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長樂 徐加新 胡瑩
摘 ?要:語言綜合能力是當代大學生必備的基本能力,它具體包括用詞準確、語意明白,合乎規(guī)范,文理連貫。良好的表達和寫作能力能夠提升高校大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增加競爭優(yōu)勢,對將來就業(yè)具有推動的作用。目前,高校大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達不到高等教育的目標要求,還存在詞不達意、遣詞造句能力差、錯別字等現象。在素質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教師要重視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教育。本文通過對高校學生語言能力現狀的分析,就如何提高大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大學生;高校語文教學;語言綜合能力;有效策路
引言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當今社會發(fā)展要求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語言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良好的語言能力能夠促進人們的交流與合作,產生情感的共鳴。教師既要重視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高校學生語言能力發(fā)展現狀
在實際的高校教育中,中文專業(yè)的學生規(guī)范使用語言的意識淡薄,基礎知識不扎實,造成大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差,語言啰嗦,主旨表達不清晰。在語言綜合能力方面,文科學生優(yōu)于理科學生,理科學生的語言能力更差強人意。目前的高校語言學習目標主要集中在英語等外語科目,對漢語的重視程度不夠。不管是文科還是理科專業(yè)的學生都出現的語言能力下降的趨勢,語句不通,語言表達不準確容易產生歧義,錯別字、病句嚴重,詞句貧乏,內容空洞的現象比比皆是。寫作能力也是令人堪憂,字跡潦草,詞不達意,文章沒有邏輯性,前言不搭后語,甚至中英文混雜,網絡語言頻出,標點符號運用不恰當。作為新時期的大學生,既要培養(yǎng)專業(yè)技能,學好專業(yè)的文化知識,更要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和創(chuàng)造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需要有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還要求注重實踐訓練。應試教育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背景下,教師過分注重教學成績和應試技巧,忽略了學生的基本能力培養(yǎng)和師生之間的交流,缺乏對學生語言能力的訓練和檢測。就業(yè)壓力的影響下,學生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學習專業(yè)知識和實用的技能上,沒有培養(yǎng)語文文學的意識,導致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被忽視。寫作能力是在語言的運用和表達基礎之上,加之,缺乏系統(tǒng)的寫作培訓、寫作課程設置不合理,從而造成大學生的寫作停滯不前。就連常用的請假條、自薦信等應用文的寫作也是漏洞百出,文學創(chuàng)作更是鳳毛麟角。大學生意識不到語言綜合能力的重要性和對自身發(fā)展的重要意義,造成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缺失。
二、提高高校學生語言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善于傾聽,準確表達
語言是人們溝通的橋梁,人們通過語言的交流,達到信息傳遞和表達,溝通感情,收獲情誼。因此語言表達的準確性是十分重要。首先要有明確的目標,并按照自己的觀點需要,運用合適的表達方法。學生還要注意根據時間、場地、對象的不同,及時切換語言,保證思路的清晰,陳述事實表達思想。有輸入才會有輸出,溝通是聽的藝術,傾聽是獲取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由此可知,傾聽是表達的前提。傾聽不僅是耳朵聽對方的言辭,更是要用心去感受對方輸送的信息。大學生要善于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才能更好的理解對方。傾聽過程中要多使用目光的接觸,聽清全部的信息,不要匆忙下定論,關注關鍵信息和細節(jié),注意對方的語調和語速的變化,幫助判斷對方的情感色彩。學會傾聽能夠增強溝通的效果,為語言的表達提供依據。
(二)加強實踐鍛煉
高校的資源豐富,教師充分利用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建實踐的機會和平臺是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想要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要從根本上扭轉教師的教育理念和學生的思想,還要通過各種形式的實踐,強化語言表達的訓練。教師要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盡最大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形式各樣的交流機會,例如,可以舉辦校園文化活動,開展詩歌朗誦比賽、演講比賽等,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能力,還可以有計劃的舉行主持人選拔活動、讀書心得交流會等,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學生的語言學習得到延伸拓展,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參與的欲望,學生由“被動學生”轉變?yōu)椤爸鲃犹骄俊痹鰪妼W生的自主探索創(chuàng)新的能力。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通過寫作表達思想感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并且通過話劇等方式演繹自己的文學作品,幫助學生自主選配音樂、服飾等,增加學生的才華展示,為語言能力的學習增加動力。
(三)善于觀察,注重積累
寫作歸根結底就是語言的運用,葉圣陶先生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作成什么樣的文字”。目前的高校學生常常覺得無話可寫,其實是找不到或者還沒找到合適的內容。寫作的內容就在學生的生活中,只是缺少了發(fā)現。教師要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對事物或者事情的細致觀察,善于發(fā)現寫作的內容。教師要鼓勵學生感受生活,留心觀察所見所聞,捕捉寫作的素材。記憶的內容越多,寫作時才能下筆如有神。學生要注重日常的積累,多讀、多背、多觀察,積累優(yōu)美的詞句,精彩的片段,做好分類記錄,經常整理翻閱,如此一來能夠增加知識面,擴大寫作的范圍。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大量閱讀經典著作,體會名著中作者的寫作思路,文章構架,表達方式等,鑒賞文章的思想內涵和文辭之美,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四)啟發(fā)學生的思考
經過思考,人們才能認清楚客觀事實的本質和規(guī)律。在高校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分析、演繹、比較、歸納、分類等過程,開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在原有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中,教導學生通過對文章的線索、中心思想、議論或抒情以及過度呼應等寫作方法的學習,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讓學生在現實的創(chuàng)作中,形成巧妙的構思,提高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感悟生活的意識,從而有所發(fā)現,創(chuàng)出出立意深刻的作品。
總結
漢語的閱讀和寫作是每一個中國人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語言綜合能力對于當代社會和經濟發(fā)展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代大學生更應該在語言綜合能力方面起模范作用。語言能力要求大學生熟練掌握現代漢語的基礎知識,通過課堂和課外的實踐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從而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在高校的教學工作中,大學語文是重點科目,學校要加強文化活動的開展,促進語文教學水平,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辨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陳江.高校大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策略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0(02):153-155.
[2] ?蘇佳.大學生教學語言能力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51):60-61.
[3] ?豐愛靜.大學生語言溝通能力培養(yǎng)研究[J].硅谷,2009(1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