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鵬山
子游是孔門十哲之一,他說的話在《論語》里有六條,頗顯賢哲氣象。比如《論語·里仁》記子游的話:“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逼湟馐?,侍奉君主如果過分煩瑣,就會招致羞辱;對待朋友如果過于親密,反而會被疏遠。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墩撜Z·公冶長》里,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笨鬃诱f:“誰說微生高這個人直爽啊?有人向他討點兒醋,他不直言自己沒有,卻到他的鄰居家去要了點兒醋給人?!?/p>
這個微生高,被認為就是后來《莊子》中抱柱而死的尾生。
堅守道德信條而至于如此極端和拘泥,也是一種強迫癥。
我曾對中學生說,為什么你們要學物理?因為你們要知道這個世界上萬物都有一個理,你不僅要了解這個理,還得學會遵守萬物之理,此之謂“常”。為什么又要學化學?因為世界萬物之理,在一定條件下會發(fā)生變化,所以你們還得了解變化之學,并且學會適應變化,甚至推動有價值的變化,斯之謂“變”。
世事有常有變,為人有守有權。無操守,不足為君子;無權變,容易成禽獸。
這個微生高,就是屬于物理學得好,而化學基本沒學的典型。不學變化之學,不通變化之理,不會應付變化之事。
再看看孔子對微生高借醋一事的批評。乍一看,微生高這個人還真不錯:別人向他討醋,他沒有,卻不說沒有,轉而向鄰居家討來給人。但細一想,就不對了:有就說有,沒就說沒,有則與之,無則辭之,何必如此曲意做好人?如此拖泥帶水,小心翼翼,是有意討好別人,還是患有道德強迫癥?所以,孔子說他不直爽。
人生在世,做人做事,都不能太刻意,這樣會顯得太有心機;心不能太曲意,這樣會顯得很煩瑣。長期煩瑣,人必猥瑣。人一猥瑣,便一無是處。
做人干凈利索一點兒,灑脫一點兒,直率一點兒,是近乎君子的。子曰:“君子貞而不諒?!笔裁匆馑寄??——君子遵循道德,卻不會被道德綁架。君子是道德的,君子也是自由自在的。
茹鵬薦自《智慧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