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號,寧波市慈善總會收到一封匯款掛號信,署名“其然”,寄信地址是虛構(gòu)的。信封里裝了厚厚一疊匯款收據(jù),總額101萬元,分別從郵儲銀行寧波分行匯了51萬元,從寧波海曙區(qū)郵政大廈營業(yè)所匯了50萬元。
寧波市慈善總會副會長陳海英說,從匯款方式可以判斷,寄信的又是“順其自然”,“匯款的話因為過1萬元都要實名制,所以他(她)又是9999元(一張),總共我們就收到了匯款的憑據(jù)有103張?!睆?999年至今,每年的11月底或12月初,“順其自然”都會向?qū)幉ㄊ写壬瓶倳杩睢j惡S⒒貞?,每次匯款地址寫的都是寧波市區(qū)的路名,但門牌號基本都是虛構(gòu)的。前四年寄信人的落款都是“順其自然”,之后就開始用這四個字隨意組合。
今年已經(jīng)是“順其自然”第21次捐款,累計總額已達到1155萬元。過往他(她)捐贈的大部分善款,都用在了助學助困等方面。近21年來,“順其自然”總是偶爾現(xiàn)身,卻又消失不見,沒有人知道他(她)到底是誰。其實按照現(xiàn)在的科技水平,找到“順其自然”并不難。但在當?shù)剜]局,人們除了偶爾當面聊起印象中“順其自然”的樣子,沒人去調(diào)取過監(jiān)控錄像。陳海英說,一開始大家還試圖找出這位神秘的好心人,但后來,他們決定不再尋找,“感覺就像一個老朋友一樣的。如果真要對他(她)說點什么,我想說,請他(她)放心,我們會按照他(她)的意愿,把這筆錢用好?!?/p>
“順其自然”的善舉仿佛冬日里的一團火花,照亮了我們的心靈,也溫暖了一座城。同時也引起了網(wǎng)友熱議。網(wǎng)友“我在藏地旅行”:好事不留名,事了拂衣去,這才是真正的慈善家;網(wǎng)友“一葉知秋倩嫂”:這個人,從我小學時候看新聞就是他,現(xiàn)在還是他,看到熱搜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還真是,好人一生平安。
(據(jù)中新社 11.28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