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4年,奧利弗·哥爾德斯密斯感覺非常糟糕。這位創(chuàng)作了小說《威客菲爾德的牧師》和歡樂喜劇《委曲求全》的作家,出現(xiàn)了發(fā)燒、頭疼等癥狀,被懷疑是腎出了問題。他醫(yī)學博士肄業(yè)以及短暫地擔任藥劑師助理的經(jīng)歷,在那個時刻發(fā)揮了作用,他決定自己治療。
?于是,圣詹姆斯發(fā)熱粉登場了。這個藥的主要成分,一種名為銻的有毒金屬,非常符合奧利弗·哥爾德斯密斯認為自己走下病床所需要的——他想要“嘔吐”。
?服用圣詹姆斯發(fā)熱粉18個小時后,在經(jīng)歷了頻繁嘔吐和抽搐之后,奧利弗·哥爾德斯密斯死了。
?為什么他如此強烈地渴望要了他命的“嘔吐”?因為催吐劑的使用,有著漫長而光輝的歷史。
?根據(jù)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說法,古埃及人為了維持自身健康,每月都會使用催吐劑。古希臘醫(yī)學家希波克拉底也提倡定期嘔吐。之后的好幾千年中,這種建議不斷出現(xiàn)。
?大部分催吐劑的使用,都可溯源到四液說:這一理論認為,當體內(nèi)的血液、黑膽汁、黃膽汁、黏液四種體液失衡時,人體就會產(chǎn)生疾病。而通過嘔吐、腹瀉、出汗或唾液分泌來恢復體液平衡,則是必需的?;旧希瑥拿紫蛲鉂B出液體,或是從身體的任何一個孔洞向外排泄,都是在令你恢復平衡。銻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均有礦藏的灰色金屬,自公元前3000年就被廣泛用于催吐。眾所周知,有些人在大餐一頓之后,喜歡使用催吐劑來清空自己,例如,羅馬皇帝尤利烏斯·愷撒、克勞狄烏斯都這么做過。尼祿皇帝的顧問小塞內(nèi)加曾經(jīng)說,一些羅馬人“吐了吃,吃了吐,根本不屑于消化他們集世界各地美食于一桌的盛宴”。
?學者和治療者都承認銻的劇毒性。銻能造成肝損傷、嚴重的胰腺炎、心臟問題,以及死亡。不過,很多人相信醫(yī)生可以駕馭這種致命的力量。當時的人對銻有一種很普遍的觀點:“毒藥到了醫(yī)生手中就不再是毒藥?!?/p>
?如今盡管銻依然在一些國家被用于治療某些特定的寄生蟲感染,但在美國使用銻是不合法的。銻化合物具有很多和砷類似的副作用,例如口瘡、腎衰竭,當然還有惡心、嘔吐、腹痛。另外還有一個小問題——它還會致癌。
?真糟糕,奧利弗·哥爾德斯密斯在要求使用銻之前完全不知道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