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
摘 要:在人們實踐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情感教育,從本質上講不是脫離教育現(xiàn)實的專家學者閉門造車的產物,而是重視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態(tài)度、情緒和信念,是一種讓學生在身心上感到快樂的教育,是教育過程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一部分。鑒于中學語文課堂學習氛圍相對平淡,效率相對較低的尷尬現(xiàn)狀,很有必要在中學語文課堂中應用情感教育,不僅可以使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還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感情,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幫助學生制訂更適合的學習計劃,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內涵
情感被視為人類發(fā)展的重要方面,為實現(xiàn)教育培養(yǎng)目標,情感教育應遵循情感規(guī)律。情感教育從本質上講不是脫離教育現(xiàn)實的專家學者閉門造車的產物,而是重視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態(tài)度、情緒和信念,是一種讓學生在身心上感到快樂的教育,是教育過程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一部分。情感教育是理想教育實踐的一種方式。但由于各種原因被忽略或扭曲成對當前的教育實踐的完全否定,其實作為整個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情感教育的目的是要彌補當前教育實踐的不足,情感教育旨在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情感素質,幫助學生在教育過程中提高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形成獨立健全的人格,對生活和周圍的事物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實現(xiàn)了動態(tài)的全面發(fā)展。
二、中學語文教學進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初中語文教學的作用雖然被重視,但未在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整體素質的表現(xiàn)上看出來,初中語文教育的作用和中學生學習漢語的熱情我們尚未深刻感受到,課堂學習氛圍相對平淡,效率相對較低。一方面,在初中語文課上,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教學模式單一,很多學生反映教師只是要求學生將關鍵知識記下來,不僅枯燥乏味,而且老師完全忽略了學生是否能吸收這些知識以及存在什么疑慮,這樣教學學生就不會真正了解,學生的能力和水平不能真正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也被這樣的教學氛圍完全侵蝕。另一方面,學生表現(xiàn)出高分和低能力的現(xiàn)象。漢語課程正在被許多中學生學習,但并沒有真正把中國文化放在自己身上,并以一種更好的藝術來指導他們的生活,譬如尊重老人和愛護幼小的美德在課堂上被許多中學生學習,但他們并沒有真正練習,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看到老人倒在地上視而不見的行為司空見慣,可以看出語言教學的作用開始走下坡路的現(xiàn)象,這與中學語文教師不重視有一定關系。
三、把“情感教育”融入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方法
(一)閱讀幫助學生儲蓄情感
教科書的教學和教科書外的大量知識都是語言教學的范疇,教師應通過組織學生在學校閱覽室學習等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閱讀機會,豐富教科書外的大量知識提高學生本身自學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閱讀一百次而且從不厭倦和盡可能多地掃閱書籍時的快速閱讀方法相比較,教師應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認真區(qū)別領會兩種閱讀的方法。這兩種方法適用于不同的文章??焖匍喿x方法對大腦和眼睛應該是敏感的,有些文章盡可能一目十行。閱讀一百次且從不厭倦的精讀法,應該適合每當你閱讀它們都可以從那里獲得靈感的有美感的文章。這些文章可以使學生仔細閱讀并理解文本的美感。
(二)用各種方法手段激發(fā)學生的情緒
閱讀,想象和復制他們的生活,通過體驗文章的美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首先,讓學生用感情閱讀文本。教師應該樹立榜樣,在為學生大聲朗讀具有和諧的韻律和吸引人的文本時,讓他們閉上眼睛。當你讀到高潮時,你應該注意語氣和音量,提高你的聲音,情緒化地閱讀,引領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感受文章的內容美感。特別是在這個練習中,選一些好的閱讀文章,例如《春》里的一句:“當我們談論春天時,會怎么想?”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情境,引領學生去感受文章本身具有的和諧的韻律。其次,要求學生分組討論。當我大聲朗讀時,要求學生關閉書籍聽取我的閱讀并適時開展分組討論,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當我讀完一段文字時,讓學生感受到春天的氣息后,會問:“感受春天是否和我想象的一樣?”一些學生說:“老師,你讀的是春天的顏色、氣息、聲音,以及春天里一切都茁壯成長的歡樂氣氛。我們似乎都在里面?!睘榧ぐl(fā)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能力,教師是課堂的領導者,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課文內容,學生的情感得到教育的同時,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最后,用藝術來激發(fā)學生的情緒。藝術起源情緒。為了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教學完全可以采用受學生歡迎的藝術形式。例如使用圖片、音樂呈現(xiàn)文本內容,在活躍教室氛圍的同時幫助學生想象文本中描述的內容,可以借此更深入地了解文本的情感線索和核心知識點,學生在這個教學過程中發(fā)揮主體作用。通過這種教科書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很容易被激發(fā),可以讓學生快樂地學習。
(三)語文教師不斷培養(yǎng)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
為提高課堂情感表達能力,更好地影響學生,中學語文教師應不斷培養(yǎng)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作為一名在教學中發(fā)揮領導和示范作用的中學語文教師,要始終表現(xiàn)出對學生的積極態(tài)度,在課堂上抓住機會營造氛圍,以積極情緒感染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價值觀。這是一種最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機會誘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
總之,作為21世紀的老師,復制教科書的“演說家”和理解、聰明、知識淵博的“輔導員”這兩種角色的選擇已經明晰。中學生更需要的是要洞察心理,尊重他們主體性的“輔導員”。用豐富的愛和無盡的情感來激勵教育學生,是“輔導員”情感教育的最大亮點。在中學以“輔導員”角色實施情感教育時,教師能走進學生的心中,學生也能走進教師的心中,在師生友誼建立的同時最終實現(xiàn)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春香.情感教育: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05(9).
[2]朱博.袁君蘭.淺談中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2(12).
[3]余曉青.淺談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銅仁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