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祥麗
摘要:傳統(tǒng)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受到應試教育教學體制的影響及落后的教學理念的限制,仍采用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而忽略了學生們興趣愛好及趣味性課堂的營造。學生們面對枯燥的初中語文教學內容及固定的教學模式無法提起學習興趣,久而久之出現無趣、厭煩等學習態(tài)度。因此,有效的激趣法教學模式顯得尤為重要,基于學生們的興趣愛好開展相應的趣味性教學,營造活躍、輕松、自由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已刻不容緩。
關鍵詞:激趣法;初中語文;教學應用
激趣法主要指通過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實現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及改革。課堂教學的開展從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著手,將課堂還給學生,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導向,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保持濃厚的新鮮感及趣味性體驗,給予學生不同以往的學習感受,改變學生對于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的認識,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及熱情。
一、利用幽默的語言營造趣味性的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枯燥的語文知識及課堂教學氛圍需要依靠幽默風趣的語言進行優(yōu)化及改善,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深入挖掘語文教學內容中的趣味性因素,結合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利用趣味性的語言營造趣味課堂教學氛圍,吸引學生們的學習注意力,促使學生們在語文課堂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快樂,改變學生們對語文學習枯燥、無趣的認識。
如在進行《口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們播放現代流行的口技——B-box視頻,利用視頻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促使學生融入學習過程。在播放完視頻后用幽默的語言引出文章《口技》的具體內容,“我們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口技,看起來很帥,但在我看來現代的B-box比不上傳統(tǒng)口技的表演。當然了,不包括口水這一點喲,現代的B-box揮發(fā)的口水還是能無人能及的。那你們想知道古代的口技與現代的B-box有什么不同之處嗎?今天我們來學習……”
二、營造趣味性的問題烘托氛圍,提高學生們的思考意識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出趣味性問題的形式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文章,積極地思考及探究,在思考及探究中獲得答案及成就感,促使學生產生快樂學習的良好體驗。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在精讀課文的基礎上主動提問,不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設限,在學生主動提問后從學生提問的類型給予相應的鼓勵及贊賞,引導學生們提出問題后,深入問題及文章內容進行思考及探究,營造積極、愉悅、濃郁及自由的問題探究氛圍,激發(fā)學生們問題探究的興趣。
如在進行《皇帝的新裝》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營造故事氛圍引導學生閱讀故事,對文章進行深入了解及學習,之后再給予學生3分鐘的時間主動提出問題。部分學生提出以下問題,“小孩子為什么敢說真話?”“皇帝在聽到老百姓的真話后,一改以往的態(tài)度竟然有點發(fā)抖,但卻擺出一副更驕傲……你知道他內心想的是什么嗎?”
三、積極組織相應的語文趣味活動,激發(fā)學生們的參與意識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單純依靠課堂上知識的傳授及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是往往不夠的,教師在開展激趣法的過程中,還應結合學生們愛玩、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的天性,積極開展相關的語文娛樂活動。如舉辦故事會,要求學生每人講述一個小故事,以全班學生都沒有聽過這個故事為獲勝標準;舉辦辯論賽,對初中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辯論,如“追星好還是不好”“初中生超前消費好還是不好”“中學生談戀愛的利大于弊”“合作與競爭哪個重要”等,激發(fā)學生們的活動參與積極性。此外,還可以召開班級“新聞發(fā)布會”,舉行創(chuàng)意書法大賽、情景劇等多元化的語文娛樂活動,引導學生們在趣味性的活動中體會學習的快樂,促進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營造和諧有趣的教學氛圍,通過幽默的語言、趣味性的問題及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們主動融入課堂,開展相應的快樂學習及趣味性探究。
參考文獻
[1]孫海. 激趣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語數外學習(初中版), 2014(11):39.
[2]崔穎. 激趣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技巧探討[J]. 考試周刊, 2016(33):30.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麻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