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摘 要:課堂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應該是教師和學生雙方之間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是課堂中的主人,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表現,教師應該給予合理有效的及時評價,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積極主動的思考探究,從而營造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具有指導性評價,針對不同學生實行差異化評價,要在評價過程中突出語文學科的“文學性”,還應該實施綜合評價,從而充分體現課堂即時評價的重要教學價值。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即時評價;問題;有效策略
引言
推行素質教育之前,我國對學生采用的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的一個明顯弊端就是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依據就只有成績,成績是評價學生好壞的唯一依據,這明顯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即時評價是教師駕馭課堂能力的一種重要體現,教師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對其進行個性化的評價,使課堂變得更加豐富有趣。教師根據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行為展開即時評價,對指導學生進行后面的學習有著重要作用。
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即時評價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師缺乏評價意識
現在很多小學語文教師不知道對學生怎么評價,什么時候評價,缺乏即時評價意識。即使教師進行了即時評價,也僅僅就是對關于知識內容的掌握情況進行評價,而沒有對學生的情感價值觀進行評價,與學生情感交流少,這種片面的即時評價,無法產生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2.評價內容和形式單一
現在很多學生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享受著家長的溺愛,造成這些孩子的心理素質較差,教師在對其進行即時評價時往往拈輕怕重,怕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不好的影響,采用的都是“很好”“不錯”“加油努力”這類含有鼓勵意思的詞語,很難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幫助作用,更加可怕的是這類詞語學生聽的次數多了,對教師的即時評價不再有所期待。許多教師是為了評價而評價,對學生的即時評價過于注重形式,僅僅是口頭上的單純的表揚或者批評,這種形式比較死板嚴肅的即時評價,很容易讓學生感到疲憊 [1]。
3.評價缺乏公正性
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還是會習慣性地按照學習成績來劃分學生好壞。對待成績好的學生,教師的態(tài)度往往是溫和的;而對待成績差的學生,教師往往會產生不耐煩情緒。一旦教師對學生有偏見,那對其進行的即時評價也會帶有偏見,如果教師的評價缺乏了公正性,必然會對學生的學習心理產生負面影響。
二、小學語文課堂及時評價的有效策略
1.提出具有指導意義的正確評價
小學生由于缺乏邏輯思維能力,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思想偏差,教師應該發(fā)揮即時評價的作用,幫助其思想回歸正道。課堂即時評價絕不僅是一味地表揚鼓勵學生,要在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指出,而不是單純地走流程,甚至是對學生的表現無動于衷。教師要根據學生表現提出具有指導意義的即時評價。學生好,究竟是好在哪;有問題,問題又出在哪。做到合情合理,給學生做出正確評價[2]。例如在教《將相和》一課時,我請兩位學生角色扮演,一個扮演廉頗,一個扮演藺相如,在表演的過程中發(fā)現“廉頗”在得知“藺相如”對自己忍讓的原因后,沒有任何情感表示。我就指出了扮演廉頗的學生的問題,經過我的提醒,學生馬上做出了調整,表演完成后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同時也更能理解課文的內涵。
2.針對不同學生實行差異化評價
每個學生成長在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中,對待事物的看法也必然很正常的會有所不同,即使在相同的課堂學習中,對同一篇文章材料的理解和感悟也是不同的。教師要根據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努力找出每個學生的優(yōu)缺點,針對其進行差異化的即時評價。例如在教《手術臺就是陣地》一課時,有的學生認為白求恩偉大,不顧個人生死,堅持為病人做手術。也有的學生認為白求恩傻,應該先考慮自己的生死,再去救別人。我先肯定了認為白求恩偉大的學生,又對認為白求恩傻的學生進行了思想引導,讓學生對白求恩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產生深刻認識,從而不但實現了課文學習,也對學生的人生價值觀進行了正確引導。
3.突出語文學科的“文學性”
中國的語言文字博大精深,語文這門學科有著很強的文學性特征,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即時評價的時候,也要注意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創(chuàng)新評價內容和形式,可以引入文化深厚、詼諧幽默的語言文字,這樣會促使語文課堂變得生動且精彩[3]。例如在教《索溪峪的“野”》一課時,我讓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山上的野物”一段,但是他沒有讀出猴子的活潑和調皮,我就評價他是“孫悟空被壓在了五指山下”,這名學生馬上意識到自己沒有將索溪峪的猴子的靈動讀出來,經過調整,進行了第二次的朗讀,這次又評價他是“美猴王大鬧了天宮”。我用這種幽默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對于引申的文學作品,也產生了濃厚的閱讀興趣。
4.通過實施綜合評價促進全面發(fā)展
新課標要求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學生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不僅局限在知識目標內的識字、寫作等能力,還包含對語言的積累、語感、思維等情感性目標,更含有學生的品德、個性、人格等價值性目標。多維性的目標將直接規(guī)定了課堂即時評價的內容不僅僅局限于對知識目標的評價,還包含對學生行為表現、思維過程、方法、態(tài)度、價值觀等多維度多方面的評價,教師實施評價的過程中需要特別意識評價的全面性和綜合性[4]。
結語
總之,課堂即時評價貫穿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之中,是教師駕馭課堂能力的具體體現。教師通過在教學中的課堂即時評價,讓學生充分認知自己,為其全面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小學語文教師要有與學生平等對話的意識,真情賞識學生,適時適度地點撥引導,激活思維,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向紅.基于新課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即時評價[J].教育教學論壇,2015(02):71.
[2]楊鳳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即時評價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空中英語教室·校本教研,2016(08):52.
[3]連忠友.小學語文課堂即時評價之有效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教育,2016(08):97.
[4]林美勤.小學語文課堂即時評價的現狀與有效策略[J].課外語文,2017(0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