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怡
我的家鄉(xiāng)是個美麗的地方,那里的風景優(yōu)美,民間工藝也不少。瞧!大人小孩的手里都握著一串薄薄的、晶瑩的糖畫呢,糖畫可真是德陽十分受歡迎的小吃!
星期六的早晨,我和爸爸早早地來到了小吃街,大老遠就聽到了吆喝聲:“賣糖畫嘍!糖人兒糖燈都有啦……”果然,賣糖畫的小販早早地開了小鋪,為今天的生意做起了準備。只見小販笑盈盈地說:“來看看吧!”我和爸爸聞聲走去。
小販拿出工具:一鏟一勺,再加上一個糖漿石板,這可真是構造簡單的工具??!就這些,能做出精美的糖畫嗎?我的疑惑油然而生,便問:“叔叔,這些工具真的可以做出糖畫嗎?”“當然了,我們這行,勺子是‘筆,糖汁是‘墨,但是制作好糖畫,卻需要很長時間的練習。小朋友,瞧好嘍!”叔叔說完,舀起一勺麥芽糖,沉思片刻,接著又靈巧、迅速地左搖搖、右晃晃,幾乎全程都是奮筆疾書,有的糖絲兒細得似針線、似頭發(fā)絲;有的粗如小木棍;有時,又像蒲公英的羽毛那樣柔順。小販聚精會神地畫著,手就宛如跳舞的小人兒。這一切,都注重于一氣呵成,使看畫者不由驚訝道:“好厲害!”
糖畫凝固后就該鏟糖畫了。看著小販指頭輕輕一鏟,一個糖畫就鏟起了。俗話說“見者易,學者難”,其實這也不是輕松活兒,角度不對,輕重不對,重心不穩(wěn)都會導致糖畫碎裂。所以,小販的手指輕輕地對著糖畫,形成一個10度的銳角,鏟子穩(wěn)穩(wěn)一鏟,糖畫就與大石板分開了。
糖畫做好后,先欣賞欣賞這亮晶晶、惟妙惟肖的糖畫:葫蘆娃威風凜凜,嘴里噴出水柱,看樣子似乎是在和敵人對決呢,真是栩栩如生呀!我迫不及待地舔上一小口,那種入口即化,輕薄甜蜜的感覺立刻占滿心田!
如果讓我來評選“德陽一絕”的話,那么糖畫肯定是“C位”了。因為它不僅是家鄉(xiāng)的美食,更是一件精致的工藝品!
寫作亮點:這是一篇介紹家鄉(xiāng)特產——糖畫的說明文。文章開篇點題;緊接著,通過敘述跟爸爸去小吃街觀看賣糖畫的小販現場表演糖畫制作,來介紹糖畫的制作工藝,在這一部分內容中,小作者觀察仔細,描寫具體,排比句的運用表現了小販手藝的高超;然后,通過呈現和品嘗各種栩栩如生的糖畫,深化文章的主題,點明中心——高手出自民間。
你還可以這樣寫:糖畫,作為一種特色美食,也可以按常規(guī)的寫法來寫:先介紹糖畫是家鄉(xiāng)人民喜愛的一種特色美食;接著介紹它的起源或來歷;再介紹它的配料或食材;然后介紹它的制作方法或制作工藝(可以運用原文中的材料);再介紹它不僅受到家鄉(xiāng)人歡迎,而且深受外地(甚至外國)游客的青睞和喜愛,為家鄉(xiāng)人民創(chuàng)造了可觀的經濟收入;最后,抒發(fā)對糖畫的喜愛和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拉風哥講圖解:哇,做糖畫的過程也是完成一件精美藝術品的過程呀!文章第三、四自然段中,小作者通過自己的觀察,詳細寫了小販制作糖畫的過程一一準備工具、制作要點、畫畫過程、鏟畫過程,條分縷析。同學們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學習一下,以后大家寫類似題材,就可以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再下筆了。好詞好句好段
我選了一只鳳凰,讓老板做。他開始先用一個勺子從熬好的糖汁里盛了一勺糖液,黏黏的,再把勺子放在一個盤子上方,右手在空中揮舞著。起初一只眼睛畫出來了,像在盯著我一樣。后來上半身畫完了,我不禁“哇”了一聲,旁邊的圍觀群眾也在那邊拍手叫好。我的眼睛直直地盯著,一秒鐘也沒離開過。他心靈手巧,做的鳳凰活靈活現,不信你瞧瞧,原本做了半個身子的鳳凰,在他又畫了幾下后,現在已經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鳳凰了,它正拍打著那美麗的翅膀,在天空中飛翔。(好詞:揮舞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其他描寫手工藝的好段
梳篦的制作工藝十分復雜。梳篦制作用料精良,制作過程頗為講究。制作梳篦的主要材料為毛竹、木材、獸骨等,梳篦選材嚴格,工藝獨特。制作梳篦的木材都要選用上百年的黃楊、石楠木、棗木,從開料到成品,一把木梳需經過28道工序,而一把篦箕則有72道半工序之多.其中極為講究的雕、描、燙、刻、磨等工序需經傳統(tǒng)工藝制作方法才能完成,最終變成了我們手中這么一把小巧精致的梳篦。(好詞:精良小巧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