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研究以克拉申的相關輸入性假說為研討分析的前提和基礎,同時,也對外語寫作的相關教學語言資料的輸入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以此得出結論去聯(lián)合現(xiàn)實中外語寫作的真實教學情境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為現(xiàn)階段我國外語寫作的教學實踐的相關語言輸入提出參考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輸入性假說;高中英語寫作;可理解性輸入
【作者簡介】王楠(1996-),女,漢族,吉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學科教學。
高中英語是考察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階段,尤其是在社會發(fā)展日益激烈的今天,英語方面的聽說讀寫以及翻譯能力都成為了當下考察高中生英語學習能力的重要方面。尤其是英語寫作方面,更是判斷高中生是否具有英語能力的重要一環(huán),同時,寫作能力的強弱也是判斷高中生是否掌握語言學習能力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想要提升英語學習水平和能力,保證英語語言知識的內(nèi)化,寫作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與此同時,要想促進高中生英語的全面發(fā)展,英語能力的全方位掌握,英語寫作是極為重要的一方面。但在新課標下的高中英語以及高中生英語寫作仍然是每一位高中生感到頭疼的問題。
首先,雖然已步入高中階段,但對于每一位高中生來說,詞匯量的限制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隨著英語這一語言體系的逐漸發(fā)展,高中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詞匯量也逐漸提升至4000左右。但是在寫作中,詞匯掌握的質量要求很高,對于寫作,要求學生不僅僅要記住其漢語意思,還要知道它的用法,拼寫,以及一些語言環(huán)境中要求使用的恰當合適的詞匯;其次,寫作本身就是受母語因素限制很強的一項技能,受母語說話方式以及習慣的影響,不可避免都會出現(xiàn)中式英語的現(xiàn)象。再次,語法問題也是影響寫作的一個因素,語法在英語學習中始終是個難度系數(shù)較高的技能,語法掌握的不好就理所當然的導致寫作上的欠缺;最后,寫作策略也是一個影響寫作重要因素,能否從整體性去看待寫作,能否照顧到文章的連貫性,整體性以及文章結構是否松散。同時,英語寫作也是高中英語教師最容易忽視的問題,雖然現(xiàn)在的大多數(shù)一線教師已經(jīng)認識到英語寫作存在諸多問題,但是許多教師也認為英語寫作的教學時間比較緊,短時間內(nèi)想要提升英語寫作水平也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寫作的教學的有效進行仍然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促進高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是當下必須要研討的問題。說到英語寫作水平,那么克拉申輸入性假說可以成為研討的基礎和前提,因此我們可以從寫作素材的可理解性輸入、以及語言輸出的方式來探討并加以解決高中生英語寫作的問題,推動高中生英語能力的全方位發(fā)展。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克拉申就曾提出了應用至今且頗有爭議的二語習得模式——“監(jiān)察模式”,它包括了五大假說,即習得與學習假說,自然順序假說, 監(jiān)控假說,輸入假說和情感過濾假說??死昕偨Y了他的五個假設,并為此也進行了打量的實驗來證明他的論證和說法,就此也提升了該假說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地位。在該假說中,克拉申解決了英語寫作教學中一個極為現(xiàn)實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在寫作中獲取語言,如果只是依靠語料庫輸入那是完全不足以推動教學前進的,作為英語的學習者,只有對語言進行深入的理解,才能為語言習得打下良好基礎。
在克拉申的輸入性假說中,他將當前語言知識的狀態(tài)定義成i,那么下一階段的語言開發(fā)就在原基礎上+1。至于“1”則代表這語言知識在不斷進步中與原基礎之間的知識差距。只有不斷學習語言知識的人才能在這基礎上接觸到i+1的學習材料,也為學習者鋪墊了良好的學習基礎。然而,不管是類型的語言知識學習資料,都必須要根據(jù)學習者的實際學習狀況,以及學習者的接受能力和知識的儲備情況,如果將語言材料束之高閣,太難或者太簡單,都無法起到推動學習者前進的作用,對此可以采用可理解性的語言采集機制,來進行激活。但是理解輸入是一個困難的概念,不同的學習者認知能力不同。認知是高或低、深或淺、寬或深。理解語言材料的輸入是語言習得的必要條件,而不可理解的輸入對學習者來說只是一種噪聲。它既有趣又相關。要想讓兩者相得益彰必須處理其含義。如果語言輸入材料相對吸引學習者,又能起到一定的知識連帶作用,那么就會讓學習者在潛移默化中習得相關知識,以及可理解輸入。
