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行業(yè)作為我國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的支柱產(chǎn)業(yè)之一,在現(xiàn)代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炷潦墙ㄖこ探ㄔO中的主要施工材料之一。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具有眾多優(yōu)勢,現(xiàn)已得到建筑企業(yè)的廣泛關注,逐漸成為建筑行業(yè)的主要結構形式,本文對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技術要點進行分析,以期提升裝配式混凝土工程項目建設整體質(zhì)量。
關鍵詞: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TE9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6903(2019)04-0000-00
0引言
在國家政策支持和市場調(diào)控背景下,我國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獲得大力推廣且逐漸成為我國建筑行業(yè)發(fā)展的主要形式。現(xiàn)階段,我國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還不夠成熟,相關部門需要深入分析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術,并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研究,以符合國家裝配式建筑政策發(fā)展要求。基于此,本文介紹了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的特點,結合工程實例研究了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技術要點。
1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的特點
1.1資源利用率高
在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建設中,資源利用率相對較高,從節(jié)約能源角度考慮,相關部門引進眾多新型材料,如輕質(zhì)預制內(nèi)墻板因具有保溫、隔音作用,因此無需大量使用采暖設備、室內(nèi)空調(diào)等設備從而降低了能源消耗。從節(jié)約土地資源角度考慮,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在高層建筑工程建設中的應用,充分利用了工程所在區(qū)域的土地資源,滿足了土地集約化要求,使得建筑用地面積有所下降。從節(jié)約施工材料角度分析,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預制構件的集約化、規(guī)?;凸I(yè)化效果比較明顯,實現(xiàn)了施工材料的充分利用。除此之外,裝配式建筑結構面向用戶使用,例如,用戶根據(jù)建筑設計情況合理地調(diào)整組合框架梁,預制工廠通過深入分析用戶的各項需求,突出輕質(zhì)墻板劃分的重要性,以滿足用戶裝飾需求。對墻板、地板進行加工,并安排專業(yè)人員對建筑設備進行設計,將建筑和裝修進行有效融合,改善了房屋調(diào)整中裝修材料、施工資源浪費問題。
1.2質(zhì)量水平高
裝配式混凝土預制構件一般在專業(yè)工廠中生產(chǎn),因此需要滿足生產(chǎn)系列化、標準化和工業(yè)化要求,有效避免了傳統(tǒng)施工質(zhì)量問題的出現(xiàn)。例如,在單個構件建設中,工廠預制工藝相對簡單,影響因素少,為工程項目建設質(zhì)量的提升提供了支持。集中預制模式的實施,使得工程項目質(zhì)量不斷提高,為生產(chǎn)人員有效地控制鋼筋配筋、砂石級配、混凝土構件配合比提供了保障。另外,相關管理人員需要深入施工現(xiàn)場,加強對安裝全過程的檢查,有效提高工程建設整體質(zhì)量。
1.3建設速度快
在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建設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將預制件吊裝就位同時與現(xiàn)澆混凝土等流程進行融合。預制構件種類多,如預制樓梯、疊合梁、陽臺和樓板疊合板、承重墻、輕質(zhì)隔墻和外墻墻板等,這些構件一般在工廠加工完成,完成后送往施工現(xiàn)場進行裝配,提升了預制構件的建設速度,確保預制構件供應的連續(xù)性。在實際施工中,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在1d之內(nèi),完成外墻板吊裝、彈線定位工作;其次,綁扎柱、剪力墻箍筋、混凝土澆筑時間一般控制在2d到3d;再次,吊裝完樓梯梯段、輕質(zhì)隔層墻板、疊合板吊裝、管線預埋時間需要控制在1d左右;最后,混凝土澆搗、梁與樓板鋼筋綁扎時間一般是2d。除此之外,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標準層的施工時間一般是6d到8d。這在很大程度上節(jié)省了施工時間,因此無需預留外墻裝飾施工時間。在預制墻板施工中,需要將門框埋設到位,這有助于預制構件在預制工廠中的有效存儲同時做到不會被外界因素、氣候條件所影響。此外預制現(xiàn)場裝配施工對氣溫的要求相對較低,不會受低溫天氣的局限,確保工程項目如期完成。
2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技術要點
2.1工程實例
在某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中,項目總高度是22m,占地面積是17000m,無地下室,地上結構6層,局部結構是2層,屬于樁基礎結構??蚣芙Y構主要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其被分成A、B兩個區(qū)域。其中,2到6層屬于B區(qū)域基礎面,這一部分是預制裝配式混凝土構件,基礎面以下是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A區(qū)域屬于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各個標準層的預制構件是800個,整體預制率是75%。
2.2施工技術要點
2.2.1生產(chǎn)、運輸和堆放
為了提高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質(zhì)量和效率,施工管理部門需要重視構件運輸、存放等工作。在施工準備階段缺少相關要求和規(guī)定的情況下,技術人員需要做好構件運輸工作,保證混凝土強度等級滿足各項要求。將整體設計強度控制在75%以上,在后期運輸時,必須根據(jù)構件整體規(guī)格和尺寸以及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裝卸方案、運輸方案。針對運輸線路、存放場地進行有效保護,提高工程項目的綜合性、合理性、可實施性,這樣就不會磨損施工材料。針對剛度不對稱、長度超出限制的材料進行特殊處理,并實行相應的措施予以保護,減少對施工材料質(zhì)量的影響,提高施工材料使用的綜合效果。除此之外,技術人員將構件運輸?shù)绞┕がF(xiàn)場后,需要深入分析前期存儲、規(guī)劃構件保管,這樣才能確保施工材料二次運輸后不出現(xiàn)損壞情況。技術人員還應該保證存儲地點的整潔度,這樣才不會出現(xiàn)雜物。保證施工材料存儲區(qū)域排水設施的穩(wěn)定性,不會在雨季出現(xiàn)被水浸泡問題。
