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育全
摘要:學生的作文水平是衡量學生語文素養(yǎng)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文章在落實《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礎上,依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探討怎樣指導學生的寫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指導;觀察;積累;訓練
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的作文不完全是創(chuàng)作,更是一種技能訓練。寫作訓練必須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指導下,筆者對作文指導也有幾點新的認識。
一、作文是“練”出來的
學生寫作是一種技能訓練,這就要求學生多練。有人認為,多寫就是多練了。其實,多寫只是練筆的一種方式,但不是練的全部。筆者認為,作文的“練”是循序漸進的。
“練”的第一步是仿寫。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在缺乏寫作材料,以及不能很好地掌握寫作技巧的情況下,仿寫對學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仿寫能讓學生初步了解作文,幫助學生積累素材,擺脫害怕寫作的心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練”的第二步是注重寫作方法的訓練。教師應該對不同類型的作文進行深入的分析,總結(jié)出一些較為簡易的方法,深入淺出,讓學生熟練掌握,然后再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
在強調(diào)學生多“練”的同時,教師更要注重練后的交流與點評,這是對練習的升華,從而收到更好的寫作效果,促進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
二、作文是“看”出來的
提到“看”字,不由得讓我們想到看書。多看書的確對寫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為寫作的基礎是閱讀。而且多看書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豐富學生的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翱础钡牧硪粚右馑际怯^察,對學生的寫作同樣重要。筆者將它分成三個層次,即看到、看細、看透。下面,筆者用具體的教學實例來闡述。
筆者在教室的講臺上擺一盆菊花讓學生去觀察,然后進行描述。
“看到”的學生說:教室里有一盆美麗的菊花,菊花長滿了綠色的葉子,開著白色的花,散發(fā)出陣陣的香味。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看到”的學生的第一印象是真實反映菊花的全貌。
“看細”的學生在筆者的提示下觀察,說:它穿上潔白的連衣裙,露出粉紅的、圓圓的臉蛋,像白雪公主一樣。菊花散發(fā)出陣陣的幽香,彌漫了整間教室,沁人心脾,使人神清氣爽。
顯然,“看細”的學生看得比較仔細,有順序去觀察,并體現(xiàn)出了個人的感情色彩。
“看透”的學生憑借觀察意圖,開始思考菊花的來歷和蘊含的意義了,他們在描寫上添加了“看到這美麗的菊花,要花費園丁多少的汗水和心血呢?”他們聯(lián)想到那些默默奉獻的人,顯然把菊花“看透”了。
由此可見,教會學生“看”的過程,也是一次寫作訓練。
三、作文是“改”出來的
學生的寫作水平較低,作文里必然是錯漏百出,需要不斷地修改。修改作文的過程也是寫作訓練的過程。學生通過對作文的修改,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不斷改正,不斷進步。
首先,作文修改要注意修改方式的多樣化。學生可以采用以下幾種修改方式:(1)自改,學生自己仔細閱讀自己的作文,認真修改作文的語句;(2)互改,同桌之間相互交流、相互修改,揚長補短;(3)齊改,全班學生圍繞一篇作文進行修改,各抒己見、相互促進;(4)評改,教師在學生互改和齊改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點評,既要指出作文的優(yōu)點和不足,又要鼓勵學生多寫作。
其次,教師要注重修改的氛圍。教師在組織學生修改作文時,應該懷著欣賞、尊重、鼓勵的態(tài)度去看待學生的作文,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暢所欲言。即使對待一些質(zhì)量比較差的作文,教師也要用欣賞的眼光去找出作文中的閃光點,鼓勵學生大膽寫作,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四、作文是“贊”出來的
學生在作文這個難題面前,最需要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表揚,即使對學生作文中一個詞、一句話的褒獎,都會轉(zhuǎn)化成學生巨大的信心和向上的動力。因此,善于表揚學生就如同給學生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
表揚是需要技巧的,不是盲目的。教師要表揚學生作文中的優(yōu)點,教師的表揚是學生希望的曙光,能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善于表揚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善于表揚學生寫作中的好思想、好品質(zhì),幫助學生分清美丑和善惡,樹立科學的創(chuàng)作觀;善于表揚學生的寫作習慣,養(yǎng)成自覺寫作的習慣是寫作訓練的一個重要目標;善于表揚學生的寫作動機,寫作動機是學生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的寫作材料,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幫助他完成作文創(chuàng)作,保護學生的寫作動機。除此之外,教師不能只一味地表揚優(yōu)等生,還要顧及學困生,多鼓勵他們,即使出現(xiàn)問題也不要害怕,相信大家的努力和幫助一定能解決好。
五、作文是“積”出來的
1.積累好詞、好句、好篇章
閱讀是積累文字素材的最好方式。積累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做讀書筆記、熟讀成誦、積而致用。
2.積累情感
豐富的情感能觸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學生的情感體驗越豐富,其文章的心理描寫就越細膩、越感人,文章也就變得更生動、更真實。
3.積累素材
寫作材料源于生活,寫作目的是生活實際的真實反映。教師要教會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生活中的事物,不斷積累生活中的素材,為學生以后的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寫作訓練是一項系統(tǒng)而又復雜的技能訓練,教師要把握好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實質(zhì),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引導學生打開寫作之門。