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在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時,我深深感受到: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生活中有語文,生活中時時有語文。如學生的校服,我教學作文課時,就抓住時機進行“穿校服、說校服”的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語文。
我讓學生互相觀察自己同桌的校服,讓學生認真觀看校服上的每一個圖案,每一個漢字,每一個拼音,理解其中的含義。同學們興致勃勃而有非常仔細有的觀看對方校服后,有的查資料,有的在草稿紙上圈圈畫畫,有的下位與同學交流,還有大膽的學生索性找我咨詢……教室里處處是孩子們歡快參與的情景,洋溢著同學們因有所發(fā)現(xiàn)而產生的自豪神情,迸發(fā)出孩子們心靈碰撞所產生的有意義的爭論。
下課了,我為了讓學習與實踐相合,讓實踐進一步深入。我又向學生倡議:到生活之中去調查,去探究,去請教家長、校長或老師,全面了解校服蘊藏的文化,深刻體會穿校服的意義。明天繼續(xù)今天的活動,繼續(xù)開展“說校服學語文”活動。
有的孩子一本正經到去校長那兒請教,有的學生迅速在網(wǎng)上查找相關資料,有的互相走訪,最后同學們用他們純真的感受,獨特的見解,發(fā)表著自己對穿校服的主張,暢談將來自己的打算。
下面是部分學生的看法,摘要如下:
學生1:每當我穿起校服時,我就想,一定要做一個合格的上屋小學的好孩子,做一名優(yōu)秀的少先隊員……
學生2:在校服上,有不少花紋,各式各樣緊緊連在一起,也許是象征著56個民族團結在一起,互助互愛;也許是象征五大洲的小朋友手牽手,友好團結,渴望和平……
學生3:校服有許多好處,價錢不貴,又實用,無論你是百萬富翁的孩子,還是貧民百姓的子女,大家都一樣,穿著同樣的服裝,平等,沒有差別……
學生4:校服上的文化可豐富了,單看校徽就會讓你想起很多,她時時刻刻提醒我們,不要做對不起學校的事,要時刻將文明,懂禮貌,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振興祖國而學習……
學生5:校服從整體上看,有藍白顏色,主要以白色為主,那是為什么?我告訴大家,如果我們遇到困難,要看到白的一面,不要只看見黑的一面,要看到光明,提高勇氣,要百折不撓……
學生6:我還發(fā)現(xiàn)校服很富有朝氣,穿在我們身上顯得精神百倍,意氣風發(fā)……
學生7:同學們都說校服的上衣,我想說說褲子。你瞧,褲子的褲襟上有兩條白邊,就像颯爽英姿的運動員……
“說校服,學語文”正是充分利用一切學習資源,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由于形式的開放,把學習的機會融入到社會生活中,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開發(fā)了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正確的人生觀,促進了學生健康而全面的發(fā)展。
這樣的綜合學習,同學們收獲很大。他們不僅學習了語言,豐富了生活,還開拓了視野,學會了傾聽,學會了禮貌,學會了觀察與思考……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的口語交際能力、藝術審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提高。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始終興致勃勃,為生活增添了色彩,身心得到了愉悅……語文學習也變得生動起來,活潑起來。
這樣的學習,讓學校與社會的關系密切了,學生的學習不再被動,不再封閉,真正體現(xiàn)了“語文與生活同在”的思想。這樣的學習,巧妙地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資源,提供了一個多渠道獲取知識,將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幫助了學生改變了單純接受的學習方式,增強了學生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體現(xiàn)了發(fā)現(xiàn)探究學習在人發(fā)展中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