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 要:在全面推行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語文學科擁有豐富而生動的德育素材,廣大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充分挖掘、科學利用課文的德育因素,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真正達到“文道統(tǒng)一”,讓德育之花在語文閱讀課堂上綻放!
關(guān)鍵詞:德育;閱讀教學;文道統(tǒng)一
引言:
語文學科擁有豐富的德育素材,文以載道是語文學科的特點。所以,廣大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這一陣地上,應充分挖掘、科學利用德育資源,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讓德育之花悄然綻放在語文閱讀課堂!
一、根據(jù)題目,探討問題,進行德育滲透
閱讀教學時,以課題為線索,探討問題,明確中心,從而使學生受到德育教育,讓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靈魂。
如,教學《掌聲》這課時,我先讓學生說說疑問:誰發(fā)出的掌聲?是為誰鼓掌?是為什么事鼓掌?引導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讀課文,找答案。掌聲是全班同學發(fā)出來的,是為英子而鼓掌?!罢坡暋鼻暗挠⒆?,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她每天早早地來,又總是最后一個走,為的就是不露出她的與眾不同。她是那么孤獨、憂傷、自卑,甚至孤僻。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不得不上臺講故事,英子“猶豫、慢吞吞、眼圈紅紅的、一搖一晃”地上講臺,本以為會被嘲笑,想不到同學們鼓起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這是同學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給予英子的鼓勵。英子流淚了,展示了她出色的才華,教室里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這是感動的掌聲,是對英子的鼓勵、贊揚和肯定!
同學們品讀課文后,也深受感動,我趁熱打鐵,讓學生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和自己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談談對“掌聲”的認識。同學們七嘴八舌:掌聲改變了一個人的性格,轉(zhuǎn)變了一個人的人生態(tài)度,掌聲可以傳遞關(guān)愛、傳遞尊重,給人積極向上的力量!我不由得為同學們鼓起了掌,激動地說:“說得好!當別人深陷困境時,我們要獻出鼓勵的掌聲;而我們自己,也要學會從別人鼓勵、關(guān)愛的掌聲中得到力量!”我相信同學們以后的生活中會處處有掌聲,時時有掌聲。
二、抓住重點詞句,品味賞析,融入德育滲透
閱讀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仔細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重點詞句,圍繞畫出的詞句設計問題,學生在細心品讀語言文字時,會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領(lǐng)悟蘊含的情感。
如,教學《老人與海鷗》時,讓學生勾畫出老人喂海鷗及海鷗送老人的動詞。然后討論交流,提出問題:
1.(畫出的詞:步行二十余里、撮起嘴唇向鶴群、邊走邊放。)老人對海鷗有怎樣的情感?
學生讀著,學著老人的動作,沉浸在畫面之中:老人喂海鷗的動作那么嫻熟,與海鷗之間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諧!老人視海鷗為兒女,對海鷗一片深情,令人感動!
2.(畫出的詞:翻飛盤旋、連聲鳴叫、肅立不動……)海鷗對老人有怎樣的情義?
引導學生分析:這是誰也想不到的事情。海鷗一開始“突然飛來”時,也許是因為許多天沒看到老人而有些迫不及待吧。突然,它們很快發(fā)現(xiàn)十多年來與他們朝夕相處的老人與往常不一樣了。它們用聲聲鳴叫呼喚老人。它們急速翻飛后,竟站成了兩行,它們是那么地嚴肅和安靜,也許它們知道老人再也不會回來了,于是默默肅立,好像在為老人守靈。有的孩子哽咽著說:“沒想到,動物真的通人性,懂得報恩,值得我們學習。” 有的說:“老人與海鷗的深厚感情真讓人感動!”有的說:“人與海鷗和諧相處的畫面真美!”愛護動物,愛護大自然的觀念會深深地植根于孩子的心靈。
三、深入課文情境,體會情感,開展德育滲透
在學生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要引導學生精讀課文,進入課文描述的情境中體會思想感情。如,《橋》這一課,當時的情境: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當……人們“驚慌”、“瘋了似的”、“跌跌撞撞”、“亂哄哄”,在這種情境下,老漢怎樣說,怎么做,表現(xiàn)了什么品質(zhì),引導學生體會、思考,從而感受老共產(chǎn)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和兒子。課文震撼人心,感人之深,學生敬仰的老漢,會永遠活在孩子們的心中!
四、揭示文中矛盾,領(lǐng)悟主旨,接受德育教育
課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作者把這矛盾的話用“和”字連在一起作為題目,文中也多次出現(xiàn)“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矛盾的話,有什么用意呢?我引導學生精讀課文,了解到作者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媽媽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爸爸的評價是“糟糕透了”。媽媽的評價是感情化,因為母親看到這么小的孩子能寫詩,非常動情,而是借此機會贊賞“我”?!霸愀馔噶恕笔歉赣H的評價。父親注意的不是“我”寫詩的行為而是詩的質(zhì)量,因為父親是理性的,強調(diào)的是事實。給孩子降溫、警告,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因為“我”擁有了母親慈祥的愛,鼓勵的愛,激勵“我”滿懷信心地前進。母親常??隙ā拔摇保o“我”力量,母親的愛是“靈感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而父親使“我”擁有父親嚴厲的愛,嚴格要求的愛,使“我”不自傲,不被一時的成功沖昏頭腦,時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總結(jié),提高?!?“我”認識到“精彩極了”和 “糟糕透了”這看似矛盾的評價所蘊含的共同點,那就是愛!
五、賞析人物形象,樹立榜樣,實施德育教育
文中作者往往通過塑造人物形象表現(xiàn)出崇高的思想品德和道德風范,這些豐滿的形象是學生學習的榜樣,能在他們心中樹起美的豐碑。如《夢想的力量》,6歲男孩瑞恩以美好善良的夢想給人帶來美好的希望,給人帶來無窮的動力,并創(chuàng)造了驚人的奇跡;《金色的魚鉤》為了革命事業(yè)的成功、為了戰(zhàn)友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老班長;《白楊》中的扎根邊疆、無私奉獻的新疆建設者;《難忘的一課》用心學習“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的臺灣師生……文中這些鮮活的人物形象,對于啟迪學生心靈,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質(zhì)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語文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優(yōu)勢,合理利用教材中蘊含的德育資源,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我們的講授,學生的學習,讓德育與智育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真正達到“文道統(tǒng)一”,讓學生在“春風細雨”中茁壯成長,讓德育之花悄然綻放在語文閱讀課堂!
參考文獻:
[1]王守恒:《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2]戴睿:《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2014(17):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