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光
摘要: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成為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從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來看,其內涵是十分豐富的,而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就是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本文將詳細闡述如何促進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 核心素養(yǎng) 語言建構與運用
簡單來說,語言建構與運用主要是指學生在豐富的語文學習活動當中,通過主動的梳理、積累與整合,循序漸進地掌握漢語的文字特點及其應用規(guī)律,并逐步形成個體語言經驗的一種能力。不難理解,語文從本質上來講就是一門語言學科,所以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核心內容之一,同時也是語文素養(yǎng)整體結構的基礎性層面,學生其他語言能力的發(fā)展,都是建立在語言能力基礎之上的。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實際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語言發(fā)展規(guī)律采用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1.文本賞析,理解語言規(guī)律
在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中,一個基礎性的條件就是使學生積累比較豐富的語言材料,并使學生建立語言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使學生理解并且掌握一定的語言文字運用規(guī)律。為此,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文本材料,并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理解與鑒賞,以此來使學生通過這一過程進行梳理與整合,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體會文章語言的精妙之處,進而使學生逐漸掌握語言文字運用規(guī)律。
以《春》這篇散文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這篇課文語言特色進行了全面的賞析:第一,語言詩化。從整體來看,這篇文章文筆清秀、富有真情、極具感染力,讓人感到在平實中飄逸著優(yōu)美,平淡中蘊含著深情,使讀者沉醉在文章營造的美妙的春的世界當中;第二,語言淺顯通俗。文中的語言具有樸實清新、口語化的特點,沒有晦澀難懂的詞語,如:“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第三,詞匯使用凝練生動,如:文章使用了大量的疊音詞,既準確刻畫出了事物的特點,又使文章語言更加富有節(jié)奏感;第四,善用修辭。文章中運用大量的修辭,增強了語言的情感性與生動性,如:“‘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這句話中運用了引用和比喻兩種修辭手法,既增強了文章說服力,也使平淡的語言更加生動。最終,通過全面的賞析,使學生對這篇課文的語言特點有了一定的理解,從而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一些語言運用規(guī)律。
2.創(chuàng)設情境,促進口語表達
培養(yǎng)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而在語言表達中,口語表達無疑是最為重要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學生進行語言知識運用的主要途徑。教師應該明白,口語表達能力的發(fā)展,一個十分重要的表現(xiàn)就是能夠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當中正確、有效地運用使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與溝通。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有意識地給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并引導學生進行表達,以此來更好地促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法發(fā)展。
在組織本班的教學活動時,我會利用不同的活動給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表達的情境。如:在《最后一次講演》這篇課文中,主要給學生講解了演講的相關知識,而演講就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口語表達方式。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給學生講解了演講詞的一些特點,并給學生設計了一個演講主題,然后給了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構思,最后,我組織依次進行了簡短的演講;再以《范進中舉》這篇課文為例,根據(jù)這篇課文故事性強的特點,我組織學生進行了角色扮演活動,而角色扮演同樣是引導學生進行口語表達的有效方法,通過角色扮演,將文本理解的過程轉化為了人物對話過程。最終,通過不同的教學活動組織方式,有效引導學生進行了口語表達訓練,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
3.讀寫結合,提升書面能力
書面語言同樣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溝通交流方式,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教師應不斷引導學生理解和積累一些寫作方法,并及時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書面語言表達訓練,之后,要針對性的提出一些改進意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書面語言表達的優(yōu)化。
同樣以《春》這篇課文為例。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在賞析了文章寫作語言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了文章的寫作方法。在完成基礎知識的講解之后,我馬上給學生布置了一個課后練筆任務,要求學生對自己印象最為深刻景物進行描寫。最后,我又從主題是否突出,語言表達是否優(yōu)美、流暢,語言結構是否清晰、嚴密等幾個角度對學生的書面語言進行了針對性的評價,并提出了一些改進意見,從而優(yōu)化了學生的書面語言表達效果。
總結來說,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是一個基礎性的目標。因此,教師應采取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并不斷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整與優(yōu)化,以此來更好地保障教學活動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梁愛琴.基于語言建構與運用培養(yǎng)的初中語文教學探究[J].語文課內外,2018,(27):47.
[2]孫振坤.『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yǎng)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8,(1):136-137.
教材鏈接:https://www.21cnjy.com/2/141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