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榮華
【摘 要】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化學教學經驗,就如何在化學課堂中開展有效性的化學實驗教學,提出了相關的策略,旨在提升化學教學質量,促進初中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28-0194-01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了當今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瘜W教師通過化學實驗教學,能夠將課本上枯燥的知識立體化,以更加具體形象的方式呈現(xiàn)化學知識,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
1? ?在實驗中多提問,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
在實驗的過程中,化學教師可以選擇恰當?shù)臅r機進行提問,幫助學生思考問題,從而實現(xiàn)實驗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一般來說,教師是實驗的主導者,一邊做實驗,一邊給學生講解,學生則是在一旁靜靜地觀看。這時候,學生就很容易走神,也很少主動思考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間歇性的拋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時刻緊跟實驗步驟,不斷思考,避免走神的情況。如在做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這個實驗時,教師先將氧化銅放入玻璃管中,通CO,然后進行加熱。等反應結束之后,停止加熱,通入CO,一直等試管得到冷卻。這一過程之中,教師就可以提出相關的問題。如說:“為什么要先通入CO?”“為什么之后還要繼續(xù)通入CO,一直等到玻璃管冷卻呢?”學生就會思考這些問題,逐漸和其他同學開始討論,在交流了一番經驗之后,回答道:先通入CO是為了預防玻璃管內的空氣沒有排放干凈,一旦排放不干凈,加熱時就會產生爆炸;而之后還要繼續(xù)通入CO,一直到玻璃管冷卻,則是為了預防已經生成的銅被再次氧化,變成了氧化銅。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提問,勇于思考,勇敢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面對學生的問題,教師可以積極地引導,帶領學生深入探究,從而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
2? ?結合學生身心特點,提升化學實驗的趣味性
初中生正是性格活潑,有著強烈的求知欲的年紀,在課堂中開展化學實驗,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化學的學習中。將化學實驗變得有趣,則會讓學生更加喜歡化學實驗,全神貫注的進行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順利掌握重難點知識。如在學習酚酞溶液遇到濃氨水會有什么變化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展開實驗。一開始,教師先給學生賣個關子,不說明意圖,直接拿一張白紙,扔進一個裝著“清水”的盆里,讓學生看看會有什么變化。過了一會兒,白紙就變成了紅色,學生十分驚訝,這一盆清水究竟有什么樣的魔力,竟然有染色的功能?這個時候,學生的求知欲已經被激發(fā)了出來,紛紛好奇,想要了解這個實驗的原理。教師就可以對學生說明,其實剛才的白紙,并不僅僅是一張單純的白紙,它之前已經在酚酞溶液里面浸泡過了,大家看到的是已經晾干了的白紙。而那一盆“清水”,也不是清水,而是濃氨水。這個小實驗,給予學生充分的視覺沖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加直觀的體會到化學實驗的趣味性,從而深刻的記住這一知識點,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3? ?從生活細節(jié)入手,提升學生的實驗興趣
一些學生之所以不喜歡化學,是因為他們覺得化學是一門“高高在上”的學科,和實際生活沒有關系的,于是就對化學多了一種敬而遠之的感覺,認為化學很難。其實化學是一門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科目,教師在實驗的過程中,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來進行實驗,這樣能夠有效的拉近化學生活之間的距離,讓他們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來接受化學。如在學習pH值這一課時的內容時,就可以用生活中常見的香皂、洗發(fā)水、蘋果、楊梅等來測試pH值,還可以和學生展開互動,讓學生自己操作,觀察實驗結果。等實驗結束后,教師還可以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用pH試紙去檢測家中的水果,并按照低酸、中酸、高酸進行分類。這種實驗方式,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化學知識。
化學教師要與時俱進,結合學生的特點,不斷地創(chuàng)新實驗內容,在保證實驗質量的基礎上,讓實驗變得更加輕松有趣。在實驗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踴躍發(fā)言,積極提問,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實現(xiàn)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