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華
摘 要: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在此過程中應(yīng)當將主動權(quán)真正的交換至學生手中,通過發(fā)揮有效的引導與幫助解決學生存在的疑難問題,有助于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成長。
關(guān)鍵詞:景色;公平;公正;疑難問題
【中圖分類號】G 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2-0079-01
本人告別了三十年的初中教學講臺,自愿申請來到當?shù)匾凰虒W點上教一年級的語文課。剛登上一年級的教學講臺還不到半月的時間,忽然有一天在本人的授課課堂上,遇到了一件使我至今難以忘懷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1.分析問題,步步設(shè)疑
正當我全神投入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語文園地一”的教學內(nèi)容時,有一位女同學沒經(jīng)過我的允許,忽然站了起來且大聲的說道:“這也太不公正了吧!”我當時被這突如其來的話語有些驚呀,班上的其他同學當時也都有些驚呆,但我馬上轉(zhuǎn)過神來,笑著問這同學:“你認為什么‘不公正'?”當時,她理直氣壯,很有信心的回答道:“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春天了,我們這里是一片光禿禿的樣子,可他們那里卻是柳枝發(fā)芽、鮮花到處盛開,所以‘不公正'?!碑斔卮鹜暌院螅逸p聲說道:“哦,原來你是說課文中的‘景色'存在‘不公正'的現(xiàn)象?!苯又?,我又問其他在坐的同學:“你們認為我們現(xiàn)在這里的景色與課文中描繪的景色不一樣,是“不公正”的嗎?”沒有同學回答,這時,教室里顯得非常安靜,我在想:是不是我問的問題不切學生的實際,有些抽象,或許當時其他同學還沒有想到這個女同學提出的這個問題。我接著又問大家:“你們是怎么知道‘公正'這個詞呢?”這時,同學們很整齊地背誦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容來,還有的同學搶著回答,我們還在街道墻壁上、校園宣傳欄上、公交車上……我對他們這種處處留心皆學問的做法給予了表揚。此時,我又問道:“你們是怎樣理解‘公正'或‘不公正'的呢?”話音剛落,就有同學站起來回答道:“公正”就是工工整整站著,又有其他同學補充道:就是工工整整把字寫好……當時,我感到?jīng)]有一個同學的回答使我滿意,卻有一個女同學的回答再次引起了我的關(guān)注。她的回答是:“今天早上吃營養(yǎng)早餐,老師給了我一個小蘋果,卻給了他一個大蘋果,這就是‘不公平'?!彼呎f邊用手指著身旁的同學。當我被這個同學回答的問題產(chǎn)生一點驚訝時,那個先頭說“不公平”的學生說道:“老師,請您告訴我們‘公正'還是‘不公正'的意思吧!”面對學生再次提出的問題,我心里嘀咕道:這些六七歲的孩子對知識的追求還如此強烈,我怎么回答這些與課題內(nèi)容有些脫節(jié)的問題呢?沉思片刻,我想:還是給學生簡單的解釋一下,以免在這些幼小的心靈里再次產(chǎn)生“不公正”的問題。有時是蘋果,有時是柑橘等,當老師給大家分的時候,有些同學可能得到了比較大的,也有些同學拿到了比較小的,這個時候,拿到比較小的同學可能就會產(chǎn)生一種疑慮:為什么他的水果要比我的大呢?是不是分營養(yǎng)早餐的老師對他好,而對我不好呢?產(chǎn)生這種想法就會使這個學生聯(lián)想到“公平”與“不公平”的內(nèi)容。
2.前后呼應(yīng),解答主題
我清楚地認識道,雖然自己解答了第二個女同學提出的“不公正”的問題,但第一個女同學所提到的“不公正”的問題,我仍然沒有給予完整的解答。接著,我把話題轉(zhuǎn)到第一個“不公正”上,我用手指指向第一位提出“不公正”同學的方向說道:你對本篇課文描畫美好春天的景色你已經(jīng)有了認識,但你對課文題目《祖國多么廣大》還理解的不夠全面,我接著解釋道:由于我們的祖國廣大遼闊,再由于南北方存在氣候的差異,造成不同地方在同一季節(jié)會有不同的景色,就如同你剛才描述的一樣,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春季,我國東北的大興安嶺雪花還在飛舞,但海南島上鮮花已經(jīng)到處盛開著。為了進一步加深讓學生對這一景色“不公正”的理解,我又舉了一個周邊事例加以說明:我們這里是達川鎮(zhèn),它是蘭州市西固區(qū)最西端較偏遠的一個小鎮(zhèn),圍繞我們達川鎮(zhèn)周邊還有其它一些地方,如我們對面隔黃河相望的是永靖縣,雖然我們之間相隔的距離不到一千米,但他們說的有些話我們還是聽不懂,甚至有些生活習慣也不一樣;即使與我們同屬于蘭州市管轄的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如達川鎮(zhèn)西北面的紅古區(qū),還是正北面的永登縣,我們在說話的語音方面還是有差別的,我一邊講解,一邊用手指明這些地方的方位。我之所以舉這樣的事例,是因為在坐的學生絕大多數(shù)的外婆家都屬于周邊這些縣區(qū)的,學生們由于長期與外婆家的接觸,他們對這些地方的方言特點,都能列舉一二,所以,他們對我所說的話還是能夠聽明白的。同學們就開始紛紛討論了,最后結(jié)果歸納出我們生活的范圍非常廣大,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同時也有著不同的景色。
3.歸納小結(jié),升華主題
最后,我反問同學:“當我們這里雪花漫天飛舞,我們堆著雪人、打著雪仗時,你們是否想到海南島上還在下著大雨,那里的孩子為了躲雨四處奔跑,你們回答:這樣公平嗎?”教室里又顯得一片安靜,我接著說:這是自然規(guī)律,目前,你我都沒辦法來改變這種現(xiàn)象,我們只有適應(yīng)這種環(huán)境,盡情的享受這種景色。或許有一天,你可以乘坐火車或飛機來到海南島上,享受那里的陽光海灘,吃那里的新鮮水果。接著,我又把授課的話題引導到課文中,同學們都帶著會心的笑容,大聲的朗讀課文《祖國多么廣大》。
教學是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探索與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也正是教學的本質(zhì)所在。只有把課堂教學日?;钩橄笞兙唧w,教與學才能不斷提高。雖然,面前的學生對“公正”這一詞語的內(nèi)涵還不夠理解,對公正的行為還分辨不清楚,但他們對“公正”這一名詞有了新的認識,懂得怎樣去應(yīng)用這個詞語,并努力去向往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