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摘 要】根據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在《國際貿易基礎知識》教學中,結合課程內容充分挖掘發(fā)展學生的“多元智能”,為中職學校的學生成為面向社會的、具有較強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實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發(fā)展“多元智能”;職業(yè)中學;國際貿易基礎知識教學;樂于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36-0040-03
長期以來,大部分學校的教育教學還是偏重于傳統(tǒng)方式,注重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和數理邏輯能力,而忽視對學生其他能力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潛能和特長可能難以被挖掘,這對學校和社會都可能是巨大的人力資源浪費。教育工作者必須認識到智力的多樣性和廣泛性,并把注重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多年來一直致力于人類智能開發(fā)的研究。他在1993年出版的《智能的結構》一書中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大多數人都具有多種智能,但每個人的認知特征又顯示出獨特性,每個人所擁有各種智能的量是不同的,多種智能的組合與操作方式各有特色。
“多元智能理論”在美國和世界各地的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中受到了廣泛而熱烈的歡迎,對傳統(tǒng)教育觀發(fā)起了強有力挑戰(zhàn),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在此之后的研究中,加德納教授把最初提出的六種智能發(fā)展細化為八種智能。這八種智能分別是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關系智能、自我認識智能和自然觀察者智能。后來加德納教授又補充了第九種智能——存在智能。在當前課程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中,許多教師對學生評價頗感困惑之時,“多元智能理論”無疑會給我們諸多
啟示[1]。
“多元智能理論”有利于老師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利用“多元智能理論”進行教學,有利于老師更加充分地挖掘學生的潛能,進而為學生提供適合的發(fā)展機會,讓他們能揚長避短,保持自信,補足短板,全面提升自己的才能。特別在職業(yè)中學,培養(yǎng)的學生是面向社會的、具有較強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實用型人才,更要把開發(fā)、發(fā)展學生的多元智能放在重要的位置,深入分析和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勢和弱勢,并以此為依據設計和采用適合學生特點的不同的教學方法,幫助每一個學生發(fā)展?jié)撃?,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樂于學,教師也樂于教。
作為一線教學的教師,我把加德納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論”運用到《國際貿易基礎知識》的教學實踐中。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設計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因材施教,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通過不同的方式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課堂所要教授的內容,并激發(fā)學生的多種潛能。以下淺談筆者在教學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在教學設計中注重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智能
良好的語言能力是融入現代社會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在課堂上,許多學生已經習慣教師代勞一切,最好老師能直接說出問題的答案,死記硬背就好。碰到需理解應用的題目,提問時怕與老師答案不完全一致,或怕說錯丟面子,不說。導致無法形成良好的課堂師生互動,久而久之成了教師“一言堂”,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下降了。一直以來都是教師主宰課堂,學生參與度不高。所以要改變這種現象,讓“一言堂”變成“群言堂”,激發(fā)學生的潛能。
(一)在課堂設計中,要充分設計學生發(fā)言的
深度
如在講授如何計算“一定時期國際貿易額”這個知識點時,可以和“一國一定時期對外貿易額”的計算做比較,先讓學生分析該如何計算這兩個知識點的答案,然后在黑板上列出幾個答案讓學生選擇,如:一定時期國際貿易額=一定時期(? ? ?)。
A、所有國家出口貿易額+所有國家進口貿易額
B、所有國家出口貿易額=所有國家進口貿易額
C、所有國家進口貿易額
D、所有國家出口貿易額
列出以上四個選項,讓學生判斷分析四個選項中正確的一個或是多個。在回答的過程中,強調學生必須要逐個解釋A、B、C、D四個選項正誤的理由,而不是僅僅回答一個“A”或者“B”就坐下。通過挖掘課堂提問的深度,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最后再由教師總結學生的答案,逐個分析選項的對錯,讓學生推理出正確的答案。這樣才能讓學生對該知識點印象深刻,理解對外貿易額和國際貿易額在計算上的區(qū)別,在今后的學習中能正確運用。
(二)在課堂設計中,要充分設計學生發(fā)言的
廣度
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把上課發(fā)言的次數,納入學生課堂評價考核體系中,有了分數的激勵,學生課堂發(fā)言的積極性提高了許多,一堂課發(fā)言的人次相對從前也增加了許多。
教師還設計了每堂課3分鐘國際貿易新聞分享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按照座號,輪流分享近期的國際貿易新聞要聞,并針對該新聞事件或者新聞內容做出自己的評論。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善于思考,勇于和同學們分享自己的分析判斷、心得體會。同學們有不同的想法也可以說出來交流,思維碰撞,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得分也是納入學生的課堂考核評價體系中。性格內向的學生較為抗拒這個環(huán)節(jié),在輪到課堂新聞分享任務時,寧愿放棄機會被扣分,也不愿意上臺分享;或者是一些同學怕扣分影響自己的期中考期末考成績,隨便糊弄一個就下臺。經過一個學年的適應訓練,學生包括這些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學生,在綜合語言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也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對國際貿易時事保持高度的關注度。
