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
高中語文教學對學生成長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大部分初中學生步入高中能很快適應高中的語文學習,但是也有多數(shù)學生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不適應。教師通過有效處理初中與高中階段語文教學的過渡與銜接,不僅能夠使學生較快適應高一語文課程的學習,更能夠為學生高中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從初中階段過渡到高中階段,伴隨著語文教材的難度加深,高中學生所需學習的知識量逐漸增多,學校教材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等的需求有進一步的增強,這就促使教師教的過程與學生學的過程上皆出現(xiàn)了不銜接的現(xiàn)象。究其原因,是因為初高中階段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要求掌握的能力素養(yǎng)不同,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
一、初高中語文教學的區(qū)別
(1)在教學目標方面有一定的差異。在初中階段,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在閱讀與寫作方面有一定的突破,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的培養(yǎng),這一階段,注重學生知識的積累,情感與態(tài)度的積累以及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和初中階段語文課程教學目標相比,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是在掌握初中語文基礎知識上形成的,更加注重表達、邏輯、運用等。
(2)在培養(yǎng)目標方面有一定的差異。初中階段語文課程培養(yǎng)目標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實踐能力,對語文的語感掌握能力。和這一階段相比,高中階段,特別是高一階段,則傾向于語文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學校教育更注重學生探索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3)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差異。初中階段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高中階段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側(cè)重點不同,初中階段語文著重要求學生在處理文章時,要有清晰的思路,能夠?qū)ξ恼聝?nèi)涵有深刻的理解,能夠?qū)Σ糠衷~句在整個文章中、語境中的意義以及作用有一定的掌握,并初步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觀點、看法以及作者所持有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點。而高中階段,則要求學生能夠?qū)﹂喿x材料本身進行有效分析與合理判斷,能夠透過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了解到文章所反映的本質(zhì),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價值觀有深刻的認識。
二、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策略
(1)要加強對教學進度的有效銜接。針對高中階段學生所面臨的知識點較多,學習難度比較大,學習時間較緊等幾大問題,高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這種現(xiàn)象進行分析、掌握,并采取有效策略,避免在教學過程中“開快車”,堅持教學循序漸進,制好進度;同時,根據(jù)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適當?shù)乜刂坪媒虒W難度。
(2)要加強教材體例及教學目標的銜接。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得知,初中階段與高中階段語文在教材編寫方面有所不同,因此,學生在高中語文學習過程中,需要逐步調(diào)整學習方法與學習策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方面要全面對教材內(nèi)容有一定的了解,對學生學習特點進行進一步的深入分析,同時,教師要明確初高中階段,在語文培養(yǎng)目標上是不同的,讓學生做到語文課程學習的逐步銜接。
(3)要加強對初高中語文知識層次的進一步銜接。高中階段語文在課堂篇幅方面,通常較長,在課后習題方面,多以主觀認識題為主,習題較少,但考查的知識點卻很全面。高中語文在初中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寬加深,遷移性強,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適當進行引導,使學生適應長篇、深度的文章閱讀。
(4)要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銜接。初中階段以加強培養(yǎng)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記憶能力、理解能力為主,而高中階段主要以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為主,更加注重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效運用,因此,教師要不斷研究、分析,通過改善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加強語文在實際生活的運用,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銜接。
綜上所述,初高中的語文教學銜接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積極、主動地去對待、去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本文通過對初高中語文教學的區(qū)別所在進行了分析研究,總結(jié)出高一語文教師要做好教學內(nèi)容的有效銜接,注重教學方法及學習方法的有效改善,積極引導學生學習語文,以便于學生能盡快適應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