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波
摘 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僅重視學生的成績,而是要注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體育課堂跟文化課堂具有一樣的重要地位。近年來,為了提高學生素質(zhì),學校及相關教育機構越來越重視體育鍛煉,越來越多的初中生參與到田徑運動中。本文重點研究初中田徑課堂的現(xiàn)狀,提出分層次教學在初中體育課堂中的有效運用。
關鍵詞:分層次教育;初中田徑體育;有效運用
學生的成績是我們一直以來關注的問題,同時,學生的身體健康也是成長過程中的重點。在學校課程中設有體育課程,其使學生勞逸結合,緩解了學習壓力,增強了身體素質(zhì)。但同時,由于初中部分體育老師存在水平不高、教學方式相對單一、沒有注重個體的差異等問題,導致了教學效果不佳。分層教育方法很好地解決了這類問題,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學生可以在體育課堂充分地進行鍛煉,提高身體素質(zhì)。
一、初中田徑課堂的現(xiàn)狀和存在問題
體育課程是學校的必修課程,但是目前很多學校仍然存在著不重視體育課程的情況,時常用文化課替代體育課,不利于學生鍛煉身體,放松身心。首先,學校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束縛,過于注重成績的提高,認為體育課堂上的田徑活動屬于不務正業(yè),使學生精力分散無法專心學習;其次,在初中階段,課程教育都過于注重成績,田徑等活動都是為了提升學生身體素質(zhì),但是教師通常用成績來判斷課程的效果,如規(guī)定時間的八百米跑、一千米跑等等,使學生對田徑課產(chǎn)生抵觸心理,影響課堂效果;再次,很多學校的運動器材匱乏,田徑設施不完善,在使用過程中不盡如人意,降低了學生的興趣;最后,我國教育體系中體育老師的專業(yè)能力參差不齊,師資力量較為薄弱,沒有科學的田徑教學計劃,不利于初中體育課堂的發(fā)展。
二、田徑體育課堂分層次教學的具體運用
1.對班級同學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
分層教學主要是對學生自身水平進行合理的分層,然后實施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在進行田徑體育課堂教學時,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姆謱印J紫?,體育課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個人體質(zhì)進行分類;其次,應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如,有的學生喜愛田徑運動,但是有的學生不喜歡田徑運動;最后,可以適當?shù)乜紤]學生的性格因素等,合理地進行分層。如,將身體素質(zhì)好的、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分入一組,身體素質(zhì)一般的,對于田徑運動積極性一般的分入二組;身體素質(zhì)低的及對田徑技能知識基本沒有了解的學生分入三組。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承擔主要的管理和幫助職責,對于有學生不適合分組等級或體育成績明顯上升的學生,應及時地進行調(diào)組,保證學生的能力與小組的水平相符。
2.對教學方案進行分層
在分層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要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能力和水平是不一樣的,進行整體的統(tǒng)一的教學,會忽視個體的差異,不能顧及所有學生,所以教師應根據(jù)分層之后的小組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科學方案。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案,對課外知識進行擴充,使學生除了教學大綱所列出的田徑知識內(nèi)容之外,對田徑的意義、注意事項等有所了解,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延伸,激發(fā)學習興趣。教師可根據(jù)不同小組的情況制定教學方案,并適當?shù)卣莆战虒W力度,如,一組學生身體素質(zhì)好,熱愛運動,有一定的田徑知識基礎,因此可以加大訓練力度,提高身體素質(zhì);三組的學生身體素質(zhì)較一組的差,對體育熱愛程度不夠,知識了解得不足,因此教師應拓寬學生知識面,不宜加大運動強度,必要時還可以采取趣味運動的方法,提升學生對于田徑運動的熱情,增加運動自覺性。
3.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在教學過程中,成績不是檢驗成果的唯一標準,同時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完成的程度也不同,因此應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分層,使每一個學生都受益,使每一位學生通過教學都能達到老師所制訂的教學目標。老師應根據(jù)教案等級和學生的實際水平設置教學目標,如,身體素質(zhì)高的學生和身體素質(zhì)相對一般的學生,不能要求他們都能在相同的規(guī)定時間內(nèi)跑完1500米才算合格,這樣沒有考慮到身體素質(zhì)較一般的學生的實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學生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目標適當?shù)剡M行調(diào)整,對每周運動的增加量進行詳細的標注,使田徑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更加科學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4.評價分層
評價對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是至關重要的。合理、有效的評價能夠最大限度地激勵學生,而不恰當?shù)脑u價會起到相反的作用。評價的原則主要體現(xiàn)為六個方面,即評價功能立體化、評價標準的多維化、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評價內(nèi)容全面化、評價結果歸因多維化。認真分析上述六個方面的教學評價原則,可以讓我們在教學評價實踐中做到有的放矢。同時,筆者還認為在具體的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能夠堅持正面評價,按照分層和靈活的原則對學生進行評價。在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評價時,要體現(xiàn)出不同的要求,始終堅持以正面激勵評價為主,有效激發(fā)學生進一步發(fā)展的動力和熱情。
三、結束語
基礎教育改革提出每個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多樣化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教師也要注意實施因材施教原則,而分層次教學法則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實踐證明,分層次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田徑項目的訓練積極性,有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掌握學習技巧,有利于學生的共同進步。但分層次教學法還在摸索和探究中,如何把分層次教學法真正的、有效的落實到初中體育田徑課堂中,還需要教師多花一些心思,進行思考和探究。
參考文獻:
[1]沈麗娟.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內(nèi)江科技,2019(05):155-156.
[2]陶雪花.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實踐應用[J].運動精品,2019,38(03):30-31.
[3]周雪晴.分層次教學法在高校乒乓球中的應用[J].運動精品,2019,38(0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