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祖林
摘 要:小學是學生接受教育活動的初始階段,同時小學是人才培養(yǎng)的起始階段,對學生開展理論學習活動是其學習生活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小學語文作為一門非?;A的學科,對其他學科學習活動的開展將會產(chǎn)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對學生的影響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小學階段;語文;教育教學;學生成長;影響
引言
良好的學習習慣將會對人生的發(fā)展產(chǎn)生非常重大的影響,教育活動的開展,本質便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開展教育活動的核心內容絕不僅限于知識的傳授,相反,教育活動開展的核心內容是為了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質和健全的人格,以此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下面我們詳細分析一下,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成長的影響。
1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對學生成長影響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成長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怎樣構建成長課堂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小學語文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新思想的不斷涌入,新、舊教學思想產(chǎn)生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錯綜復雜,小學語文課堂呈現(xiàn)復雜化特點。很多老師就忽略掉了語文對學生的影響,有的老師甚至視而不見,有的老師即使注意到了小學語文對學生的影響,但沒有充分去進行利用,學生不能很好的學習語文知識,文學素養(yǎng)得不到很好的提高,老師只是遵循老舊的教學模式,學生只能選擇單純的去接受,學生的語文成績也無法得到真正的提高,對學生來說是很大的損失。
2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
2.1培養(yǎng)學生提前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學生在開展語文知識學習活動時,如果能夠養(yǎng)成提前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那么這將對他們學習效果的增加和學習成績的提升產(chǎn)生巨大作用。在開展語文知識學習活動時,通過對文章的提前預習,在開展課堂學習活動時,學生則會更加容易理解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同時對此部分內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既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又要強化這一階段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在講解《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預留一些預習作業(yè),要求學生將文章中陌生的字、詞記錄下來,利用字典弄明白此部分字詞的意思,并且將此部分的字詞熟記下來,然后對所學文章進行反復的閱讀,以此來加深對這篇文章的理解,想不明白的問題,預留到課堂中進行解決。讓學生帶著任務開展相應的學習活動,會讓他們明白,在開展學習活動時運用怎樣的學習方式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2.2靈活運用微課,盡力幫助學生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可以學會靈活運用微課,用微課去幫助學生,讓語文對學生的影響發(fā)揮作用,老師可以利用微課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利用微課讓學生來學習,學生可以學習到課本以外的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層面,比如在學習古詩詞時,老師就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拓展知識,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因為是詩詞知識的內容,微課的出現(xiàn),學生也會更加生動形象的去理解,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記憶深刻。在語文教學中,老師也可以改變以往的教學風格,不再用輔助的課本資料,可以將預習的內容添加到微課中去,讓學生在使用微課的同時就能很好的預習當堂數(shù)學課老師要講解的知識點,這樣就幫學生省去了專門拿來預習的時間,同時還幫助了那些沒有預習習慣的學生,同時老師也可以將課后輔導作業(yè)布置在微課中,幫助學生鞏固功課,加強學生對當堂課的理解,增強學生的記憶,讓學生的語文成績得到提高,影響學生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成長。
2.3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聆聽習慣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們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地保持高度集中。同時,他們的自控力也相對較弱,這使得很多小學階段的學生不能仔細地聆聽他人的講話,甚至搶斷他人的發(fā)言。教師在開展語文教育教學活動時,需要及時糾正學生的這種行為,同時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促使學生認識到這是一種沒有禮貌、不尊重他人的行為。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認真聆聽,使其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聆聽習慣。
教師在開展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教導學生遵守課堂紀律,在課堂學習時要做到認真請教,不能與他人聊天、左右看,回答教師提問出的問題時要舉手發(fā)言。其他學生在聽同學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時,一定要認真聆聽,不得隨意打斷他人的發(fā)言,從而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因此,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聆聽習慣,提高學生的個人綜合素養(yǎng)。
2.4開展課外活動,拓寬德育實施途徑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涉及的內容較多,需要平時的積累。因此,小學語文應以課堂為依托,向課外進行延伸,拓寬德育實施途徑,全面開展語文課外實踐活動。小學階段的學生精力充沛、活潑好動,能夠積極參與課外實踐活動,獲得更多的知識和體驗。例如,教師在講解《月下槳聲》《裝在信封里的小太陽》《中彩那天》這些課文之后,可以讓學生尋找生活中與課文故事相近的事情,通過這種課外拓展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的內涵,進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形成誠實守信的品質。再如在識字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消滅錯別字”活動,讓學生在學校附近的街巷里尋找不規(guī)范用字的情況,幫助人們糾正這些錯別字,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規(guī)范用字的良好習慣,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能夠深
2.5幫助學生養(yǎng)成熱愛讀書的良好學習習慣
多讀書、讀好書是小學階段語文教育教學活動積極倡導的,但是在具體開展語文教育教學活動時,教師不應該過分地強調讀書的數(shù)量,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能夠通過開展閱讀活動來擴展自己的知識層面,擴大這一階段學生所掌握的詞匯量,使他們在開展寫作活動時能夠掌握更多的寫作手法,從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學習活動中。
很多學生在開展讀書學習活動時,其主觀隨意性過強,即使在開展閱讀活動的過程中遇到了自己喜歡的文章,這些學生也只是對文章進行淺顯的閱讀。這時,教師就應該通過語文教育教學活動,正確引導學生在開展讀書活動的過程中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清文章的布局,弄清楚文章寫作的基本架構。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推薦適合其自身情況的閱讀書籍,幫助學生養(yǎng)成熱愛讀書的良好學習習慣。
結語
語文老師要抓住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去教學,發(fā)揮語文對學生的影響的有利作用,去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掌握學習技能,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不僅會讓學生更容易掌握語文知識,促進學生語文成績的進步,更能提高語文課程的課程效率,讓學生可以高效學習,同時也讓學生更加理解語文這門學科的重要性,更是對學生一生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韋蕓.小學語文教育對學生個性培養(yǎng)影響的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7(7).
[2]常世明.新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2018(33).
[3]伍維鋒.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書法文化教育[C]//2018年“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2018.
[4]曹麗紅.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J].學周刊,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