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來成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改革和進步,傳統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適應當代教育的需要,因此出現了新的教育模式,即“翻轉課堂”和“導學案”。兩種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在消除傳統教育模式弊端的同時,自身也存在著相應的優(yōu)勢與不足,巧妙地將二者結合起來進行教學互補,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翻轉課堂;導學案;能力互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2-0060-01
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翻轉課堂與導學案兩種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廣受歡迎,兩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教育模式的不足,給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機。但是二者各自存在一定的劣勢,不能覆蓋教學的所有領域,單獨使用仍然不能解決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如果將二者結合起來,則能夠形成互補,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教學質量。
1.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最早出現在西方國家,指的是利用微視頻等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將知識傳授放在課余時間,即在進行正式教學前,將教學視頻發(fā)送給學生供其提前預習,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翻轉課堂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因此學生學習起來更加方便。學生在課前進行視頻學習不僅便于理解老師課堂所講的內容,還能夠帶著問題在課堂上與老師互動交流,既能帶動課堂氛圍,又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當今是信息化時代,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充滿好奇心,而翻轉課堂恰好借助了信息化平臺,通過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傳授知識,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能力。
2.導學案
導學案最早只是用于教師備課使用,后來逐漸將學生的修改意見以及筆記等并入其中,再到后來學生也開始使用導學案,對將要學習的知識與問題編寫出來,老師再對其進行修改。從字面來看,“導”就是引導,所以導學案就是指學生通過學案的引導進行自主學習。另外,導學案還可以用于課后學習,以鞏固知識。
導學案的弊端在于沒有動畫、聲音等多樣形式,使得學生學習起來較為枯燥,不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導學案的問題設計有的存在題量過多的情況,導學案的目的是為了通過問題來調動學生學習思考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高效率地完成學習目標。但是如果導學案設計的問題量太大,就容易給學生造成心理負擔,使其沒有足夠的時間認真思考問題,往往為了敷衍了事而匆匆答題,結果適得其反。
3.“翻轉課堂”與“導學案”的結合
(1)學習理念發(fā)生轉變
“翻轉課堂”和“導學案”的目的都是為了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通過“翻轉課堂”提供的微視頻和“導學案”提供的一系列問題,可以提前對新課內容有所了解,能夠清楚內心不懂的問題,便于在課堂上及時和老師交流溝通,并抓住重點聽講內容。通過對“翻轉課堂”和“導學案”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兩種教育模式使學生的學習方式逐漸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學生從被迫聽講枯燥的知識轉變?yōu)橥ㄟ^視頻動畫等手段而主動想學知識。學生學習觀念的改變不僅提升了其自主學習能力,還進一步說明了我國教育的進步。
(2)教學更方便,解答問題更及時
傳統的教學方式由于過于單一和枯燥,使得學生課堂上沒有積極性,聽課效率差,甚至出現不聽講、睡覺等情況,“翻轉課堂”恰好突破了這一難點,通過提前提供微視頻供學生學習,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課堂上與老師互動的積極性,樂于思考,勇于提出問題。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會帶動老師教學的積極性,老師更樂于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學熱情高漲,使教學更方便、更生動形象。另外,“翻轉課堂”的實施還有利于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自主進行學習,可以更明確自己的不足,掌握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能夠有充分的時間借助微視頻來學習知識、思考問題。
4.“翻轉課堂”與“導學案”結合策略
(1)加強學科教學研究
傳統的按照教學大綱教學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適應當今的教育需求,教學工作者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將教學思想、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研究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需求,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法。在課前做好備課工作,提前做好教學計劃并交由上級領導進行審核,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教學進度,充分發(fā)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
(2)創(chuàng)新“翻轉課堂”內容,合理設計“導學案”問題
由于學生處在特殊的年齡階段,對一切新鮮的、多樣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對“翻轉課堂”的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根據學科的需求不同,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語文學科,教師可以將課文中文字描述的情景用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引導學生通過對圖片色彩、形狀的觀察,來思考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
對于“導學案”問題的設計,應考慮學生實際的接受能力。過多的題量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應該將教學內容進行精簡,從而設計出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使學生既能掌握重點知識,又不會產生厭倦情緒。另外還要注意問題的難易程度。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水平是有差別的,如果設計的問題太難,對于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來說則容易產生不自信,進而產生懈怠,不利于激發(fā)其學習興趣,而如果設計的問題太簡單,又不利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因此,設計的問題的難易程度要居中,符合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水平。
5.結語
總之,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翻轉課堂”與“導學案”的教育模式打破了傳統教育模式的受限,通過各式各樣的微視頻和合理的問題探究,豐富了教學內容,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課堂氛圍,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傳教和學習相得益彰,為我國教育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生機。
參考文獻
[1]張旸,蒙澤察.“導學案教學”與“翻轉課堂”的價值、限度與共生[J].全球教育展望,2013.42(07):10-17.94
[2]李保強,肖夏.我國“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研究:回顧與展望[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08):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