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丁水
摘 要:當前,對于核心養(yǎng)下如何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受到很多一線教師們的關注,小學階段體育學科來看,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些什么問題呢?帶著這一問題,筆者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并結合自身從事多年小學體育教學經驗出發(fā),探索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體育;有效教學
一、小學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
具體來說,小學體育核心素養(yǎng)包含了健康意識體育技能以及身體素質。教師在展開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必須運用針對性的策略,充分激發(fā)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
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根據教材的內容科學地選取能夠充分提升學生身心成長的體育活動。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利用合理的方法增強學生體育鍛煉的能力,讓他們掌握大量的體育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在體能鍛煉中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三觀”,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教師既要讓學生正確評價自己,又要讓他們掌握相關的自我評價技能,還要讓他們在多樣化的體育項目當中選出最符合自己特點的項目。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需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在體育鍛煉中提升自我的活動能力。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在進行運動鍛煉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力,學會奮斗、團結、協作的精神,從而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存在的問題
過去的小學體育教學,教學的側重點就是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教師往往會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鍛煉。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新課標對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從而提升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不過,教師要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并不是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減少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訓練。
部分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觀念相對落后,并不符合新課改提出的要求,對小學體育教學也沒有深入、正確的認識。這些教師往往覺得體育教學便是展開簡單的體育活動、訓練,只要讓學生在其中提升身體素質,激發(fā)他們對體育的熱情便足夠了。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忽視了對學生心理健康以及體育技能的教學,這導致學生無法有效地掌握相關的體育知識。這也極大地阻礙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除此之外,部分小學并沒有充足的器材,部分小學體育教師并沒有多少專業(yè)的知識。教師若是單純地進行理論教學,便會讓學生難以掌握體育技能。在展開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用器材將知識以及技巧展現給學生。
(二)學生存在的問題
有一些學生并不具備堅韌的意志力,往往遇見一點挫折就無法忍受。他們害怕困難,喜歡在體育課堂中偷懶,總是以一些小病小傷作為借口,請假避過體育課。部分學生也會因為教材的難度相對較大,害怕在學習中受到挫折,缺乏嘗試的勇氣。這是學生缺乏足夠的意志力的表現。
有一些學生并未對自身提出要求,沒有以嚴格的紀律來要求自己,因此,教師必須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提升他們的紀律性。主要來說,大部分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并不會遵守活動的規(guī)章,他們缺乏這部分意識。這不利于紀律嚴明、積極團結的班集體的構建。
三、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體育有效教學策略
(一)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是非常系統(tǒng)以及長期的過程,無法一蹴而就。因此,教師展開教學時,必須科學地組織教學內容,設置好相應的培養(yǎng)目的。這樣可以讓所有的體育教學課堂及內容都能夠和核心素養(yǎng)保持契合。
具體來說,教師可以講解體育理論以及中華武術的精神內涵,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體育知識和武術精神,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項目的熱情。此外,學生還要結合自身的興趣選取相應的項目,在活動的過程當中提升自己的體育能力。
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必須時刻關注學生的變化。展開專業(yè)訓練的時候,教師也需要不斷檢查學生的成果,結合他們的能力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正確地理解體育知識以及武術精神,還能讓他們更加熱愛體育。比如,在展開武術學習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武術視頻,讓學生學習武術知識。教師可以在學生深刻體會武術精神的內涵之后進行完整的體育動作訓練。此外,教師可以組織體育項目的表演與比賽,給學生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這樣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探究武術精神的興趣。
(二)將中華武術精神貫徹到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品格
中華民族的武術博大精深,教師將中華武術精神融入小學體育教學中,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體魄,還能夠展現校園的體育文化。學生學習武術,可以提升身體素質,還能夠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國粹。
教師可以讓學生整齊劃一地進行武術操練,之后再進行分組活動。在熱烈的氛圍中,學生在練習的時候感受武術精神,學習的興趣也會更加濃厚。在展開小學體育教學的時候,教師還需要堅持強身健體、掌握武術運動技能以及培養(yǎng)健康完善品格的教學宗旨,換言之,教師不僅要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還需要在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時滲透武術精神。
(三)教師需要掌握武術精神內涵
教師要想在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時滲透武術精神,就需要分析武術的教學內容,找出其中的缺陷?,F在,大部分學校體育課的活動方式十分枯燥單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性過強,這些都限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因此,教師必須結合實際的教學需要,充分展現武術的精神內涵,從而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不僅如此,武術動作只是武術精神內涵的一種承載容器,在武術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把中華武術精神內涵和小學體育核心素養(yǎng)有效地結合起來。
例如,教師可以將我國著名的太極精神與核心素養(yǎng)結合起來,讓體育教學擁有太極的內涵魅力。太極精神可以讓學生深刻認識禮儀、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等內在精神,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除此之外,學校還需要整合教育資源,創(chuàng)造出能夠促進所有學生發(fā)展的教學體系。學校要不斷積極地實現養(yǎng)性、明理、健體的教學目標,不僅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要提升學生的精神品格。
四、結論
總之,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能夠讓學生樹立積極、正確的“三觀”,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并且掌握相關的知識以及技能。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必須不斷地革新自身的教學觀念,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深入認識核心素養(yǎng)對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并將其充分地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當中。教師不僅要不斷地改進教學的方式以及模式,還要向學生講解中華武術精神的內涵,讓學生有效地了解到體育知識,同時需要讓學生具備利用體育知識進行自我保護的能力。由于本人研究水平有限,希望各位評委給予批評、指導,謝謝!
參考文獻
[1]施海霞,小學體育有效教學中教師作用的探索 [J].田徑,2019-02-01
[2]劉龍,有效激發(fā)小學生體育參與積極性的10個教學辦法 [J].青少年體育,2019-01-25
[3]宋玉龍,小學體育耐久跑教學的有效策略探討[J].青少年體育,2019-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