通過每堂課的提問設計和新聞分享環(huán)節(jié),保證了每堂課學生都可以得到語言智能方面的鍛煉,為學生將來進入社會,展現自己的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礎[2]。
二、在教學設計中注重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數學
智能
中職學校的學生有很大一部分不喜歡數學課,覺得數學學習除了加減乘除,其他的知識對生活工作的用處不大,可是在《國際貿易基礎知識》中有許多知識點是涉及數學計算的,如要求學生計算某年的國際貿易額、計算某年某國的對外貿易額、計算某年某國的貿易差額、計算凈出口、計算凈進口、計算國際貿易條件、計算外貿依存度、計算FOB價、計算CIF價等,因而讓學生運用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列出正確的算式,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計算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科是一門工具學科,對學好其他學科意義重大,從而對數學學科有更深入的認識,在今后的學習中重視數學學科的學習。
三、在教學設計中注重發(fā)展學生的音樂智能
傳統(tǒng)教學上看,《國際貿易基礎知識》的教學和音樂應該搭不上邊。但是我深深覺得音樂可以調劑緊張、單調的學習生活,使學生的神經得到放松。在兩節(jié)課的課間休息時間,我會播放一些輕緩的音樂,或是播放一些流行的勵志音樂,甚至利用一點上課時間和學生分享歌曲背后的勵志故事,如周杰倫的《聽媽媽的話》《蝸?!返?,激勵學生要有夢想,并為夢想而努力奮斗,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專業(yè)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在筆者所教授的班級都有一個規(guī)定,誰遲到誰唱歌。所以同學們都生怕自己遲到,同時又盼著其他同學或者是老師遲到。當偶爾有同學甚至是老師遲于上課鈴聲幾秒進教室,整個教室就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遲到的老師也就是我,一般都會大大方方地唱起學生熟悉的流行歌曲或者兒童歌曲,而遲到的同學會在同學們期待的目光和鼓勵的話語中或者清唱一段,或者快速找好伴奏音樂,或自信,或羞澀地唱起自己所選的歌曲。
通過課堂紀律規(guī)定和課堂教學等方式,開拓了學生的音樂智能,從教學效果來看,這種方式深受學生的歡迎,同時也增進了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和融合。
四、在教學設計中注重發(fā)展學生人際關系智能
在課堂教學中,我大都會把班級學生進行分組,學生可以自由結合,每組的人數根據班級的大小進行控制。如人數在50人左右的大班,每組差不多人數控制在6-8人之間。如果是人數在20人左右的小班,每組人數差不多4-5人。每一堂課后,我會布置預習新課的作業(yè),讓學生分組分工尋找和預習作業(yè)相關的資料。在分組的過程中,就有部分學生提出要單獨一個人一組,不和其他的同學合作。這些學生可能在人際交往方面較差,缺乏團隊意識。我要求這些學生必須去尋找組織,不能落單。每組的人數嚴格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不能少于也不能多于這個范圍。這樣學生就必須讓別的組能接收自己或自己能接收到組員,這種小組合作完成課堂、課后任務的方式,能幫助學生提高自己人際交往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懂得團隊精神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五、在教學設計中注重發(fā)展學生自我認識智能
學生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堂學習,能發(fā)現自己至少有一個或多個方面的潛能,認識到自己的長處、閃光點,以及自己的短處、不足,既而揚長避短,加強訓練,補足短板。如在討論課上,分組闡述各組的論點或結論時,有的組總是同學來推選一位固定的進行陳述全組的觀點。這說明這個組的成員包括這個同學自己都意識到了,這位同學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相對其他的組員來說較強;或是在進行案例分析時,有些同學總是能在最短的時間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說明了這些同學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反應能力較強;或在進行計算題練習時,一些同學總能積極地上講臺板書計算過程,并且計算結果經常總是正確的,這說明這些同學的計算能力較強,同時勇于自我展示。通過各種形式、不同內容的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弱勢,有了自我知覺的能力,可以善用這種智能計劃和引導自己的職業(yè)生涯。
“多元智能理論”不是對傳統(tǒng)教育的簡單否定,而是一種揚棄。之所以“多元智能理論”在教育界得到迅速廣泛的傳播和接受,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基本思想迎合了現時的教育改革氣候。在教學中,我將繼續(xù)探討“多元智能理論”與《國際貿易》教學的最佳結合點,在教學中不斷挖掘學生的潛能,使自己樂教,學生樂學。
【參考文獻】
[1]謝志萍.由多元智能理論引發(fā)的對教育改革的思考[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17).
[2]應穎.國際貿易基礎知識(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Teaching of Basic Knowledg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Hui Chen
(Fuzhou Business 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 Fuzhou, Fujian, 350000)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Howard Gardner's, the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of Harvard University), in the teaching of basic knowledg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e should fully explore and develop the students'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ourse content, so as to pave a good way for the stud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o become practical talents with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nd fit in with society.
Key words:multiple intelligences; vocational middle school; international trade;learning 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