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紅
摘要:高中音樂鑒賞不純粹是面向高雅音樂的學習過程,從教學的角度來看,音樂鑒賞需要更好地以學生的實際為基礎,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fā),進而更合理地抵達鑒賞的教學彼岸。于是,“接地氣”就成為音樂鑒賞教學的一個良好隱喻,基于這個隱喻,可以讓高中音樂教學獲得更好的理解。
關鍵詞:高中音樂;音樂鑒賞;學生實際
音樂鑒賞是高中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鑒賞從名稱上來看,常常給人高大上的感覺,認為鑒賞就是帶著藝術的眼光去研究高雅的音樂世界,這樣的理解有其合理的一面,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音樂鑒賞,確實是陽春白雪,需要鑒賞者帶著高雅的情境沉浸其中。但對于音樂鑒賞的教學而言,卻又不全然如此。甚至可以認為,如果純粹的帶著陽春白雪的心態(tài)去鑒賞音樂,那是走不進教學的世界的。更多的時候需要“接地氣”,才能獲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音樂鑒賞的教學隱喻
筆者一直以為“接地氣”對于音樂鑒賞教學而言是一個極好的教學隱喻。教學是需要隱喻的,好的隱喻可以讓教學獲得最直接、最科學的認知,接地氣是接學生的地氣,即基于學生已有的音樂基礎及音樂認知能力去實施音樂鑒賞的教學?;谶@樣的認識,音樂基礎知識的教學就與音樂鑒賞之間形成了一個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于是在日常的音樂教學中,就有了為音樂鑒賞做準備的一種意識,這種意識將整個高中音樂教學銜接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同時,基于“接地氣”的音樂教學隱喻,還可以讓音樂鑒賞更多的具有學生主體的意味。音樂鑒賞與音樂鑒賞教學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前者是純粹的音樂領域的行為,而后者是面向高中學生的,是為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服務的。因此,音樂鑒賞可以說是引導學生站在原有的音樂世界的土地上,仰望音樂之美的星空的過程。顯然,站在原有的音樂土地上,就是“接地氣”的真實含義,而仰望星空則是指向音樂鑒賞本身。
在這樣的關系構(gòu)建中,我們可以充分地認識到這一教學隱喻的意義,即音樂鑒賞是面向?qū)W生的音樂鑒賞,是學生在進行音樂鑒賞,是學生在原有音樂基礎上去對更高水平的音樂的尋徑之旅。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而從教學的角度來看,這個主體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自身的音樂基礎與鑒賞能力上,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在鑒賞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更合理的鑒賞方向與能力指引。
以生為本的鑒賞途徑
研究至此,可以發(fā)現(xiàn)接地氣的本質(zhì)含義,其實就是將課程描述中的以生為本,變成實際教學中的具體行為。
創(chuàng)設音樂鑒賞的比較情境 音樂鑒賞的起步階段,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將學生引入“鑒賞”的大門,這仍然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音樂水平與鑒賞能力來進行,筆者所用的策略很簡單,就是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可供比較的情境,以讓學生在比較中獲得音樂鑒賞的基本認知。比如說,在“黃河大合唱”一曲的欣賞教學中,筆者首先給學生呈現(xiàn)了一段沒有聲音的視頻,視頻中顯示的是華北軍民抗日的情形,結(jié)果學生在受到畫面刺激產(chǎn)生熱血沸騰的情感時,就有了一種強烈的需要聲音刺激的想法;這個時候給出什么音樂呢?為了擴大學生的音樂感知,筆者給出一段流行音樂,結(jié)果學生聽了之后強烈地感覺到不倫不類,于是再將黃河大合唱的音樂呈現(xiàn)給學生,學生就能感覺到一種完美的匹配,從而形成了一個認知,那就是音樂總是有著具體的情境支撐的,同時,不同的音樂又能夠給人營造不同的情懷,而這恰恰是音樂鑒賞教學的入門關鍵。
突出音樂鑒賞中的“聽” 音樂本質(zhì)上是聽覺的藝術,因此,音樂鑒賞的教學中要特別強調(diào)“聽”,聽的最直接的理解就是音樂信息從聽覺通道的輸入,最高的境界就是聽出音樂所表達的含義與思想。筆者在音樂鑒賞教學中常常給學生提中國古代伯牙與鐘子期的知音之交,而“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之所以成為千古佳話,就是鐘子期“善聽”。對于我們高中學生而言,雖然不可能達到鐘子期那樣聽的境界,但在音樂鑒賞的學習中,還是要努力讓自己進入鑒賞之門的。畢竟,音樂是人類精神世界的一種獨特描述,這種描述是用音樂這種語言書寫的,音樂鑒賞應當成為高中學生的素養(yǎng)組成部分。
強調(diào)音樂鑒賞的精神意蘊 音樂鑒賞又不能完全只是“聽”,還要“想”,所謂的想,就是能夠根據(jù)音樂情境,想象出音樂所想描述的畫面,或?qū)⒁魳放c自己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形成一幅基于音樂同時又屬于自己的音樂場景,這是音樂鑒賞的一種較高水平,同時又是切合高中學生精神需要的有益之舉,是音樂鑒賞教學的重中之重。在筆者的教學中,常常結(jié)合課程要求以及學生的學習需要去設計不同的音樂鑒賞課,較好地滿足了學生的需要,取得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音樂鑒賞的學生視角
如同前面所強調(diào)的一樣,音樂鑒賞最終是面向?qū)W生,由于音樂學科沒有明顯的考試壓力,因此可以更好地在面向?qū)W生這一塊做出自己的努力。建立面向?qū)W生的音樂鑒賞教學視角,意味著鑒賞領域的一些高雅音樂,要更好地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結(jié)合起來,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音樂教師更多的研究學生的音樂基礎,更精致地研究學生的精神需要,然后思考如何基于這樣的出發(fā)點,以邁向音樂教學的真正目標。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匯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