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元素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
作者:魯志偉
來源:包裝工程,2019 (4)
摘要:目的 探究自然元素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方向及創(chuàng)新策略,倡導人們使用綠色設計包裝及環(huán)境友好型包裝,以求達到自然和諧之美。方法一從現代包裝設計的發(fā)展現狀談起,剖析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結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理念以及現代設計理念,并以此為基礎引出自然元素的個性化特點及其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諸多應用方式,接著以茶葉、糖果的包裝為例,從自然材料的視覺效果、材料特性、工藝技術以及功能作用等方面對自然元素與現代包裝設計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作深入探究。結論 將自然元素體現在現代包裝設計上,能夠豐富包裝設計中的文化內涵和視覺特點,滿足人們對生態(tài)文明及環(huán)境保護的需求,符合現代人對包裝設計的多元化追求,是今后包裝設計的一大趨勢。
PVA水溶性薄膜材料在包裝領域的應用分析
作者:龐傳遠,柯勝海
來源:包裝工程,2019 (3)
摘要:目的 為了完善PVA水溶性薄膜材料在包裝領域的設計應用理論,推動PVA水溶性薄膜材料與包裝設計行業(yè)的深度融合,促進包裝產業(yè)向綠色、環(huán)保方向轉型。方法一以PVA水溶性薄膜材料為研究對象,結合各領域相關的包裝案例,總結水溶性薄膜材料的功能優(yōu)勢,歸納水溶性薄膜材料包裝的主要特色,并對水溶性薄膜材料包裝和傳統(tǒng)銷售包裝在設計理念上的區(qū)別進行比較研究。結果 通過不斷拓展PVA水溶性薄膜材料在包裝領域的應用,在提高使用者安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及提高使用效率等方面具有顯著的成效。結論PVA水溶性薄膜材料以其獨特優(yōu)勢,在包裝行業(yè)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具體應用時應重點注意水溶性薄膜材料包裝的使用安全、防護安全和可視化等方面。
快遞包裝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作者:陳煙梓
來源:商情,2019
摘要:全民網購已成為近年來我國的主要消費模式,網絡購物的迅猛發(fā)展,在快遞過程中就會使用大量的包裝,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文中簡述了當前快遞包裝存在的幾個問題:過度包裝和材料濫用、快遞包裝回收率低、節(jié)約意識不強。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以下幾點解決對策:使用新型環(huán)保包裝材料、提升快遞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率、加強各公司及消費者的環(huán)保意識。
循環(huán)經濟視角下化妝品包裝回收研究
作者:羅定提,許鳳連
來源:再生資源與循環(huán)經濟,2019 (3)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化妝品逐漸成為人們時尚生活的新寵兒,但數量巨大的化妝品包裝在使用后隨意丟棄會對環(huán)境造成極大的傷害,且與近年來國家和政府大力提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以及循環(huán)經濟的理念背道而馳。為提高化妝品包裝回收效率,促進化妝品包裝循環(huán)利用,基于循環(huán)經濟的視角,分析了當前我國化妝品包裝回收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從企業(yè)、政府、消費者的角度提出了循環(huán)經濟視角下化妝品包裝回收的相應策略,其目的是為了加快化妝品包裝的綠色、循環(huán)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進程。
新型可循環(huán)使用環(huán)??爝f包裝箱的研究
作者:吳憶,張睿,錢義謙
來源:低碳世界,2019 (3)
摘要:隨著快遞業(yè)務的日益增長,產生了大量的快遞包裝垃圾。如何建立一種可循環(huán)利用的快遞包裝箱體系,是確保快遞行業(yè)健康、環(huán)保發(fā)展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廣西綠通青流有限公司開發(fā)的新型可循環(huán)使用快遞包裝箱展開分析,為快遞包裝開辟一條綠色發(fā)展的道路。
新型海藻酸鈉/鈣食品控釋抗菌包裝膜的制備及其控釋機理研究
作者:陳曦
來源:江南大學,2018
摘要:食品控釋抗菌包裝因其釋放開始點和釋放速率的可控性、針對不同食物和菌種的靶向性以及安全性受到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其中生物質食品控釋抗菌包裝以其更安全健康、環(huán)境友好、來源豐富的優(yōu)勢成為了研究熱點。本課題制備了一種新型海藻酸鈉/鈣生物質食品控釋抗菌包裝膜,通過對膜的一系列微觀結構、膜組分間相互作用和膜中精油釋放規(guī)律的表征研究其控釋機理并建立適用于生物質膜的擴散系數模型,通過對膜的物理、機械和抗菌性能的表征以及模型的驗證表明該膜和模型在食品倮鮮包裝領域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納米復合食品包裝薄膜的研究及其在冷鮮肉保鮮中的應用
作者:駱雙靈
來源:浙江大學,2019
