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芳
摘 要:隨著近些年來教育改革在不斷的深入發(fā)展,對學生的閱讀教學也逐漸贏得人們廣泛的關注,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也將其劃分到主要的教學任務當中。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對于課內閱讀所具備的基礎性特點來說,想要讓小學生在閱讀能力上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師必須對課外閱讀引起足夠的重視,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上的行為,讓學生借助課外閱讀去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從而使小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優(yōu)化措施
引言
從目前的閱讀教育上來看,大多數(shù)的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都太過于注重對課內中的閱讀訓練,而對于課外的閱讀活動往往是一種忽視的態(tài)度,這樣就會使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在科學性以及有效性上產生一定的削弱,這對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來說是極為不利的。為了能夠將上述問題進行有效的轉變,教師必須要對每名學生的課外閱讀行為在教學上做出有效的研究,對小學生在課外閱讀上的行為進行科學有效的引導,從而讓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一、對小學生課外閱讀行為進行優(yōu)化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小學的語文教育是一門最重要且最基礎性的課程,這對小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涯起著鋪墊的作用,想要學好語文這門學科就需要學會如何去閱讀,如果小學生沒有一個好的課外閱讀行為,就會導致小學生在課堂上缺乏一定的積極性。小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能夠積累到更多的語文知識,開拓自身的視野。讓小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課外閱讀行為可以受益終身。一方面上,在小學這個階段的教育中是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行為的關鍵時期,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行為進行有效優(yōu)化,就能夠讓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使小學在文學素養(yǎng)上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在另一方面上,優(yōu)化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行為,能夠讓其學習到更多的課外知識,豐富學習上的內容。所以,對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進行全面的優(yōu)化是十分重要的。
二、對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行為進行優(yōu)化的措施
1.開展知識競賽,激發(fā)小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
教師在組織開展課外閱讀的各項活動中,要將其作為主體明確學生在活動中所占據的地位,只有將學生對課外閱讀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給充分的調動起來,才可以讓教學達到理想中的效果。所以,在進行日常教學時,教師可以多開展一些與課外閱讀有關的知識競賽,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課外閱讀帶來的意義與樂趣,進而就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去參與課外的閱讀活動之中。
例如:教師在開展知識競賽前,多準備一些問題,譬如,“唐宋八大家都有誰?”“初唐四杰都有誰?”“在《水滸傳》中綽號叫‘浪里白條’是誰?”“在‘天下三分’中都分為哪三個國家?”等,當進行活動時,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并鼓勵學生多回答問題,如果學生回答正確就可以獲得一分,答錯不扣分。最后,當活動結束后對積分進行統(tǒng)計并列出前三名,對這三名學生在物質上給予一定的獎勵。在整個活動當中,學生能夠獲得很多的樂趣,同時還可以得到更多的成就感與激勵,慢慢的就會對課外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就可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去參與各種課外閱讀活動,使自身在閱讀能力上得到極大的鍛煉。
2.強調學生多做讀書筆記,對課外閱讀積累到的知識進行鞏固
在通常情況下,對小學生在課外閱讀上記性鼓勵其最為主要的目的就是對學生在閱讀上的能力進行有效的拓展與鍛煉,以此來促進小學生在語文綜合能力上的全面發(fā)展。所以,教師在組織課外閱讀活動的過程中,要對學生多次強調在讀書時多做筆記所具有的重要性,同時還要要求學生將課外閱讀中遇到有用的知識內容進行記錄,以便在日后研究時對重要的知識內容進行記憶,進而就能夠在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上提供不竭的動力。
例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類似《背影》這樣類型文章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對這些課外讀物進行閱讀,并要求學生把所閱讀文章中比較優(yōu)美的語句記錄下來,同時還要對這些語句進行分析。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隨機選幾名學生,讓他們對自己筆記中的記錄進行闡述,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夠讓小學生逐漸的養(yǎng)成一個記筆記的良好習慣,從而就可以讓學生慢慢的積累起更多的語文知識,這樣不但可以為學生在綜合閱讀能力上的提升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還能夠使小學生在綜合語文能力上的發(fā)展提供更多的助力。
3.對學生進行適時的交流與引導,全面提高學生在課外閱讀上的品位
在小學這個階段中學生的年齡都比較小,在自我約束與自我提高的意識上還不夠充分,所以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學生常常會根據自身的喜好去對課外閱讀的書籍來進行選擇,這種狀況的出現(xiàn)是必然的,但如果不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讓他們任意的參與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就會使學生在閱讀能力上得不到任何的進步。基于此,教師必須適時的與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對學生做出一些科學合理的點撥,從而就可以對學生在閱讀選擇上產生一定的影響,讓小學生的閱讀品位得到有效的提高。
例如:在對學生的一些課外閱讀活動進行初步的指導時,要根據學生的興趣來進行合理的引導,鼓勵學生多去閱讀在內容上充滿趣味性的課外書籍,譬如《格林童話》與《安徒生童話故事》,當學生對有關書籍閱讀一定數(shù)量時,教師就可以讓所有學生將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所獲所得進行討論與交流,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做適時的引導將學生的閱讀目標轉移到類似《童年》《魯賓遜漂流記》等這些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名著,經過教師不斷的引導小學生就會在課外閱讀的品位上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就可以讓小學生在閱讀能力上得到有效的增強。
三、結束語
從目前小學語文教育上來看,對小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在對課外閱讀進行指導這一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行為進行全面的掌控,開展更多具有針對性的研究活動,讓小學生在課外閱讀行為上得到進一步的優(yōu)化,從而就可以讓小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梁文學.論如何優(yōu)化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行為[J].課程教育研究,2019(31):84-85.
[2]潘楓.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07):333-334.
[3]張杰.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