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禮成
【摘要】現(xiàn)在是個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對當今的社會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對我們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也是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目前,促進信息技術和教育體系的結合工作也是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正是由于信息技術的豐富性、便捷性,使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式學習和探究性學習,是很好的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合理運用;信息技術
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的形式下,信息技術和教學模式的結合,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給予了積極推動作用,與此同時,對未來的教育模式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在初中的教學中,把信息技術和歷史教學進行結合,讓學生更加容易靠近歷史,更加清楚的了解歷史,也使學生對歷史更有學習的興趣。但是,對于初中歷史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是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這就要求老師針對在以后的課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總結,找到積極的解決方案,最大化的促進學生的學習。
一、為發(fā)展學生個性提供實踐空間
在現(xiàn)代模式的歷史教學中結合信息技術,就是要求老師能夠在借助計算機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一種教學方式。老師在課堂上,要積極營造輕松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有意識地幫助學生通過網(wǎng)絡進行積極自主的學習和參與討論,幫助學生實現(xiàn)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更多的自主性和主動性,自身的思維也得到發(fā)散,更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對學習氛圍的營造是非常關鍵的,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比如,在歷史課上,可以讓學生走上講臺,向同學們講述一些自己對于這個歷史事件的感覺,這種形式可以利用幻燈片的形式進行展示,這就要求學生利用計算機,進行素材的整合,對整個學習過程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對這段的學習也更加透徹。這種形式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讓學生體會到了自主學習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主動思考能力,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二、信息技術與圖示教育、歷史地圖相結合
在歷史的教學課堂上,最常用的是圖片顯示教育,圖片可以使知識點更加形象、直觀,化繁為簡,變抽象為形象,更加清晰地向學生展示歷史事件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更好地理解歷史發(fā)展的進程,也有利于記憶這些知識點。當然,如果把圖片教學和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效果會更好。比如,在講述《冷戰(zhàn)中的對峙》這段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逐步展示一個大的圖示線索表、兩個數(shù)字表格、三幅地圖、五份主要國家領導人的演講稿,還需要插入一些說明性解析,隨需要進行展示和消失,這就使圖示線索更加清晰明了,提高學生對課程進行整理,編寫線索大綱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動手能力。
在歷史地圖教學中還可以采用手繪和箭頭的方式,對戰(zhàn)爭的進程,路線進行展示,達到強化效果的作用。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紅軍萬里長征等歷史事件會利用多媒體進行動態(tài)演示,都能夠形象直觀地展示出來。
對于一些歷史地圖的學習,比如,三國分立的時候,可以用不同的顏色,對相應的區(qū)域進行填色,使學生對這個有著深刻的印象。
三、利用網(wǎng)絡優(yōu)勢拓展學生視野
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和初中歷史的結合時,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平臺,可以幫助學生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使學生的視野得到了最廣泛的發(fā)展。比如,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無論什么時間,學生都可以把古代風采帶進課堂上,在古代的歷史中暢游,這些在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而現(xiàn)在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就可以做到這一點。在一定程度是把課堂內(nèi)容進行了巨大的擴充,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同樣使學生得到了更多的歷史知識,使初中歷史教學質量得到了提高。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學生可以在課外的時間,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查詢更多的歷史資料,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在網(wǎng)上查找資料,不僅可以使課本上知識得到了更好的理解,也可以獲得書本上沒有的資料,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加知識儲備,對歷史也有了更加感性的認識,對于學生接受信息和處理信息能力也是促進。
四、利用信息技術應注意的問題
1.由被動到主動
歷史老師在設計教學課件的時候或者利用網(wǎng)絡教學時,必須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突出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教學思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就是老師一味地將知識生硬的灌輸給學生。雖然有多媒體的幫助,可是如果老師沒有靈活的運用,也是利用多媒體軟件的情況下,學生依舊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如果老師只是單純的讓計算機進行講述,把圖片展示出來,忽略了教師的教學語言,這樣同樣會使歷史教學變得更加生硬刻板。歷史是一個文學類的學科,更加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有要求,教師的講述方式幽默風趣,對于學生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幫助,更加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情感。
2.盲目使用效率低下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利用多媒體軟件進行教學,盡最大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但是還是存在歷史老師不根據(jù)實際情況,不注重實際效果,認為在課堂上使用了多媒體軟件就是運用了先進的教學技術,就能夠顯示出其教學水平,一味盲目的使用,從而忽視了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對于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再加以多媒體軟件的使用,就顯得多此一舉,反而是對資源的過度使用,破壞了課堂教學結構。
五、結束語
在現(xiàn)在的教學過程中引進信息技術,在歷史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課本知識的學習,也是源于多媒體軟件的突出的優(yōu)點。但是,并不排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也有自身的優(yōu)勢,至今也是普遍使用的優(yōu)秀教學方式。因此,不能盲目改變歷史課程的教學方式,盲目地使用多媒體軟件。在教學中,應該講究把傳統(tǒng)教學方式和多媒體軟件合理的結合,在具體的操作中,如果有更好的教學方法,是可以實時進行改進的,其主要目的都是為了使初中的歷史教學更加豐富多彩,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更有興趣。
參考文獻:
[1]張修民.淺議歷史教學中的板書設計[J].學苑教育,2011(20).
[2]彭小明.教學板書設計再論[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 2007(07).
[3]許化寧.試論CAI多媒體性與歷史教學特征的對應[J].歷史教學問題, 2001(01).
[4]葛春梅.關于初中歷史教學的教學技巧研究[J].高考(綜合版), 2015(10).
[5]賀書林.初中歷史教學的教學技巧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