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月仙
一、拒絕與人溝通,性格孤獨內向
絕大多數單親家庭的孩子沒有完整的父愛(母愛),這使得孩子對自我的認識與正常家庭的孩子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單親家庭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得到像其他正常家庭孩子一樣的呵護及關愛,使得這一部分孩子絕大多數都形成了內向的性格。他們害怕周圍的伙伴及同學知道他們父母離異而被嘲笑諷刺,所以他們很少與他人進行交談。很多時候,他們又很想得到別人的關注,由于關愛的缺失導致了安全感的缺失,進而導致了他們的多疑性格的形成。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缺少面對問題的勇氣,常常消極地解決甚至逃避問題。
二、反向的價值觀,認為讀書無用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人們對物質生活追求的極端心理,使得各種不良的價值觀充斥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單親家庭的孩子是受波及影響最大的一個群體。相對比正常家庭來說,單親家庭的經濟窘迫情況更為明顯。受到家庭現實情況的影響,單親家庭的孩子很多時候對婚姻不抱有任何的期望,在這種思想下,他們認為,讀書無用,不如今早掙錢享樂,更有甚者可以為了金錢不擇手段。也有一部分比較富裕的單親家庭的孩子,認為父母對其所造成的影響應該由父母的錢來進
行補償,進而揮霍無度。
三、凡事喜歡抱怨,認為不幸源于父母離異
當學生心理的沉默和消極情緒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也和其他的孩子不同了,凡事喜歡找理由,遇到事情的時候不是想辦法解決,而是一度的抱怨,認為自己的一切不幸都是源于父母的離異,在總結原因時總是和自己的家庭環(huán)境相結合。
例如:我們班上就有這樣的一個同學,學習成績不好,在歸結原因時,他習慣將自己的不好結果結合到他的家庭環(huán)境中去,考試成績沒有考好,他不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是說自己考試考不好的原因是父母的過失,父母沒有人真正地管教自己,沒人關心沒人愛。一切不好的事情都是由于父母離異造成的,性格孤僻,脾氣也冷漠,不喜歡和周圍的同學一起生活、學習,朋友只能是自己一個人的好朋友,性格敏感多疑等等,在他的心里這些都是由于父母的離異造成的。
四、單親家庭孩子缺失教育所帶來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家庭離異比重的增高,加上近年來交通事故等意外傷亡的事件比率也相對升高,造成現在孩子生活在單親家庭的數目也越來越多,對部分孩子的心理有非常嚴重的影響。這部分孩子非常需要學校、社會、以及家庭的關切和重視。家庭是學生非常重要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也是孩子們接受教育的第一場所,世界各地教育從事者和心理社會研究學家都認為:家庭中父母離異對子女的心理發(fā)展造成的創(chuàng)傷是不可忽視的,也是非常嚴重的,它可能會造成子女的精神創(chuàng)傷,還可能引發(fā)犯罪行為的發(fā)生。
五、單親家庭孩子所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作為老師要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要育人,先正己”。老師自身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才能引導單親家庭的學生健康成長,對單親家庭的孩子用心耐心地教導以及引導,傾注自己的精力做到一視同仁,讓單親家庭的孩子感到老師帶給他的溫暖,這樣才是優(yōu)秀合格的老師。
(1)作為老師我們要和家長取得聯系,多溝通孩子存在的問題,家庭是孩子成長的重要環(huán)境,可以多家訪,多和家長溝通,讓他們盡量營造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明確針對孩子的教育,多召開家長會,也可以讓優(yōu)秀的學生家長多分享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多和孩子交流,表現關愛,加強孩子的獨立性。
案例一、小珊同學一直都是一名積極上進、活潑開朗的同學,她在班級內擔任數學課代表,但是近期發(fā)現其很少與身邊同學進行交流,郁郁寡言,注意力渙散,學習積極性明顯下降,成績直線下滑。甚至很多時候因為一些小的矛盾與其他同學大打出手,造成和很不好的影響。以往都和其他同學共同學習探討問題的情景已經不再出現,在課間活動的時候小珊經常一個人坐在班級的角落里發(fā)呆。
案例分析:經過與小珊父母進行溝通了解到,其父母于兩個月前辦理了離婚手續(xù),由于各種原因,目前小珊由其母親進行照顧,又因為其母親工作原因,平時與其溝通變少,這導致了小珊同學的心理產生了比較偏激的變化,產生了極度消極的情緒。
解決措施:通過對小珊同學家庭情況進行了解之后。及時約訪了其母親與其溝通。小珊母親承諾在工作之余會多抽出時間陪孩子。通過與小珊進行單獨交流,對其進行思想疏導,讓其清楚父母之間的離婚是因為感情不和的原因,并不是她的原因。父母各自重新尋找幸福的生活并不一定是一件壞事,要對父母多出一份理解。經過與小珊同學的多次思想疏導,小珊同學的學習熱情逐漸恢復。
(2)可以協同其他老師,給學生營造一個溫暖和諧的班級氛圍。在生活中注重自己的態(tài)度,尤其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對感情方面會相對敏感,注重和他們的說話態(tài)度,對單親家庭的孩子態(tài)度不好會使他們的性格變得更加的孤僻,時間長了會不愿意與人相處,所以我們要創(chuàng)造一個溫暖和諧的班集體,讓他們愿意與人交往,愛上關心他的同學、老師。
四、結語
對于教師來說,建立師生互信有利于學生更加地熱愛班級,更加地熱愛學習,也能讓學生更好地融入班集體。老師要幫助單親家庭的孩子建立互信讓單親家庭的孩子有個良好的心理去與老師和同學溝通和交流。老師同學多關愛他們,不嘲笑、不排擠,讓他們感受班級體的溫暖。對于家長來說,多和孩子談心交流,和孩子講道理,孩子也會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