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波
摘要:社會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促進了新一輪的課改,而在新課改中對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進行了要求,合作學習活動也由此進入語文課堂中,成為教師關注和重視的重要學習方式。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在目前語文課堂中開展合作活動,仍然存在缺乏精心設計的現(xiàn)象,使得語文課堂中開展合作活動得不到理想教學效果。本文就針對這一問題,提出有效分組、創(chuàng)建問題,以及激勵評價等策略,試論如何彰顯合作活動的價值,促進語文知識的講解。
關鍵詞:初中語文;合作;問題;激勵
動態(tài)的合作過程,能夠有效轉變傳統(tǒng)課堂中死板的氛圍,對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優(yōu)化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中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受到教師的熱烈追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會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完成對知識的建構。但是,由于教師缺乏教學的經(jīng)驗,使得合作學習只是浮于表面,而沒有真正地展現(xiàn)合作的本質,強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最終導致教學效果不佳的現(xiàn)象。所以,為了扭轉這種現(xiàn)象,語文教師應當在開展合作活動時,優(yōu)化其中的細節(jié),從而讓合作學習活動的價值落到實處。
一、有效分組組員,奠定分組基礎
班級是學生以群體的形式存在的集體,班級中學生對知識的認知也呈現(xiàn)出自身的特點,這是由于學生生長的家庭生活背景和學習背景差異造成的。但是,在以往的語文課堂中開展合作活動,教師會忽略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進行組員的安排,以至于造成班級中合作學習小組水平不均的情況。所以,為了提高合作學習活動的應用價值,在實際進行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把握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合作學習活動中組員的合理安排,從而為合作活動的有效開展奠基。
例如,在《背影》中,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自身的能力不同,進行有效分組。在課堂中,教師先結合以往的教學歷程,將學生按照文本的分析能力不同,進行組員的安排,使得每個小組當中的學生之間,在文本的分析能力上形成一定的差距。緊接著,教師組織學生以安排的小組結構,共同進行《背影》這節(jié)課的閱讀分析。在實際開展合作活動前,教師先給予學生一定的私人時間,讓學生產(chǎn)生自己閱讀的想法,隨后,教師再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換自己的思想,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能夠打開分析文本的新思路,從而不斷提高合作的價值。
不難看出,在讓學生進行文本的分析中,教師可以利用組員的優(yōu)化安排,為合作活動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從而彰顯合作學習活動的價值,促進不同思想的交匯。
二、創(chuàng)建問題情境,指導合作方向
盡管合作學習活動的主體是學生,但是教師仍然有其存在的價值,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思維的能力也較為淺顯,所以,如果教師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開展合作,那么可能會出現(xiàn)缺乏方向性的情況,最終導致合作無效。所以,為了讓學生的合作活動更有方向性,使學生的合作討論更有目的性,教師可以基于教學的內容,向學生創(chuàng)建恰當?shù)膯栴}情境,為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指明方向,使得學生在交流和探討的過程中,能夠步步深入對課本內容的認知,將合作活動的效果達到最佳。
例如,在《藤野先生》中,教師就可以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內容,向學生提出“在本篇文章中洋溢著作者怎樣的情感呢?”的問題,創(chuàng)建情境,為學生的合作交流提供方向。隨后,學生們在小組中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從而在不斷地思辨中,理清作者在文本中表達的情感,提高合作活動的實效性。
顯而易見,在開展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建,為學生的合作活動指明方向,從而提高合作活動的應用效果。
三、科學激勵評價,確保持續(xù)發(fā)展
科學的評價能夠有效地指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反應出的問題,幫助學生及時地進行修改,從而獲得進步,而激勵性的評價也能夠給予學生成功的體驗,讓學生感受到心靈上的慰藉,從而堅定不移地進行知識的認知,形成學習知識的自信心。所以,在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中開展合作活動,教師也應當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可以從教師的專業(yè)性視角出發(fā),更直觀地認識到自己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從而在肯定自身價值的同時,明確自己可以進行改進的方面,促使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得以不斷提高。
例如,在《鄧稼先》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文章中的寫作方式”的學習,使學生在相互交流、共享思緒的過程中,深化對抒情、議論等寫作方式的認識。在學生的合作學習活動結束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小組整體結構,以及每個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給出“小組整體的合作活動開展非常順利,同學們也在合作中各抒已見,實現(xiàn)這一問題的有效分析,但是,不同學生在表述自己思想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基于上述意見,能夠認識到在本節(jié)課的合作學習活動中表現(xiàn)的優(yōu)勢,同時認識可以改進的方向,為之后更好地參與到合作活動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在初中教育階段開展合作活動,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發(fā)揮學生集體的智慧,從而展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性,讓學生的實踐能力、閱讀能力,以及互助能力等得到發(fā)展,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為實現(xiàn)語文知識的終身自主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林旭燈.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51):77.
[2]尉卓峰.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3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