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蘇云
我出生于20世紀90年代初。在改革開放的浪潮里,我們無疑是幸運的: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讓我們不用為溫飽發(fā)愁;科教興國的戰(zhàn)略部署,讓我們不再為上學而煩惱。
1999年,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進入新階段。那一年,我進入了小學。清晰地記得報名那天,我坐在媽媽的鳳凰牌自行車后,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校園。遠處有位老師提著油漆桶,在操場的圍墻上刷著一排大字,媽媽領(lǐng)著我一起念道:“全面發(fā)展德智體美勞?!碑敃r的我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只覺這個老師的技法十分了得,殊不知這九個字貫穿了我的小學生涯。
語文課上的一撇一捺,數(shù)學課上的加減乘除,還有英語課上的ABCD,無不增長著我們的知識。除了課本上的知識,老師的一言一行更直接地影響著我們,他們樸實善良、他們恪盡職守、他們對學生充滿愛心、他們對教育事業(yè)飽含熱情……也許從那時起,教師便成了我心中的向往,它像是一顆希望的種子深深埋在了心底。
比起小學的啟蒙,中學的生活忙碌而又充實。尤其是高中,教學模式由被動灌輸變?yōu)橹鲃犹剿鳎刮以谒枷氲赖潞涂茖W文化水平以及身心素質(zhì)上得到了提升。
2011年,我如愿考上了師范院校,那顆夢想的種子開始發(fā)芽。在夯實專業(yè)知識之余,我經(jīng)常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開闊眼界后,我漸漸學會了從不同角度看問題,不偏執(zhí)、不盲從,腳踏實地。我想,這就是大學教育之魅力所在。
歲月如白駒過隙,如今我已成為一名教師,帶著飽滿的熱情來到了教育前線。心中的那顆種子,隨著祖國的強盛、歲月的變遷已然長成參天大樹,我學著前輩們的樣子播撒著希望。
工作后的日子里,我依然保持著寫日記的習慣。每當我翻開日記的時候,往日就會重現(xiàn),那些美好的事物與歲月總能讓我欣然一笑。
2017年3月19日 晴
昨天是學生兌換獎品的日子,之前說過當天沒帶獎?wù)碌牟挥鑳稉Q,結(jié)果今天小史拿著4枚獎?wù)陆o我,我見狀冷冷地說道:“我說過過期不候,你也要對自己的健忘負責”。他神情失落但還是很誠懇地說:“我知道,反正放我這邊也沒有用了,還給葛老師,萬一你有用,還可以給別的同學。”那一瞬間,我的腦海中閃現(xiàn)了電影《奇跡男孩》里面的臺詞“如果正確和善良是一道選擇題,請選擇善良”。如果不予以兌換是遵守規(guī)則的正確的事情,那我應(yīng)該為他的善良打滿分。故事的最后,他還是得到了獎品,不是因為兌換所得,而是因為他的誠懇和善良。
2017年4月13日 晴
放學后,我習慣性地去教室打掃,意外地發(fā)現(xiàn)教室已經(jīng)被打掃過,垃圾袋也換好了。如果有人問我,有沒有哪一瞬間覺得孩子長大了?我想大概就是此時此刻。他們懂事了,會替他人分擔,會學著老師的樣子去打掃。明天可要好好問問是哪個小雷鋒,嘿嘿……
記錄不曾停止,從最開始的日記本到眼下流行的筆記APP,信息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改變了我們記錄的方式,不變的是那些值得珍藏的點滴回憶。教學中的“小確幸”、生活中的小美好,都是我青澀年華的見證。
作為一名教師,關(guān)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币苍S我還不能做到最好,但我將盡我所能,用心血和汗水來澆灌祖國的未來。
作為一名教師,為人師表是教師的內(nèi)在要求。陶行知先生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敝挥型ㄟ^實際行動才能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作為一名教師,終身學習是其發(fā)展的不竭動力。面對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要學會探索解決辦法,循著前人的腳步,結(jié)合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法,爭做一名與時俱進的好教師。
“長在陽光下,沐浴春風里。”這是老一輩對享受著改革開放碩果的我們的歆羨,亦是我們發(fā)自肺腑的慶幸之聲。我們將沿著這條教育改革所鋪就的智慧道路,邁向更廣闊、更精彩的人生。
(作者單位:上海市徐匯區(qū)東二小學)
責任編輯:谷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