡,品味落葉的余澤。蕭蕭的秋風會使你覺得這竟也是生命的絕美。順手拾起一片落葉,就像拾起一份悄然隱匿的純真。審視著它,就像在品味生活,體味人生的價值。走進白樺林,就像走進一個編織著的夢,塔響落葉,那種輕柔的感覺似乎將你與世隔絕,與自然融為一體,讓你感受來自大自然的深沉的氣息。
關鍵詞:現實形式;創(chuàng)造;欣賞
作為一名一線的美術教師,經常會有學生和家長問我:老師,這個孩子不會畫,在家里該怎么去引導孩子畫畫?這個問題其實是多種因素產生的。作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我們首先要知道,繪畫對孩子而言,是和玩游戲一樣,是出自于自己的本能,我們不要拿成人的理解與思維去看待孩子的藝術創(chuàng)作;其次,孩子是天生的藝術家,尤其是小學低段的學生,孩子的想象力是無窮的,他們會把一切的事物幻想在自己的作品當中,這個時候家長只要做好聆聽就行,要學會讓孩子自由的發(fā)揮。
在課堂外,作為家長,怎樣去引導孩子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呢?這個問題其實在大自然中就可以找到答案。在大自然這個絢麗多彩的美術課堂當中尋找:春天,能看到嫩綠的小草;夏天能看到深綠色的樹葉;到了秋天,樹葉又呈現出多彩的變化;冬天更能看到被白雪覆蓋的青松。
法國畫家?guī)鞝栘愓f過:“美的東西是在自然中,而它會以多種多樣的現實形式呈現出來”。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大自然是最生動的、鮮活的美術課堂,同時也是一場色彩的盛宴。走進大自然,就像是走進了一個夢黃多彩的世界。她多姿多彩、色彩斑斕。它是那樣的美妙,那樣的和諧,那樣的壯麗,又是那樣的可愛。我渴望走進自然,因為我愛它;愛它的春夏秋冬,愛它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語言。親近大自然,你可以在葉落的季節(jié),踽踽獨步于白樺林間尋找落葉的殘跡,品味落葉的余澤。蕭蕭的秋風會使你覺得這竟也是生命的絕美。順手拾起一片落葉,就像拾起一份悄然隱匿的純真。審視著它,就像在品味生活,體味人生的價值。走進白樺林,就像走進一個編織著的夢,塔響落葉,那種輕柔的感覺似乎將你與世隔絕,與自然融為一體,讓你感受來自大自然的深沉的氣息。
大自然課堂是最神奇的造型師,在這里,到處都有著驚喜的發(fā)現,英國藝術家Richard shilling也說過:“孩子創(chuàng)造了什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剛剛看到了什么、發(fā)現了什么”,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們在大自然中進行創(chuàng)意呢?Richard shilling給的建議是這樣的:
1.到大自然中某個地方,睜大眼睛去觀察。
2.看看周圍都有什么顏色、什么形狀、什么形式的材料。
3.選擇一些吸引你的材料,盡可能多一些。
4.嘗試著做一些圖案,比如:螺旋、園或者任何你想到的圖案。
除上之外,在大自然當中適合孩子們的藝術小活動還有很多很多。如在小河旁邊,去聆聽泉水丁冬地響,響出兒時我的歡笑和淚水,響出了世間的酸甜苦辣,當我去親近大自然的時候,當我去聆聽屬于自然的聲音,當我用心去看來自自然的每一片樹葉,每一粒土的時候,我發(fā)現,那真的好純,好美,那是任何地方都不能與它一爭高低的,那種美是無法用語言描繪的:還可以走在田間的田埂上,與大自然親近起來。新翻的泥土氣息,加上草木和花的芳香,令人陶醉。清明快到了,家家戶戶都種些豌豆。大片大片的豌豆,綠茵茵的,橢圓形的葉子,藍紫色的花?;ǘ浜盟坪?,外面大的為藍紫色,里面黑白相間。大自然的鳥語花香,百花爭放總會被牽扯到人們的感情上,于是有人睹物思人,觸景生情這些說法,大自然給了人們太多思想的空間,讓人們盡情地痛,盡情地瘋,盡情地傾吐自己心中的一切,它們成了人們真正的傾訴對象,真正的知心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偉大詩人杜甫賦予花兒人的靈魂,與他一起感動,一起傷心,他們成了他的忠誠朋友;李白將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借給“床前明月光”;王維也因思鄉(xiāng)而向茱萸投懷送抱;曹操以《觀滄海》表達自己的偉大志向……,這些數不盡的美詩佳作都來自于大自然。
讓孩子親近自然,去摸一摸大樹的表皮,用白紙和油畫棒,臨摹出大樹表面的痕跡,去感知大樹的肌理效果;將自然中的野花和小草當畫筆,在畫紙上涂抹出屬于大自然的絢麗多彩;還可以去觀察小石頭,利用最原始的材料,引導孩子,用他們的小手去搭出獨特立體的建筑等。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我們可以櫛風沐雨,臨山觀水;可以聆聽鳥鳴歡歌,松濤海浪;可以感受來自田園的清新、馨香的自然之風;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我們不需要隱匿什么,也不需要雕飾什么,一切都是那樣的自如、隨意;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我們可以暫時擺脫一切煩惱,讓思想進入一種脫俗而不羈的境界。在新的時空中重新確定自我,還原自我,能將我們的身心在新的起點上復蘇,讓人格得到升華!
美是無處不在的,我們要用欣賞的眼光,去引導孩子在自然當中發(fā)現美的存在。親近大自然,你可以在葉落的季節(jié),踽踽獨步于白樺林間尋找落葉的殘跡,品味落葉的余澤。蕭蕭的秋風會使你覺得這竟也是生命的絕美。順手拾起一片落葉,就像拾起一份悄然隱匿的純真。審視著它,就像在品味生活,體味人生的價值。走進白樺林,就像走進一個編織著的夢,塔響落葉,那種輕柔的感覺似乎將你與世隔絕,與自然融為一體,讓你感受來自大自然的深沉的氣息。
畫家林曦這樣講過:給孩子的藝術啟蒙,大自然和美術史是最好的教師。所以要帶孩子們到自然中去,去擁抱世界,讓他們的心靈在大自然的滋潤下,得到升華。大自然她千變萬化,她好似一道永遠也解不開的數學題,深奧無比;她好似一位藝術家,把世間萬物打扮得婀娜多姿;偶爾她還似一位脾氣古怪的人,一會溫柔,一會陰沉,一會暴躁。大自然給予我們無窮的快樂,她的魅力也是無窮無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