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葉平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閱讀作為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占有著很重要的位置。長期以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為了省時間,就直接忽略了閱讀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其實隨著新課改的實行,閱讀成為了學生認識世界、探索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學生獲取知識、獲取信息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閱讀教學也決定了語文教學質量的高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思維導圖;交流討論;課外閱讀
教師應該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為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是讓學生理解教材中的內容,感悟文章中心思想的主要手段。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如何進行正確的閱讀,進行合理地、有效地閱讀。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上,教師對于閱讀教學沒有重視起來,所以采用的教學方法也沒有得到創(chuàng)新,導致課程教學變得枯燥無味,也讓學生失去了閱讀興趣。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筆者將從思維導圖、交流討論、課外閱讀三個方面進行詳細地闡述。
一、制作思維導圖,梳理文章內容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文字與圖像融為一體的學習方法,思維導圖的出現能讓學生在進行閱讀時迅速地理清文章中的邏輯關系,大致上也可以概括文章的內容,既簡單又有效。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正處于認知與探索階段,為了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準確地抓住文章的重點以及中心思想,教師就要學會借助思維導圖這樣的形象思維工具作為輔助閱讀。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時候,可以充分的調動各個感官,以達到積極思考的目的,還能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概括能力及思維能力。
例如,以學習《將相和》這一課為例,這一課主要是圍繞著與藺相如有關的三個故事而展開的。因為這一刻課篇幅較長,為了幫助學生理清文章內容、故事情節(jié),我這樣為學生們進行講解:本文主要講了三個故事,既然是故事那么就會有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那么我們就拿完璧歸趙這一個小故事為例,時間:戰(zhàn)國時期;地點:秦國;人物:藺相如、趙王、秦王;起因:趙王得到了和氏璧,秦王想要拿十五座城池與趙王交換;經過:藺相如拿著和氏璧去見秦王;結果:完璧歸趙。現在我已經帶領大家制作了完璧歸趙的思維導圖,接下來我給大家10分鐘的時間制作澠池之會、負荊請罪的思維導圖。通過思維導圖的制作,可以幫助學生梳理文章內容。
二、組織交流討論,提高閱讀效率
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交流討論是最適合的方法之一,不僅可以調動學生閱讀時的積極性,還能在這個過程中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同時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這種教學模式主要強調的是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相互配合、合作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體驗到交流討論的樂趣,還能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
例如,以學習《和時間賽跑》這一課為例,在正式上課時我將提出幾個與本文相關的問題:1.為什么題目是《和時間賽跑》?2.為什么要和時間賽跑?3.和時間賽跑的意義是什么?隨后我會給學生10分鐘的時間進行閱讀和交流討論。這種教學方法會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帶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閱讀,這樣做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精神,同時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和閱讀效率。
三、進行課外閱讀,加強文化素養(yǎng)
在新課改的實行下,語文教材越來越強調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同時更加重視作文中語言的積累。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課外閱讀的訓練,多給學生推薦適合他們年齡的書籍。大量閱讀可以讓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不管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大量讀書絕對沒有害處。但在這些的基礎上一定要加一個關鍵詞,就是讀好書。學生在進行閱讀的時候可以通過閱讀認識世界、了解世界,學到自己不知道的、有趣的知識,學生在閱讀時還能加強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
例如,以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一課為例,在正式上課時我這樣為學生們進行講解:在本文的一開始,就寫了作者張冠李戴地給伯父魯迅講解《水滸傳》,伯父知道我在胡說卻沒有點破,反而笑著說道還是我的記性好。還在作者臨走前送給作者兩本書。我們從這里就可以看出魯迅是一位非常喜歡讀書的人并且他愛惜書籍,雖然一生清貧,但是卻有著大量的藏書。隨后為了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我會讓學生在這節(jié)課學習之前一人準備一本課外圖書。在正式上課時,以小組為單位,組內成員交換圖書進行閱讀。不僅可以通過這樣的形式進行了物物交換,還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教師所預期的閱讀教學目標,通過這種形式加深學生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
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對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還能豐富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小學階段正是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的最佳時期,在這個時期還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獨立學習、自主閱讀的習慣,這對學生是終身受益的。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的同時多給學生想象的空間,教師還要從多角度啟發(fā)學生進行閱讀,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選取適合學生的閱讀方法,這樣才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緒梅.基于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32):56-57.
[2]達寶蓮.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