2.2.2安裝
(1)墻板吊裝施工。在墻板吊裝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對裝配式構件進場編號,嚴格按照吊裝流程對構件數(shù)量進行清點,及時地清理裝配構件存儲區(qū)域的雜物,并根據(jù)標高控制線要求合理地墊放硬墊塊。另外,技術人員需要根據(jù)變化,掌握吊裝流程,合理地設置軸線、墻板控制線,在此基礎上設置墻板、樓板、構件支撐、臨時固定,并對墻板垂直度進行合理調(diào)整,塔吊吊點脫鉤的情況下安裝下一墻板,如此循環(huán)重復。
(2)樓梯板吊裝施工。在樓梯板吊裝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在休息平臺中澆筑混凝土,在樓梯段和樓梯梁中間位置放置墊塊,對標高進行有效調(diào)整,還要注重以下內(nèi)容:首先,在樓梯梯段起吊過程中,應用水平吊裝方式,人為地調(diào)整手拉葫蘆,這樣樓梯踏步平臺會處于水平狀態(tài);其次,利用吊機合理地調(diào)整樓板位置,安排專業(yè)技術人員調(diào)整樓梯板方向,這樣樓梯板邊線才能夠對準平臺安放位置,緩慢放置避免板面在大沖擊力作用下出現(xiàn)裂縫。還需要使用撬棍合理的調(diào)整樓梯段位制,安裝過程中校正標高隨后脫鉤;最后,在完成校正工作中,技術人員需要利用鋼管連接休息平臺和樓梯段,并在連接位置填灌漿料,確保連接位置的密實性,施工人員還需要在樓面位置完成陽臺板吊裝操作,嚴禁出現(xiàn)身體伸出室外操作的行為,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性。
(3)預制疊合梁、板施工。在工程項目豎向結構模型施工完成后,可以搭設預制疊合梁板支撐排架、排架立桿、掃地桿和上部橫桿,完成搭設工作后將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移交給施工班組,對立桿頂部頂絲控制疊合樓板標高、預制梁位置的梁底標高進行調(diào)整,隨后進行吊裝施工。
(4)灌漿施工。技術人員在預制構件灌漿施工過程中,使用套筒灌漿方式,這就需要在灌漿準備階段對灌漿孔內(nèi)部的實際情況進行檢查,及時清理孔內(nèi)雜物,避免出現(xiàn)雜物堵塞問題。此外還需要做好密封措施,避免出現(xiàn)漏漿問題,在漏漿路徑過長的情況下進行分倉處理,一般3到4個螺紋盲孔作為一個倉格,在灌漿過程中需要由下孔注入漿料,待上孔出現(xiàn)溢漿情況說明注漿完成,并及時用橡皮塞封堵盲孔。
2.2.3連接
第一,套筒灌漿連接。套筒灌漿連接是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的關鍵連接技術,在縱向受力鋼筋連接過程中得到了有效應用。在實際連接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針對工程預制柱縱向鋼筋連接實行套筒灌漿連接方式,其主要是在吊裝框架柱套筒內(nèi)部,放置下層柱受力鋼筋區(qū)域內(nèi),確保連接起來。第二,螺栓連接。在該項目工程樓板和外掛板連接過程中,需要引進螺栓連接技術,在安裝完成外掛版后,利用L型角鋼進行固定,并使用高強螺栓將下層樓板和外掛地板底部連接起來,并實行螺栓套筒預埋方式,確保套筒位置滿足實際要求,在預埋處理后針對樓板進行整體澆筑。
3結語
綜上所述,在城市化建設進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建筑工程項目建設規(guī)模日益擴大,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作為一種新型建筑模式,其自身具有眾多優(yōu)勢,現(xiàn)已得到建筑業(yè)的廣泛關注,并在不斷創(chuàng)新、優(yōu)化和發(fā)展。在現(xiàn)代化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建設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明確施工要點,加強對施工全過程的控制,提高建筑工程項目建設的整體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聶智宏.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設計關鍵連接技術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09):36-37+40.
[2]曾建新.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要點的分析與探討[J].工程技術研究,2019,4(15):22-23.
[3]張若筠.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的技術難點與施工要點[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03):130-131.
收稿日期:2019-07-02
作者簡介:柳小強(1980—),男,山西祁縣人,本科,高級工程師,從事土建工程和項目管理方面工作。
Elementary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
LIU Xiaoqiang
(China Energy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Shanxi Electric Power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Taiyuan??Shanxi??300001)
Abstract:?As one of the pillar industries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crete is one of the mai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he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 system has many advantages and has now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from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structural form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ical points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building struct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engineering projects.
Keywords:?prefabricated concrete; building structure; main point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