想要在學習中不斷吸收新知識,學習全新的語言結構,那就少不了大量的練習,同時最重要的堅持。在克拉申輸入性假說中提到,相比起教師的教授來說,更重要的是讓學習者在潛移默化的學習氛圍中,大量的必要的閱讀寫作訓練中,獲得并理解語言輸入,接收更多的可理解的語料庫。著名語言學學者何家寧在其發(fā)表的文章中提到,所謂的輸入性學習,是指學習者在一定的學習環(huán)境中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肢體接觸到的語言,但是,因為現(xiàn)實的學習氛圍中,缺少真實的以及特定的語言使用和輸出環(huán)境,所以,對外語能力的掌握,熟練者在少數(shù)。而在我國的英語寫作訓練中,輸入缺少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提升課堂質量的保證和前提。所以,要想提升課堂授課質量,提升學習者的學習效率,一定要重視語言輸入的質量。
對于寫作教學來說,輸入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和學生達到良好的配合,對于輸入的數(shù)量質量的把握是對英語教師的考驗。,寫作的教學是我們忽視的重點,在課堂上對于寫作所涉及的時間和內(nèi)容都遠遠不夠,我們只是簡單講解一些寫作技巧和寫作理論,但寫作技巧和理論卻很難運用到實際寫作中,所以也很難達到教學效果,學生沒了興趣,課堂自然沒了質量。針對輸入而言,英語寫作成果是最好的課堂效果檢驗的形式,因此,要想提升輸入質量,就需要提升寫作教學質量。高中生經(jīng)過至少幾年的英語學習后,具備了一定的英語語言輸入量,但是英語底子薄弱,英語語言輸入量不充分是當下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語言學家認為語言習得要通過可理解的語言輸入來實現(xiàn),因此對范文和其他語言材料的賞析和了解也是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輸出的重要手段,鑒于此,結合目前高中英語寫作的現(xiàn)狀,把高中英語寫作與克拉申的輸入性假說合理的結合與運用。
在高中英語課堂上,寫作理論的學習占據(jù)了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相對忽視了英語語料的了解,所以在課堂上,我們要抓住僅有的時間和精力對一些高級語料和知識進行學習,在實際課堂中,選擇一個近期內(nèi)與實際生活中的熱點話題相關的文章進行閱讀,同時注意文章的難度不要過高,但也不能過低,這樣的文章才會符合克拉申輸入性假說的要求,同時材料的可理解性也不能被忽視。克拉申提到,假說中的語言材料是屬于i+1的水平,然而從輸入理論到輸入性假說再到后來的研究中,語言的輸入是極為重要和基礎的部分,由此可見,克拉申對于語言輸入性的假說在英語學習上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
對于語言學習材料的選擇,需要充分考慮現(xiàn)階段學習者的水平和實際能力挑選合適的材料,可以選擇新聞以及小說題材的文章,既不失難度,也充分結合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符合克拉申i+1的要求外,也能夠鍛煉學生的水平。此外,對于文章的選擇,避免脫離現(xiàn)實的“假大空”文章,要充分的去接近現(xiàn)代學生的生活以及喜好和關注點,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也能夠引發(fā)學生對于話題的思考,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所以此方法可謂是一舉多得。
語言材料選擇的合適與否,直接決定了學習者的語言掌握量和積累量,好的文章和實用性的文章可以為學生今后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提供合適的創(chuàng)造靈感,對之后的寫作輸出做鋪墊。在語言材料下發(fā)過后,教師可以下達相關輸入輸出性的作業(yè),如,讀后有感,相關話題的自主思考,社會熱點問題的想法等等,去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達到了一舉多得的目的,同樣,這也對高中生的寫作能力起到了推動和提升的作用。
而對于克拉申的假說,本就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可以為學生進行相關應用實例的講解,讓學生增加相關材料的閱讀量,以此將收獲到的方法加入到自身的寫作輸入過程中去,以此來加深學生對于語言輸入的更深的了解,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應于寫作中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參考文獻:
[1]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Pergamon Press Ltd,1982:20-22.
[2]宋秀平.突顯、輸出與詞匯習得[J].外語教學,2010,2.
[3]陳小玲.輸入——輸出英語寫作教學模式初探[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