摘要:傳統(tǒng)塑料由于用量巨大且難以降解,帶來了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聚已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是一種環(huán)境友好型可生物降解材料,在PBAT中加入抗菌劑制備抗菌活性食品包裝薄膜,能夠提高PBAT的綜合性能,增大PBAT在食品安全包裝方面的應用范圍。本文利用三種硅烷偶聯劑對納米二氧化鈦(Ti02)和納米載銀二氧化鈦(Ag-Ti02)進行表面改性,得到改性效果最佳的納米抗菌劑-mTi02和mAg-Ti02,將納米抗菌劑引入PBAT基體中,制備了一系列PBAT的納米復合抗菌薄膜,并且考察了不同納米復合抗菌薄膜對冷鮮肉的貯藏保鮮效果。
拉曼光譜在食品包裝和生物污染物快速檢測中的應用
作者:馮敬敬
來源:江南大學,2019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環(huán)境污染、農業(yè)及工業(yè)生產等帶來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問題,日益成為人民大眾特別關注的生活話題。同時,人們的飲食文化越來越多樣化,對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通過攝食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當前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最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之一。目前,食品中最主要的兩類危害物質包括化學性污染物和生物性污染物,現行國家標準方法可以實現對這些污染物的準確檢測,但一般需要送檢到專業(yè)的實驗室,由專業(yè)人員通過一些大型儀器進行檢測,過程比較繁瑣、耗時較長。因此,針對食品中主要的危害因子,開發(fā)快速、靈敏的檢測方法對確保食品安全至關重要。本論文針對現今危害突出的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分別以核酸適配體制備了新型貴金屬金、銀納米材料的組裝體,作為表面增強拉曼基底,以及利用重水標記與共聚焦顯微拉曼光譜相結合的技術,建立了一系列超靈敏、簡便的新型生物傳感快速檢測方法,為保障食品的質量與安全提供了技術上的參考和支撐。
廢棄塑料包裝資源綠色高值化解決方案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四)
作者:張友根
來源:橡塑技術與裝備,2019 (3)
摘要:提出了廢棄塑料包裝資源綠色高值化解決方案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的內涵,定義了“綠色高值化”;研究了終結塑料壽命周期廢棄塑料包裝資源綠色高值化解決方案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研究了廢棄塑料包裝資源再生塑料資源綠色高值化解決方案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探討了廢棄塑料包裝資源可回收再生塑料資源的性能綠色高值化解決方案的創(chuàng)新驅動。持續(xù)廢棄塑料包裝資源的創(chuàng)新策略,勇攀科技高峰,實現廢棄塑料資源高值化,才能獲得塑料工程更大的發(fā)展空間。文中分析研究了較多的廢棄塑料資源化綠色高值化的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新材料、新應用,可供參考。
快遞包裝回收利用調查與循環(huán)體系研究
作者:姚瑤,陳晨,張婧怡,陳佳
來源:現代工業(yè)經濟和信息化,2019 (4)
摘要:首先對我國快遞包裝回收體制的發(fā)展情況進行了詳細調查,然后發(fā)現在提出的幾種鼓勵方案中采用“可提現現金”的方式最受大眾歡迎,最后設計了一個可行的快遞包裝回收機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議,對快遞包裝回收利用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納米纖維素在氣體阻隔包裝材料中的應用進展
作者:劉仁,魯鵬,吳敏,黃崇杏
來源:包裝工程,2019 (7)
摘要:目的 介紹納米纖維素在包裝中的應用與國內外的研究現狀,闡述納米纖維素在改善包裝材料氣體阻隔性能方面的作用機理、作用方式及作用效果,并對納米纖維素在氣體包裝材料領域中的應用前景進行展望。方法 歸納整理國內外文獻,簡單介紹納米纖維素的基本性能和制備,以及納米纖維素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并重點整理分析納米纖維素復合材料在阻隔包裝材料領域的應用與進展。結果納米纖維素具有來源廣泛、可降解、可再生以及高結晶度等優(yōu)良特性,在包裝材料中加入納米纖維素可以顯著提高包裝材料的氣體阻隔性能。結論
材料智能型包裝的分類及設計應用
作者:柯勝海,龐傳遠
來源:湖南工業(yè)大學,2019
摘要:目的 探索材料智能型包裝的分類體系、應用領域與設計實現。方法 -以現行材料智能型包裝案例及文獻為基礎,對國內外相關的設計實踐、專利及相關理論進行系統(tǒng)分析,并根據材料功能特性對其進行分類研究。結果- 提出了更完善的材料智能型包裝的概念、分類、應用領域與設計關鍵。根據材料本身及其應用在材料智能型包裝上表現出來的功能特征,在包裝的展示銷售、保鮮提醒、商品防偽以及安全防護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重點闡述了功能特征表現較為明顯的變色材料包裝、發(fā)光材料包裝、智能水凝膠材料包裝、活性包裝等,并提出材料在智能型包裝設計過程中應著重把握材料選擇的恰當性、信息傳達的準確性以及圖形表現的巧妙性3個方面。結論- 對材料智能型包裝的分類及設計應用進行了細化研究,為智能化包裝的拓展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方向,有利于推動包裝產業(yè)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